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20
《螳螂捕蝉》教学片断及教学反思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
生:我们要学习少年的聪明机智。
生:我们要学习少年的遇事冷静,善于思考。
生:从吴王身上得到的教训是:遇事不能固执已见,不能不听别人的劝告。
生:我从吴王身上得到的教训是,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有什么事情的话,还能亡羊补牢,不至于造成更大的危险。
生:从“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我得到这样一个启示: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要有长远的打算,不能目光短浅,不然的话就会吃大亏。
生:一门心思去得到眼前的利益,而忘记身后隐伏着的危险,是很愚蠢的!
师:看来,大家是真正读懂了这则寓言故事。老师还有个问题?
你们说,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而之前他已下了死命令了,那么,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他会对大臣们怎样解释这一新决定呢?来,四人一小组,讨论讨论,为吴王设计一个讲话稿,待会儿每组推荐一位吴王上早朝,看哪位吴王得到的掌声最热烈。
师:(待学生讨论差不多了。)差不多了吧?哪位吴王愿意先声夺人,第一个早朝?
生:各位爱卿,几天前,本王决定攻打楚国。可后来,我到后花园散步,遇到一位少年,他给我讲了个“螳螂捕蝉”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说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准备捉它。那么螳螂拱着身子,举起爪子,要去捕蝉,却没想到有只黄雀在它的背后正要啄食它。听了这个故事,我恍然大悟,我若攻打楚国,其它诸侯国必然乘虚而入,那样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今天,我决定不再攻打楚国了!”
师:大王英明!
师:这位吴王把改变决定的过程说得很具体。还用上了书上的许多词语,还是一位很有文采的大王啊!
教学反思:语文课堂中的思想教育其实就蕴含在对课文的理解中,对课文的朗读中,蕴含在学生的答题中。不难看出,学生在语文训练的同时已受到课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染。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这里得到了统一。在课堂结束前,我设计了这一教学环节,通过让学生发挥集体智慧,小组内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小组间互相取长补短,良性竞争,从而培养了彼此的合作意识。整堂课,学生没有接受别人的现成的答案,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扎扎实实地探究文本,积累知识,丰富情感,表现出较强的探究意识。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真情的回报
- 十一月的萧邦
- 与天使牵手
- 幸福是什么
- 快乐无需寻找
- 初三,加油!
- 绚舞初三
- 再拼一把,无论是输还是赢
- 珍惜所拥有的人生
- 误解伴我成长
- 无法选择
- 人生,圆
- 我所不能抵达的世界
- 生命的赏赐
- 今天过后是明天
- 李叔同: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 九月与薇末
- 笑看往生 2015年4期
- 同桌的你 2015年4期
- 请不要做我的男闺蜜
- 说走就走的勇气
- 朝战中,苏军冒死围猎美军最先进战机
- 《史努比的幸福宝藏》:漫画界的《战争与和平》
- 挑战“看脸的世界”被哈佛提前录取
- 你打过几个超过5分钟的电话
- 万香之母,无伤不香
- 你越出色小城市面目就越可憎
- 海峡对岸的那个男生
- 关于玛雅人的5个重要事实
- 技工院校《电力拖动》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索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教案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 教案教学设计
- 蛇与庄稼 教案教学设计
- 扩写(作文指导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再塑生命》学案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诗经>两首》教案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教案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雪》学案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愚公移山》教案
- 奇妙的桥 教案教学设计
- 2011年中考作文题型透析:半命题作文
-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古今异义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学案
-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基本文体知识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