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9
《看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一、二自然段的烘托作用。
2、学习并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激发学生对戏曲的热爱和对美好品格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学习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教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读:旨在明确天气的闷、现场的静、人的出奇的多,都是为了说明大家衷心喜爱(或痴迷)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敬重梅兰芳的人格,同时也展示了首都人民良好的修养。
1、屏幕展示第一段内容(配乐、范读)
①问:听了老师的朗读,你觉得文段中哪个词最想引起你的注意?静静(板书)[暗示热(暑气)]
②联系文段,你猜想一下为什么公园里……连露天剧场也是静静的?
2、究竟作者笔下的真实情况是怎样?屏幕展示第二段内容,配乐师读。
①原来有人,而且人特别多。(板书人多)。从哪些字句中你能感受到人多?
②推理:“挤”在一起舒服吗?赏析人海等词语,感受憋得不透气的现场。(每个人像一滴水,密密麻麻的人构成了广阔的海)
③猜想:天热、人挤为哪般?
二、初读课文,揭开谜底
1、究竟是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让这么多的人在这么闷的天气里一声不响地挤到这么一个简陋的露天剧场呢?看课文,出声朗读。
2、字词(生读)
3、揭秘:烘托梅兰芳精湛的表演(演唱技艺的高超)
(或热情的观众,热情的艺术家)
4、简介梅兰芳。板书:高尚的人格
三、品读课文
看戏
观众
析题
梅兰芳
1、用直线划出对观众描写的句子(备注,从第四段开始找)。
2、对观众的描写哪儿最打动你或最让你震惊?
3、生自发交流观众的表现,通过指导朗读感受现场的气氛和观众的内心世界,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评价:真是一群热情的观众。有这样的戏迷梅兰芳大师怎能不深深地感动呢?(是否自己概括)
4、那么梅兰芳大师以怎样的表演博得了人民群众如此的喜爱呢?
①一生读。
②师范读,要求插上想像的翅膀(要导入梅派的特点)。
③同学发挥想像读,告诉大家哪此词话语表现他演唱技艺的高超?赏析比喻和系列动词。
④听选段
⑤齐读(强化重音)
女英雄忠心耿耿
穆桂英为国为民
5、小结
正面、侧面描写
四、拓展
①《绝唱片段》。②听《青藏高原》写片段。
五、作业
完成拓展内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 聪明的English_teacher
- 发展需要探险
- 会飞的猫
- 难忘的一个人
- 春节浪费现象调查报告
- 人际大学招生简章
- 可怜的动物
- 我的“魔鬼教练”
- 我最爱的一本书
- 惊喜
- 财富是什么
- 飞在新的天空
- 我的小天地
- 一株小草的见证
- 请把我的青春小心珍藏
- 在国外经历粉碎“四人帮”
- 古代女性为何热衷“鞋卜”?
- 广告森林 2014年2期
- 你什么时候回来
- 100元钱的暖
- 沿着乡土的道路进入诗歌
- 他就是我活着的理由
- 总统黎元洪的誓言
- 那些叫朋友的人,不是过客
- 最美丽的拒绝
- 孩子是你留在世上最后的美好
- 尊重的最高境界
- 世界在忘却 请记得生活
- 《金陵春梦》引发的一桩公案
- 赤壁之战 教案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案教学设计
- 《暮江吟》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西门豹》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有效整合,突显个性——《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教案教学设计
- 《掌声》课堂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教学设计
- 〈雨点〉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第一场雪 教案教学设计
- 7乌塔(语文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12。十里长街送总理 教案教学设计
- 习作教学——《编故事》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