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6
《咏梅》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诗词领域是一个群芳竞艳、姹紫嫣红的百花园,它为我国文学的发展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作为小学生的诗词学习在小学阶段是一个难点,每两周都会安排两首诗词的教学,孩子们也能背诵一些经典诗词。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育是终生学习,教育是让学生把“学会”变为“会学”……。“举一反三”应是学习的高境界,本人试图通过校外教育文学欣赏班的这块阵地,探索一些适合小学生诗词学习的新路子:
1、培养小学生对诗词爱好,培养他们的书卷气。
2、花少时间,通过读读,背背理解诗词。
3、渗透欣赏诗词的方法,比如:比较法、体会情绪法、资料搜集法、了解背景法、重点词句法等。
4、完成学习诗词,欣赏诗词,从学诗中学会做人。
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材分析
毛泽东的《咏梅》,托梅寄志,表现了梅花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的品格,表明共产党人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迎接挑战,无私无欲,直到取得最后胜利。本诗词用一课时完成。
重点:理解诗意,领会梅的特点、品格。
难点:借物言志,感悟毛泽东借咏梅所抒发的豪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读并背诵《咏梅》,理解诗意。
2、能力目标:了解欣赏诗歌的一些方法。
3、情感目标:热爱诗词,培养对诗词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策略分析:
通过形象生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课件、图画、音乐,采用小学语文课的特质学习方法,以读为主。采用范读、诗词整体感受——反复练读、个别体会理解诗意。——有感情诵读、议议、评评。深刻理解毛主席笔下梅的品质——比较同一体裁陆游咏梅的情绪。面向全体,注重个体对文字的体验、理解。以学生为主,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力求培养学生的诗词欣赏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
1、激趣导入,揭示主题。
(1)观看课件、谈感想。
(2)板书课题、揭示主题。
2、以读为主,理解诗意。
(1)教师有感情范读,学生整体感受。
(2)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练读,理解诗意。
重点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理解,教师相机点拔指导。
3、品读、吟咏,体会诗词的情感,熟读成诵,深入领悟梅花的特点和品格。学生交流、评价、学习的感受。
3、对比赏读,提高能力。
(1)学生自学陆游的《咏梅》,试用关键的字、句表现诗词的情绪。
(2)交流、评价,鼓励学生表达。
4、迁移训练,拓展思路。
(1)收集有关描写“梅”的诗句,读一读,品一品。
(2)读读描写梅、兰、竹、菊“岁寒四友”的诗词,并抄写下来。
教学过程流程图
观看课件
导入课题
以读为主,欣赏诗词
比较学习,提高能力
迁移、扩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静思园
- 春神来了!
- 节日的欢喜
- 我爱大兴安岭的冬天
- 春的使者
- 秋天
- 迷人的西湖四季
- 外婆家的乡间小路
- 最爱的季节
- 滨河大道
- 爱上雪纷飞
- 听,这自然之声
- 冬的尽头
- 有这样一个地方
- 清清的小河
- 斯文扫地之种种
- 理解·沟通·成长
- 记住奥斯维辛
- “挂羊头卖鸭肉”
- 挣得少更要去旅行
- 你凭什么有优越症?
- 冤案的成本
- 十三岁女孩跳楼讨薪
- 在华沙,想起了张纯如
- 梅娘:一脉文心,续写传奇
- 《西游记》外传
- 什么叫尊严
- 印出来的腐败
- 犹太母亲的育儿经
-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编撰始末
- 积累.运用六(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葡萄沟 教案教学设计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才能来自勤奋 教案教学设计
-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 教案教学设计
- 505班主题中队会中队会教案:民族精神代代传 教案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泊船瓜洲》《游子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读读、说说、演演:《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案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课堂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 庐山云雾 教案教学设计
- 蟋蟀的住宅 教案教学设计
- 点金术(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