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3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

一、导语

同学们,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法国卢浮宫陈列着这样一幅画,它被誉为卢浮宫的三大镇宫之宝之一,它每小时要迎接1500人次的参观。1911年它曾不幸被窃,法国人竟将它失窃的日子当作“国难日”。当它失而复得时,法国举国欢庆的气氛,不亚于一个国家的诞生。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幅画,它有什么样的魅力呢?下面我们就先欣赏一下这幅画。(赏画)它就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蒙娜丽莎》。

欣赏了这幅画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谈感受。

初看这幅画,同学们只是觉得它很逼真,并没有感觉它有什么特别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看一位作家在欣赏完蒙娜丽莎这幅画像后有着怎样的感受。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7、蒙娜丽莎之约。

二、明确要求,完成自学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先来看本课的连接语,看连接语中为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指名读。

找得非常准确。好,明确了要求,我们就明确了学习的方向。老师将连接语中的要求给同学们整理了一下,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师读,强调2次读。)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完成大屏幕上的要求。

要求:

1、阅读课文,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并在文中做出相应的标记。

2、把课文中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内容的部分找出来,多读几遍。

三、交流探究要求

我们先交流第一个问题:

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

1、人多。

(对,文中还有多处写到了观看名画的人多,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面的描写也让我们感受到名画的魅力呢?)

2、画展出的不易。

3、预设:

读第5段:

读得真有感情,你能概括地说说这段写了什么吗?(画像的内容)具体描写画像内容的还有哪些语段呢?

(6、7段。)

对,5、6、7段就是通过对画像内容的具体描写来表现名画魅力的。

4、课文还从哪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呢?

(作者欣赏完画后的感受。)

5、小结:

正像同学们刚才交流的那样,课文先描述了观看画展的人多、画来纽约展出不易,接着介绍了画像上的内容,最后描写了作者欣赏完画像后的感受。作者就是从这三方面写出了名画的魅力。其中哪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呢?

(第2部分、5、7段对蒙娜丽莎画像内容的描写是本文的重点。)

四、交流探究问题

1、好,我们就来看这部分。谁愿与大家交流一下你划出的具体描写画像内容的语句呢?

对,就是同学们交流的这些语句具体描写了画像上的内容。刚才同学们在自学中已经将这部分反复朗读了好多遍,谁来告诉大家在刚才的品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为什么这些描写如此传神?请同学们再次品读5-7段具体描写画像的语句,将最能吸引你的一部分的描写标记出来,想想这部分描写好在哪儿?

2、研读第6段:

⑴生:我觉得蒙娜丽莎的微笑最吸引人。

师:哦,你认为这部分的描写好在呢?

生:作者的描写很生动,很细致。

师:细致、生动地描写蒙娜丽莎微笑的词有哪些?

生:舒畅温柔、略含哀伤、亲切、矜持?

⑵师:你知道“矜持”什么意思吗?

⑶一个简单的微笑,作者却从中解读到这么复杂的情感,这是为什么呢?

(作者展开了想象。)

可见“舒畅温柔、略含哀伤、亲切、矜持”这些情感不是作者看到的,而是作者由画面展开的想象。

⑷体会写法:

作者这样展开想象去写有什么好处?下面就请同学们对照插图,再读描写微笑的这个语段,体会加上和去掉这部分想象的文字有什么区别?

小结:

想象能让平面变得立体,使静止变得鲜活起来,这样的描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名画的魅力,还能使自己的文章更吸引人。希望同学们今后也能在写作时加以运用。

⑵谁愿意通过自己的朗读,让我们感受蒙娜丽莎微笑的美呢?

指名读。

⑶从古至今,可以说没有一幅人物肖像画能像《蒙娜丽莎》那样,让世人如此地津津乐道。当我们凝视这幅名画时,常常被她那三分柔情、七分迷离的微笑所迷惑。她的微笑时隐时现,难以捉摸,引发人们无穷的猜测。下面就请同学们再次欣赏这幅画,看你能从这神秘的微笑中看到什么?

3、研读第5、7段:

同学们真了不起,也学会了作者边欣赏艺术作品边展开想象的方法。课文5、7段的描写也吸引了不少同学,作者在写这2部分时,采用了与描写微笑相同的方法,那就是将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两段中展开想象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体会这样写的精妙。

4、小结:

作者在介绍这幅画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他生动的描写,使蒙娜丽莎的形象鲜活起来,也让没见过这幅画的读者们都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要亲眼目睹这幅画的风采。下面老师就给同学们一个机会,成就你心中的梦想。请大家当一会大都会博物馆的解说员,向各位观光者介绍一下这幅画。希望你的讲解能让观光者感到不虚此行。谁首当其冲,第一个发言呢?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作者在介绍这幅画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他生动的描写,使蒙娜丽莎的形象鲜活起来。我们为作者高超艺术鉴赏、表现能力所吸引,为达芬奇高超的绘画技巧所折服。下面老师再向你介绍一幅世界上最著名的宗教画──达芬奇创作的《最后的晚餐》。课后请同学们查找资料,了解这幅画背后的宗教故事,选取一两个你最感兴趣的人物,将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妙的大自然
快开学了
我的愿望
沙滩
游白云山
鸟的天堂
观后感
向日葵
打折
我最喜欢的水果——橘子
秋天的美
盛夏乘凉
我和小金鱼
我和江老师
观《哈里波特与密室》后感
论交强险重复投保的法律效力及其赔付规则
正确认识婚姻自由 认真对待婚姻生活
论刑讯逼供的危害及对策
浅议嫖宿幼女能否独立成罪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疑难问题分析
我国行政法律立法语言表述的若干问题浅析
论我国夫妻财产约定的变更与撤销
国际商务合同的语言特点和翻译策略
浅论特别权力关系领域中法律保留原则的适用
法律文书网上公开背景下行贿人免诉问题探析
企业品牌建设中的商标策略研究
浅谈中国梦之法治中国
《婚姻法解释(三)》中有关房产分割的问题探讨
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法律责任
论闲散青少年的现状、成因及社会工作介入
《登鹳雀楼》是哲理诗还是抒情诗?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七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六
《登鹳雀楼》说课设计之一
《登鹳雀楼》片断赏析之一
就《登鹳鹊楼》插图与注释矛盾同人教社商榷
《登鹳鹊楼》插图研究四题
《登鹳雀楼》非王之涣诗
《登鹳雀楼》说课设计之二
《登鹳雀楼》试释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九
夕阳乎,朝阳乎?——《登鹳鹊楼》释疑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十一
是“鹊”还是“雀”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