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第二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爱为主题,课文仍以叙事作品为主。

五篇课文写的都是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阅读这些作品,要求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了解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学习运用描写,让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爱”的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陶冶自己的情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学习运用描写。

2.体会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把握蕴涵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关注弱者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教读本单元应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四、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拟用15课时,《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各用3课时;《台阶》、《老王》、《信客》各用1课时,第五单元作文 、复习、检测共用5课时,机动时间一课时。

6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诘问、惶急、疏懒、渴慕、深不可测、情有可原”等词语。

2.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3.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感情。

过程和方法目标:

1.体会语句的深层含意,把握蕴含的思想感情。

2.理解本文围绕人物特点合理安排材料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本文篇幅较长,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住课文内容,然后再着重研读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卜事,分析课文时切忌面面俱到,一定要突出教学重 点,做到纳举目张。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引导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把握课文内容;感知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感情。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导入本课。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万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板书标题、作者,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二、资料助读(多媒体显示)

三、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是课文记叙的重点。

思考: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卜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四、说话训练,个性表达

话题1:你喜欢长妈妈吗?为什么?

话题2:在你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真实而普通的人,请举几例,谈谈对他(她)的新的认识。

五、课堂小结

从整体说来,本文诙谐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庄重。作者的深切怀念之情流露二字里行间,这种色彩的变化,使得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更加真实感人。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味作者描写人物的技巧;美点寻踪,探究作品不朽的魅力。

教学步骤:

一、复习提问:长妈妈给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

长妈妈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那么,长妈妈还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呢?

二、学习新课。

(一)分角色朗读6-17自然段。

思考: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元旦除夕哈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样描写的?她的这一举动寄托了她怎样的愿望?

明确:文中写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从对这些烦琐的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的,不然她也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地告诫“我”。

3.作者还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有“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然而,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二)齐读第18--28自然段。

这里,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指名学生复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可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残’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

这就是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多事饶舌,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淳朴、关心孩子,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孩子,这样的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地怀念呢?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请你说说: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小结

1.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

2. 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记叙文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贯穿着文章始终,是文章的灵魂。作者是根据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对表现中心意思有较大作用的,为了突出重点,就要详细描述;与中心意思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 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四、作业布置:

1.抄写本课的生字、生词。2.完成练习册

五、板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后记:

文章篇幅较长,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复述课文内容还不够好。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得不深。

......

小编寄语:欢迎来查字典语文网,为了方便您寻找资料,信息,请将本页加入收藏!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荷塘月色》有感
惬意在哪里
读《愧对感恩》有感
读《一百分的谎言》后感
读《哈利波特》有感
《海伦凯勒》读后感
2012观后感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后有感
读《生命不打草稿》有感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读《匆匆》有感
读《回忆鲁迅先生》有感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真爱的体现
读《灯光》有感
夜色中的列车
雅安,我们和你在一起
读你以前的信
心灵的忏悔
花朵在燃烧
于天地之外
被刻下的名字
丁香花哟,你给我一个梦
当我写下CDZ
爱,随着一群夜鸟飞起(外一首)
咦,看那朵雪花
森林之夜 2014年7期
丁香花开 2014年7期
爱的零距离
不知为什么
给予树(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妈妈的帐单(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掌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好汉查理(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燕子(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亡羊补牢》(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我不能失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