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记金华双龙洞》 教案1

《记金华双龙洞》 教案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2

《记金华双龙洞》 教案1

第一讲义——基础篇教学要求: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从外洞入内洞。

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2006年2月16日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了解游览顺序,理清文章条理。

2、了解路上景物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2、同桌两人轮流读文,议自然段意。

3、指名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三、学习游览路上看到的景色。

1、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路上景色的?

(2——3)

2、自由朗读第二三段,想想路上景色有什么特点。

3、讨论。

(1)“新绿”“映山红”什么意思?

(2)“或浓或淡”什么意思?

(3)“明艳”什么意思?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

(4)“时而”什么意思?

四、练习朗读第二三段。

1、各人自由读,想象景色。

2、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作业:

预习,想想外洞和内洞各有什么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2006年2月17日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了解外洞和内洞及孔隙的特点。

2、体会祖国山河景色的秀丽。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

2、去双龙洞的路上,作者看到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二、布置自学

1、提出自学要求:

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想一想,外洞和内洞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2、学生按要求自学,可在书上圈圈画画,同桌也可讨论讨论。

三、讨论外洞特点。

1、课文中怎样介绍外洞的?谁能把有关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2、外洞的主要特点?(大)从哪儿体会到的?

四、讨论内洞的特点。

1、课文怎样介绍内洞的?

2、从刚才读的语句,可以看出内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变化多端”什么意思?“颜色各异”什么意思?

3、为什么说“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4、你知道它为什么叫双龙洞吗?

“蜿蜒”什么意思?

五、讨论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1、课文哪一部分写的?

2、这一段讲了哪几层意思?

3、作者进洞时的感受是怎样的?

从作者的感受中,你体会到什么?

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象外洞、内洞的特点,想象乘船进入内洞的情景。

七、布置作业

练习背诵从外洞进内洞的那一段。

第三课时

教学时间:2006年2月20日

执教教师:颜朝阳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指名背诵从外洞到内洞这一部分。

2、指名说说外洞和内洞的特点。

二、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1、启发思考:

溶洞都是由于流水的常年冲刷而形成的,有洞就必然有水。本文作者不仅写了洞,而且写了水。请同学们把课文中写水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再想一想泉水是从哪儿流到哪儿的。

2、学生阅读思考,同桌互相讨论。

3、集体讨论。

板书:深黑的石洞——内洞——外洞——洞口——流下山

三、小结:

课文把双龙洞的特点写得很具体,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

四、学生轻读课文。

五、复习生字词。

六、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狮子吼”同桌
我们班的标点人物
这就是我
我尊敬的一个人
殷洪宇
46“商场”
他感动中国
我的表姐
我的爱心同桌
在雨中,飘飞的红丝带
嘿!我这个人
我爱哭
小气的弟弟
母爱
爱学习的“小问号”
论占有改定不适用善意取得
论我国的缔约过失责任郭新政
律师的职业道德
浅析婚姻法中的父母建议权的建构
山寨文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初探
DTC基因检测应用的局限性及其法律问题分析
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重大事项决定辨析
浅析微信红包之资金沉淀的适法性
浅议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
衡阳贿选事件对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启示
浅析我国商主体的划分
家庭暴力取证困难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民法通则》中关于无主物的范围界定和归属问题
对欺诈“退一赔三”的探讨
浅论我国保险法自杀条款中自杀涵义
《台湾的蝴蝶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雨后》教学设计之二
4《小鹿的玫瑰花》
4《小鹿的玫瑰花》片断赏析
《猴子种果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猴子种果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7《我不是最弱小的》
《台湾的蝴蝶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台湾的蝴蝶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3《笋芽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之一
《语文园地一》
《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之一
《猴子种果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会走路的树》教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