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1-16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内容预览: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

第一部分: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殆( ) 辄( ) 环谒( ) 辔头( ) 宦游( )

2.填写:

⑴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⑵成语“择善而从”是根据《论语》中哪一则而来的?

⑶元方驳斥来客的两个句子是:。

⑷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根本原因是。(用文中的一个语句回答)

⑸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⑹《诗五首》的五位作者中,属于晚唐时期的诗人有 、 、 。

3.将下列对应内容连线: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李商隐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张泌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王勃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寄人》 刘禹锡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以:)

⑵学而不思则罔(罔:)

⑶友人惭,下车引之(引:)

⑷宁可以急相弃邪(宁:)

⑸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宾客:)

⑹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市:)

⑺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无为:)

⑻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阑:)

5.译句。

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⑵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⑶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⑸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孔子提倡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请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7.《〈论语〉六则》中的有些话已成为成语,请举出两例:

8.《伤仲永》一文中哪些句子概括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9.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10.《木兰诗》一文叙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全诗可以分为 、 、 、 四个部分,全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

1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一句点明了和,其中已隐含惜别的意思,气象雄浑开阔,为全诗奠定了的基调。

1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会使人产生怎样的联想?说说你的感受。

⑴风烟望五津

⑵病树前头万木春

13.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⑴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⑵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⑶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第二部分:

(一)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⑤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给下列加点词注音,并解释其含义。

⑴不亦说乎()

⑵人不知而不愠()

⑶学而不思则罔 ()

⑷思而不学则殆()

⑸默而识之()

15.指出下列语句中“之”的用法。

⑴学而时习之()⑵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⑶默而识之()

16.“而”字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请从文中找出三个或三个以上与“华而不实”中的“而”意思相同的语句。

17.翻译下列语句。

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8、下列语句中表示使学习方法的有( )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学而不思则罔 D.思而不学则殆 E.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F.择其善者而从之

(二)

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 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 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旦 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 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 鸣啾啾 。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问女何所忆( )

②旦辞爷娘去()

③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0.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

21.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写什么内容?

22.两组“旦辞……暮宿(至)……”写出了。

23.两组“不闻……但闻……”写什么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4.第四段主要写什么?为什么略写?

第三部分:

将《木兰诗》改写成一篇故事,有关戏曲、动画片等改编作品可以作为参考。题目自拟,字数不限。写作时注意下列几点:

⑴故事和人物形象基本符合原作。

⑵有些情节,如木兰的军旅生活,可以依据原作想象发挥,写得更详细一些。

⑶语言尽可能明快、生动。

参考答案

第六单元检测题答案

1.略

2.⑴思而不学则殆。⑵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⑶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⑷不使学⑸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⑹李商隐、郑谷、张泌

3.略

4.⑴可以把他当作⑵迷惑不解⑶拉⑷难道⑸当宾客对待⑹买⑺不要做⑻栏杆

5.略

6.略

7.温故知新、不耻下问、择善而从等

8.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

9.急功近利、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等等。

10.木兰纺织、木兰从军、木兰征战、木兰还乡;时间

11.送别的地点、杜少府上任的处所、乐观开朗

12.⑴这里写的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之中望到五津,为下文抒情奠定了感情基调。⑵名词作动词用,表现了万木争春的生机勃勃景象。一改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变为慷慨昂扬的气慨。

13.略

14.略

15.⑴代所学知识⑵代孔文子⑶代学习所得

16、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⑴温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是可以做老师的。⑵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当我的老师。

18.AB

19.①思念②早晨③只

20.父亲年老无力从军,家中又无长兄,同时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保卫国家的大计。

21.排比。木兰急切操办行装,而且井然有序的情景。

22.征途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

23.宿营地空寂荒凉的景象,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细腻情怀。 24.概写木兰十年征战的生活。由于诗的重点不在于诓歌主人公驰骋沙场、克敌建功的英雄行为,而在于颂扬她勇于献身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所以对战场和战争略写。

......

小编寄语:欢迎来查字典语文网,为了方便您寻找资料,信息,请将本页加入收藏!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开学了,我们笑了
再逢中秋
时间都去哪了
假如我是科学家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观察豆子
因为选择不同
养蚕
我的蝈蝈将军
可爱的小猫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黄山导游词
观察
胜似亲人
颐和园导游词
恐怖乐园派对
中法文化会议议程
学术会议通知
公司项目论证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范例
编写会议记录的体会
会议管理制度
远程教育会议议程
会议记录介绍
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
团省委会议纪律范文
学生会会议纪律制定
民航会议议程
对会议记录者的要求
会议纪律常见条款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群塔防碰撞方案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春天》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燕子飞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