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

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1

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

22、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2、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5分钟)

2、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吗?(毛主席是我们国家的主席,就像我们现在的胡锦涛一样,是他建立了我们的新中国,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这个故事的一篇文章。出示毛主席的放大图片(板书课题)(这位就是我们故事里的毛主席。)(2分钟)

二、新授: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吃水不忘挖井人》。齐读两遍课题。谁知道“井”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作用呢?想一想“挖井”是件容易的事么?(2分钟)

2、听老师范读:“挖井人”指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指谁?“立碑”的人又是谁?(全班分成三组,一组回答一个问题)(3分钟)

3、请一个小朋友读第一段,其他小朋友认真听,评价并回答: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4、请一个小朋友读第二段,其他小朋友评价并回答:这个地方人们的生活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全班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想一想:这口井跟一般的井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6、自由朗读第2、3段,回答人们为什么要给这口井立碑?(出示文中插图)读好碑上的话。(3分钟)

6、配乐朗读全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2分钟)

7、学生选读课文中的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自然段(5分钟)

8、全班带感情朗读“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板书设计:

22、吃水不忘挖井人

挖井

毛主席乡亲们

不忘

故事:1933年毛主席来到瑞金市沙洲坝后,他看到村子里的人总是挑着浑浊的水往家里去,就问:“老表,这水挑来作什么用?”老表回答说:“吃呀!”毛主席又问:“水这么脏,能吃吗?”老表苦笑着说:“没法子,再脏的水也得吃呀。”毛主席又问:“是从哪里挑的?”老表回答:“塘里挑来的。”毛主席要老表带他去看看。走了一阵,只见一口不大的池塘,杂草丛生,水混浊得怕人。一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这里。毛主席皱了皱眉,关切地问:“能不能到别处去挑水吃?”老表摇摇头说:“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呀!河又远,挑担水要走好几里路。”毛主席又问:“不能在村子附近打口井?”老表苦笑着摇了摇头。

第二天,毛主席带领战士和村子里的人挖井,毛主席卷起衣袖、裤腿,带头挖了起来。大伙挖的挖,铲的铲,干得热火朝天。经过十几天的奋战,水井终于挖成了。沙洲坝的人民终于喝上了清甜的井水,群众们激动地说:“我们从来没有喝过这么甜的水,毛主席真是什么事情都为我们想到了!”后来,沙洲坝人民把这口井称作“红井”,并在井旁立了一块木牌,又把木牌改为石碑,碑上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饮水思源

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珍惜美好的生活。记住所有爱我们和关心我们的人——

我们的先辈、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恩情。

资料提供者: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初三,加油!
珍惜所拥有的人生
生命的赏赐
绚舞初三
误解伴我成长
人生,圆
快乐无需寻找
无法选择
我所不能抵达的世界
再拼一把,无论是输还是赢
十一月的萧邦
真情的回报
今天过后是明天
幸福是什么
与天使牵手
技工院校《电力拖动》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索
海峡对岸的那个男生
九月与薇末
笑看往生 2015年4期
万香之母,无伤不香
朝战中,苏军冒死围猎美军最先进战机
你打过几个超过5分钟的电话
同桌的你 2015年4期
请不要做我的男闺蜜
李叔同: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史努比的幸福宝藏》:漫画界的《战争与和平》
关于玛雅人的5个重要事实
你越出色小城市面目就越可憎
说走就走的勇气
挑战“看脸的世界”被哈佛提前录取
2011年中考作文题型透析:半命题作文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教案教学设计
扩写(作文指导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诗经>两首》教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雪》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再塑生命》学案
奇妙的桥 教案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 教案教学设计
蛇与庄稼 教案教学设计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古今异义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愚公移山》教案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