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桥梁远景图》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桥梁远景图》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桥梁远景图》

18.《桥梁远景图》

【重点难点点拨】

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鹊桥(què) 桥墩(dūn) 潜力(qián) 轮廓(kuò)

亭台楼阁(tíng gé) 妨碍(ài) 颠簸(bǒ) 缆索(lǎn)

二、需掌握的多音多义字

三、辨析形似字

四、词语积累

鹊桥:民间传说天上的织女七夕渡银河与牛郎相会,喜鹊来搭成桥(比喻夫妻或情人久别后相聚)。

承载: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

幻想:没有现实根据的想法。

潜力:潜在的力量。

灵巧:灵活而巧妙。

成本:生产一种产品所需的全部费用。

轮廓:(事情的)概况。

生色:增添光彩。

添娇:增添美的景致。

柔和:温和而不强烈。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颠簸:上下震荡。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小巧玲珑:(东西)细致精巧。

袖珍:体积小的,便于携带的。

望洋兴叹: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水涨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事物基础的提高而提高。

胜似闲庭信步:胜过在清静的庭院随意散步。

五、作者简介

茅以升(1896~1989),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相当于现在的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铁道科学院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他一生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三十年代他设计并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解放后,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和其他科普读物。1989年因病去世。

茅以升早年留学美国,其博士论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1921年,他回到祖国怀抱。三十年代,茅以升在钱塘江大桥工程技术上的成就曾令国外同行对中国的桥梁建筑工程师刮目相看。五十年代,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茅以升担任由20多位中外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解决了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的14个难题。1959年,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茅以升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为这个历史性的重大建筑贡献了自己的技术、经验和智慧。他是中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

作为一名教育家,茅以升在教育界工作的20余年中当过5所学校的教授、两个大学的校长、两个学院的院长。他积极倡导科普教育,编写了《桥话》《中国石拱桥》等大量的科普文章。

六、文体、主旨

《桥梁远景图》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一篇科普文章。作者在文中不仅具体介绍了桥梁,而且以科学家的态度,对未来桥梁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描述。

作为一篇说明文,它不是对现有桥梁作具体的介绍;作为一篇科学幻想文章,它也不像一般科幻作品那样充满神奇的想像,而是以科学的态度,对未来桥梁建筑的发展远景作了一番描述,因而可以说,本文是一篇以科学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像,对未来的桥梁作出形象描述的说明文。

七、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1、2段为第一部分,首先说明桥的重要性和桥梁的基本结构。

第二部分从第3段到全文结束,具体描绘“桥梁远景图”。这部分可分3层:

第一层是第3、4两段。其中第3段是总领下文的过渡句。第4段说明即便将来空中交通极其发达,“桥梁还是少不了的”,再次强调桥梁的重要性。

第二层从第4段到第8段,每段都以“将来的桥一定……”开头,主要是谈在现有基础上,运用现代化的建桥技术和使用更新的建筑材料,因而会使将来的桥造得更快、更低、更便宜、更美、更方便。

第三层从第9段到13段,突破了现有桥梁的造型和结构,对将来的桥作了更大胆的设想,甚至设想车子可以“无梁飞渡”。

八、写作特色

本文的语言质朴、简洁而又生动。一开头,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说明桥的重要作用,既可引发少年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可激发大家的想像力,真是恰当而又巧妙。在说明桥梁的构造时,用“一条板凳”打比方,十分形象,又十分贴切,可以说是“深入浅出”的典范。此外,如:“将来人们全都坐飞机上了天,挤来挤去”,“几乎是才听说造桥,就看见‘一桥飞架’了”,“为大地生色,为江山添娇”,“让人们在这长廊中穿过时,‘胜似闲庭信步’”,等等,分别运用了比拟、对偶、引用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文学色彩。

九、课后习题解答

(一)本题旨在引导大家全面了解课文内容。

1.作者采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桥梁的三个要素:桥就像一条板凳,板凳的腿就是“桥墩”,下面的“脚”就是“基础”,板凳的板就是“桥梁”。(见第二段)

2.参照课文第5~8段。

3.参照课文第9~13段。

(二)本题可由大家查阅有关资料自主完成。20年来,我国的桥梁建造技术已有了飞速发展。上海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等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三)本题旨在引导大家体会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

1.①句运用了双重否定句式“不能不……”,强调了陆上和水上交通的重要性。

2.①句运用了反问句式“不就可以……吗”,说明这种设计的巧妙性,有启发思维的作用。

3.①句运用了反问和双重否定结合的句式,起到了强调作用。

(四)本题旨在培养大家的想像力,引导大家关注科技发展。可让学生尽情发挥,但要注意想像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同步达纲练习】

一、给加粗的字注音

点缀( ) 颠簸( )

妨碍( ) 承载( )

塑料( ) 翅膀( )

玲珑( ) 缆索( )

二、在横线上填字、组成成语

_______玲珑 望______兴叹 水____船高

_____为中用 ______桥相会

三、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锗别字并改正

1.现在就让我来作为幻想家,为将来的桥梁,绘出一付远景图吧!( )

2.那时所有建桥的材料,都可在工厂里通过制动化,预先制成标准构件。( )

3.这样长垮度的桥,一定是很高的,最适宜于垮海。( )

4.这管子就成了非常坚硬的竿件。( )

四、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 )

2.现在的郑州黄河铁路桥,长约三公里,河中有许多桥墩。( )

3.桥的构件不再是现在的直通通的棍子,而是柔和的,有如花枝一般。( )

4.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像南京长江大桥那样大的桥,几个月就可以完成了。( )

五、填空

1.桥梁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来的桥具备哪些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经过几天的颠簸,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

B.同学们和老师多次规劝他,但他依然我行我素,不予理会。

C.苏州园林的设计别具匠心,引人入胜。

D.刘刚在篮球场上那小巧玲珑的姿势,令观众拍案叫绝。

七、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一)将来的桥不一定是直通通的,而是可以弯曲的,车子过桥就转个大转弯。这是因为桥两头的路都与河身平行,与桥身垂直,如用笔直的桥,桥两头的引桥就不易布置了。现在公园里有“七曲桥”、“九曲桥”等,一段曲向左,一段曲向右,为的是点缀风景,并非使桥转弯。将来的弯曲桥可就大不同了。问题在于桥孔的长度。每孔桥搭在两头桥墩上,如桥身弯曲过甚,桥墩就支持不住了。可以设想,这种弯曲的桥身,不靠下面的桥墩支持,而靠空中的缆索悬挂(缆索是固定在两岸的石山里的),不就可以自由转弯了吗?

将来也会有很小很轻便的桥,可以随身携带,遇到小河,随时架起来,就可在上面走过河。这种“袖珍”桥也许要用一种极轻极软、强度又极高的塑料做材料。先把这种材料制成极薄的管子,用打气筒打进空气,这管子就成了非常坚硬的杆件。再把这样的杆件造成桥的形状,折叠起来,放在身边,如同带雨衣一样,在走到河边时,打打气就可以架起一座桥。这样,岂不是不用“望洋兴叹”了吗?

将来还会出现“无梁飞渡”。那时的车子装有利用高压空气的浮力设备,在高速度时,车子就会稍微离开地面,不靠地面支持而飞速前进,遇到小河,就能一跃而过。这种长了“翅膀”的车子,越来越多,将来在大河修桥时,只要在水里造几个桥墩,当车子跳上第一个桥墩,由于桥墩的反弹,再跳上第二个桥墩,不论河面多宽,多跳几跳,也就跳过去了,这样的“无梁桥”,该算是最进步的桥吧!

1.选文三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在原文上画出标志这个特点的句子。

2.选文三个自然段中的将来的桥有什么特点?概括地写出来。

3.选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4.比较下边的句子,说说哪句说明的效果好,为什么。

A.可以设想,这种弯曲的桥身,不靠下面的桥墩支持,而靠空中的缆索悬挂,不就可以自由转弯了吗?

B.可以设想,这种弯曲的桥身,不靠下面的桥墩支持,而靠空中缆索悬挂,就可以自由转弯。

5.选文多次用引号,各处的引号有什么作用?

(二)①高速公路是快速交通运输的专用公路。它只供汽车高速行驶,或者说是专供大量汽车高速、安全、舒适、连续行驶的公路。与一般公路相比,在行车速度、通车能力、道路结构等方面都具有其特殊性。

②高速公路不像一般公路那样只具有一个平面,它是一个立体交叉工程。上下行车道中间设有中央分隔带,防止纵向交通干扰,保证行车安全。高速公路与铁路、一般公路、人畜力车道的相交处或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的相交处,建有分离式或互通式立交桥。高速公路的路面至少设有四个行车道,每车道宽均在3.97~4.27米之间。

③高速行驶是高速公路最重要的特征。它只供机动车辆高速行驶。汽车时速一般(1)在80~120公里,最高时速达160~180公里;而一般(2)公路汽车时速仅为60~80 公里。A平原地区时速高于山区;城间地区时速高于市区。

④高速公路的通车能力是惊人的。所谓通车能力是指24小时单向通过的交通量。B4车道高速公路 24小时交通量为 2~5万车次;6~8车道要达到 10~20万车次。C而一般公路24小时通车能力仅为0.2~0.5万车次。D

1.②~④段的语序安排不够合理,联系上下文看,这三段合理的排列次序应当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本东京一名古屋的高速公路达30万车次。”这句话是从上文A、B、C、D中某一处抽出来的,试判断它恰当的位置应在( )处。

3.高速公路除了有“车行速度快”这一特征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每空在10个字以内)

4.这篇短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段中两个加粗的词“一般”是不能去掉的,请分别简要说明理由。(每空不超过10个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zhuì bǒ fang ài zài sù chì lóng suǒ

二、小巧 洋 涨 洋 鹊

三、1.付-幅 2.制-自3.垮-跨4.竿-杆

四、1.打比方2.列数字3.打比方 4.举例子、列数字

五、1.桥、桥墩、基础 2.每段的中心句

六、D

七、(一)1.每段第一句是中心句。(中心句略)

2.将来的桥不一定是直通通的,可以是弯曲的;将来的桥很小很轻便;将来还会出现“无梁飞渡”。

3.作诠释(例第一段);打比方(例第二段)。4.A好。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与思考。

5.特定称谓:七曲桥、九曲桥;强调:望洋兴叹

(二)

1.③④②

2.C

3.通车能力惊人 道路结构立体交叉

4.作比较 列数字 下定义(任选两种)

5.(1)与最高时速相区别(2)与高速公路相区别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失望
到山里去吧
一次感动,永恒记忆
过眼云烟
微笑
离开了爱的孩子
思念
高中依旧
小心,手榴弹!
留恋
寂寞老钟表
临窗望天
守望的温暖
属于
最后一片叶
浅谈巷道掘进的通风方式选用与通风设备系列化
公路路面施工中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抽拉式钢芯模预制空心板梁施工技术研究
探究分析铁路信号施工过程控制
简析信息技术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无砂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研究
某桥桩加固与下部结构纠偏设计及分析
浅谈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监理
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堑边坡处理
控制建筑给排水造价的分析研究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与节能施工
锚索技术在边坡加强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河南省南阳市白河中心城区综合整治工程防洪评价分析
动车挡风玻璃安装结构
当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预防措施的研讨
你有资格做新课程教师吗
余映潮常用警句
〖李其龙〗国际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趋势
培育学校良好的教育生态
是必要,还是非要不可?——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地位
语言积累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
限制科学主义 张扬人文精神——关于中国现代语文教学的思考
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
韩军《登高》课堂实录
叶圣陶语文教学观述略
面对考试和商业主义的双重夹击 调查发现:英国小学生压力重重
20个字
谈教师成长
阅读,读什么
2005年语文教育研究动态述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