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9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24 大道之行也
《礼记》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4.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过程和方法目标:
1.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2.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3.探究创新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已选好的一张科幻VCD、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理清文章整体思路,指导学生诵读;探究性思维训练,促进学生内化课文内容,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桃花源记》给我们描述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画卷。
今天,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整体把握
范读课文,学生仿读并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
研读理解
自由朗读,掌握文言词
知道学生翻译课文
1.自主探究理解翻译
2.小组合作学习,翻译全文
3.全班交流
三、探究讨论:
1.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特点?
2.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3.指导朗诵
4.理清文章脉络,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内容。本文分三层
(一)总领全文
(二)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三)总结全文
5.指导单独朗读,注意停顿
四、教师总结: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他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两千年来一直被许多思想家追求,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
五、作业布置:
1.思考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之处?
2.背诵并默写全文
六、板书设计
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满足生存需要
大道之行也 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满足发展需要
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
总括全文,折射现实
教学后记: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
小编寄语:欢迎来查字典语文网,为了方便您寻找资料,信息,请将本页加入收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难忘蝴蝶兰
- 2008年更美好
- 万众一心——再造北仑辉煌
- 美丽
- Nice to meet you.
- 看大海
- 难忘的校运会
- 老师的评语
- 与萍小聚
- 家庭模拟考试
- 雨夜赏菊
- 我终于明白了
- 校园伴着我成长
- 禁不住的泪
- 养蚕的故事
- 木棉岛的感伤与希望
- 都市里的乡村(组诗)
- 一个使脑海扬帆的预言
- 做杂家导演,拍纯粹电影
- 乌兰哈达的诗
- 在小城安静地生活
- 乾陵边的土庄子
- 一条领带的梦想
- 浪漫被滴水穿石(外一首)
- 假期(剧本)
- 邱华栋:没有精神深度的文学没有价值
- 持剑者总在高处行走
- 灯下独酌(外一首)
- 秋·轻芭蕾(组诗)
- 花间诗(组诗)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同步检测题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大自然的语言》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识记单元复习:第三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同步练习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同步练习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说屏》同步练习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甜甜的泥土》学案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复习:第二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第五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复习:第四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观潮》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