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激发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引用诗词的兴趣。

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三首诗词的对比学习和拓展,初步了解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4.通过对三首古诗词的学习,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体会三首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感受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教学策略】

1、教法:自学辅导法

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播放《思乡曲》,师生合作背诵思乡的诗词。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泊船瓜洲》《秋思》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2.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经过对比学习,体会出两首诗词都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但思乡的缘由、表达的方式、语言特点是不同的。

【教学重点】

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经过对比学习,体会出两首诗词都表

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但思乡的缘由、表达的方式、语言特点是不同的。

【教学流程】

一、相机导入,揭示课题。

师:思乡是一种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怀,她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中。由古至今,从未间断。今天我们再来读三首思乡的诗词。我们先来学习前两首诗。

二、检查朗读,读通古诗。

三、借助注释和课外搜集的资料自读疏通诗歌大意。

1.学生运用积累的学习方法,自读古诗。画出不懂的问题。

2.同学交流,解决不懂的字词。

3.老师质疑检测:“你从诗句中读懂了作者身在何处呢?”引出两首诗的写作背景,感知古诗大意。

四、朗读品味两首诗,体会诗情,感悟诗境。对比两首诗的异同。

1.小结过渡。

2.引导品读《泊船瓜洲》。

(1)自读批注,读解语境。

透过诗中哪些词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可以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还可以写写简单的批注。

(2)交流感悟,相机指导朗读。重点预设“一水间”“只隔”“绿”“又”“何时”“还”。

(3)还原诗境,感情朗读。

(4)角色替换,自由吟咏。背诵诗文。

3.自读体会《秋思》。

(1)小结过渡:在奉诏进京的途中,是融融的春风,家乡的春景勾起了诗人无限的乡愁,那引发了客居洛阳的张籍乡愁的又是什么呢?思乡的王安石,久久地站在瓜洲古渡,江水边,明月下,想着自己的家乡,发出了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那思乡的张籍又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诗文,深入体会。

(2)自由朗读体会。

(3)交流汇报,扣住“见秋风”“意万重”深化对诗文的感受。相机指导朗读。

五、对比梳理,整体朗读。

1.总结:两位不同朝代、不同身份的作者因为不同的原因离开了家乡,在不同的环境中又因为不同的缘由触动他们共同的情感——这就是思乡。

2.朗诵两首诗词。营造情境,引读朗诵,体会情感,表达感情。

六、作业设计

1.背诵、默写两首思乡的诗词。

2.积累摘抄课外的思乡的诗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长相思》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词。

2.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经过对比学习,体会出两首诗词都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但思乡的缘由、表达的方式、语言特点是不同的。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

一、背诵、默写两首古诗。

二、学习《长相思》

1、看插图,说词意。

2、讨论:

(1)抓意象,山水风雪行。

◇说说“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意思。(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想象“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情景。

◇能用自己的词语形容“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吗?(千山万水、风雪交加)

◇指导朗读,通过回返复沓的朗读读出边塞军旅的千辛万苦。

(2)品意蕴,故园无此声。

◇“此”是什么意思?“此声”是指什么声音?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这样的声音?这样的声音这样的情景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顶顶帐篷,点点灯火,本该是多么豪迈多么壮观!然长途跋涉之后,在这样一个野外宿营的寒夜里,却要听着寒风朔雪的嘈杂声,叫人怎能安然入睡?指名朗读这首词。

◇“故园”指什么?“故园无此声”,故园没有什么声音?故园有什么?想像说话。

◇故园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故园不会这样的卧不成眠,故园不会这样的寒冷孤寂;故园,有的是宁静详和,有的是亲人关爱,有的是温暖舒适……这一切的一切交织在一起,融成了一个字,一个包容作者此时心中一切所想所思的字,那就是——碎。带着心碎的感觉读下阕。

◇从这一个“碎”字,你读出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再读下阕。

3、有感情的朗读全词。

三、总结三首诗词,整理对比学习本课的思乡诗词。独立或合作学习收集到的诗词,完成下面表格中的空格。(整理表格如下)

题目 作者 背景 思乡缘由 作者表现表达特点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奉诏入京 春意浓 追问明月 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

秋思 张籍 客居洛阳 见秋风寄写家书 叙事抒情 含蓄感人

长相思 纳兰性德征旅途中 遇风雪辗转难眠 写景叙事 倾诉心声 四、布置作业

课后收集表达思乡情绪的诗词,交流。

附:板书设计

5、古诗词三首

题目 作者 背景 思乡缘由 作者表现表达特点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奉诏入京 春意浓 追问明月 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

秋思 张籍 客居洛阳 见秋风寄写家书 叙事抒情 含蓄感人

长相思 纳兰性德征旅途中 遇风雪辗转难眠 写景叙事 倾诉心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感悟人生
我不哭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留在我心灵深处的一场雨
我的理想
家中的新鲜事——老妈也在赶时代
朝阳赞
雨中的伞
秋树
抓螃蟹
回归集体
我最喜欢的一部文学名著
小河
昨天的太阳会在今天升起
假如爸爸去世啦!
论油画艺术的设计感
浅谈年轻用语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后进生心理特征及其改进措施
《魔戒》两个中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刍议
简析商标名称的翻译
论文学翻译中的风格问题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对旅游文本英译的指导作用研究之我见
酒店情景英语教学之初体验
商贸活动中商务英语模糊语言翻译策略研究
我在玉门当知青
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化对策研究
加强高校团支部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元曲《天净沙·秋思》与英译本对比浅析
述评Gile的IDRC模式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及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同步练习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文言文译注及赏析(初中全六册)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傅雷家书两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