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2
内容预览:
17 奇妙的克隆
谈家桢
课 型:教读课
执教人:苟小琳
教学目标:
(1)课文内容分解表
知 识 点学 习 水 平
识 记理 解运 用
1.整体感知文意,根据阅读要求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揣摩说明文的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3.理解、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学习水平描述表
知识点学习水平描 述 语 句行为动词
1理解、运用整体感知文意,根据阅读要求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归纳分析讨论
2理解、运用揣摩说明文的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理解、讨论
3识记查阅字词典,记住字词的含义记住
二、教学重点:
通过竞赛,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利用收集的有关克隆资料展开辩论,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对文章结尾一段话的理解。
四、媒体选择与组合
媒体选择如下表所示:
知识点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媒体在教 学中作用使用方法
1校园网络显示文章 标题结构便于学生整 体感知课文边出示 边归纳
2课件显示说明语句便于学生赏析课文语句边出示 边分析
3投影出示词语便于学生快速识记词语显示词语
4录音机、磁带朗读课文便于学生欣赏课文学生听读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一个绝招令人拍案叫绝:他与妖魔作战一旦吃紧,向上便从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群小猴来参战。这当然是神话,但是今天的科学却能实现类似的“奇迹”,这就是“奇妙的克隆”。克隆何以能如此神通广大?还是听听遗传科学家的解释吧。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三)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分析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和科学性。
(四)、学生自由回答、质疑、释疑。
六、教学流程
七、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有关克隆的文章或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并进行整理。
2.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看法。可以编述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5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克隆是什么 逻 举例子
奇妙的克隆克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 辑 作诠释
克隆绵羊“多利” 顺 引用
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序 列数字
教学后记:
课文浅显易懂,同学们关键是在本课中学到了作者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
小编寄语:欢迎来查字典语文网,为了方便您寻找资料,信息,请将本页加入收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后有感
- 真爱的体现
- 惬意在哪里
- 读《一百分的谎言》后感
- 读《匆匆》有感
- 读《哈利波特》有感
-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 2012观后感
- 《海伦凯勒》读后感
- 读《生命不打草稿》有感
- 读《回忆鲁迅先生》有感
- 读《愧对感恩》有感
- 读《荷塘月色》有感
- 读《灯光》有感
- 于天地之外
- 咦,看那朵雪花
- 读你以前的信
- 森林之夜 2014年7期
- 当我写下CDZ
- 不知为什么
- 花朵在燃烧
- 夜色中的列车
- 丁香花开 2014年7期
- 被刻下的名字
- 爱,随着一群夜鸟飞起(外一首)
- 爱的零距离
- 雅安,我们和你在一起
- 心灵的忏悔
- 丁香花哟,你给我一个梦
-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七颗钻石(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她是我的朋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寓言两则《亡羊补牢》(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路旁的橡树(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盘古开天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给予树(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妈妈的帐单(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赵州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掌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燕子(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我不能失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好汉查理(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