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16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二)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教学目标: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预习要求:
1.解决生字词注音;
2.看注释、查工具书试翻译课文;
3.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作品;
4.找古今中外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结合苏东坡的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和本地东坡遗迹(惠州东坡亭、东坡小学等)导入。
学生自由发言,简介东坡的生平、经历、作品。
投影:作者生平。
二、疏通文意
(1)解决生字词读音(叫学生读、纠正、齐读)
遂(suì) 寝(qǐn) 藻(zǎo) 荇(xìng)
(2)朗读课文,听录音纠正
(3)解决重点词语(投影)
欣然:高兴地 念:思考、想到 相与:一起
遂与外人间隔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遂至承天寺 盖竹柏影也
三、翻译课文(学生提问,师生解决,强调重点,学生翻译,对照投影)
(1)研习课文
①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明:叙述、描写、抒情
②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明: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③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绘景修辞作用特点
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比喻生动形象 如临其境皎洁、澄清、透明
④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明:“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⑤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
四、小结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五、作业布置:背诵《寄承天寺夜游》。
六、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答谢中书书》,写的则是普通的山川之美,他状写高峰清流、石壁清林,描摹日光的色彩变化和猿鸣鱼游,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
小编寄语:欢迎来查字典语文网,为了方便您寻找资料,信息,请将本页加入收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与祖国
- 我的妈妈
- 这就是我
- 蚊子
- 魔镜
- 相片上的记忆
- 不忘父爱
- 听
-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 陌生的清洁工人
- 一把黄土,一缕尘
- 读《愧对感恩》有感
- 坚强地毅力
- 爸爸.妈妈.我
- 感谢您,我的老师
- 北京纪事 2014年3期
- 空间、身份与命运
- 暗语妙用 2013年24期
- 掸尘过年 2014年1期
- 出租凶宅 2013年16期
- 李离:有担当的一把手
- 伪命题(9首)
- 《紫颜色》中生态体系的构建与颠覆
- 《黑镜》:现代性下的生命、生存与生活
- 80后父母如何“养儿”
- 菜谱里的爱
- 越来越低 2014年2期
- 普拉东诺夫的世界与《切文古尔》的复杂性
- 《戏鱼堂法帖》刻本考论
- 意料之外 2013年21期
- 女娲补天 教案教学设计
- 新课标下一年级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 教案教学设计
- 院子里的悄悄话 教案教学设计
- 在趣味中探索,在主动中学习——特别韵母er的教学个案 教案教学设计
- 积累运用八 教案教学设计
- 飞机遇险的时候 教案教学设计
- 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舟夜书所见、宿建德江 教案教学设计
- 千里跃进大别山 教案教学设计
- 20琥珀 教案教学设计
- 爱迪生 教案教学设计
- 李时珍 教案教学设计
- 积累运用六 教案教学设计
- 火烧云 教案教学设计
- 画一画,说一说(语文教学个案) 教案教学设计
- 猪八戒吃西瓜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