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0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致空气》教案
内容预览:
致空气
一、教学目标:
1.指导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用诗中最精华的思想和精美的形式来熏陶感染学生,感悟真情、理想、希望和人生。
3.学习诗人把空气写得可触可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诗的象征意义。
2.难点:巧妙的构思。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谜语导入:
看不到,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世间万物离不了。(空气)同学们这么快就猜出来了,可见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物质,我们从不去在意它;而诗人则不然,他以敏锐的眼光抓住空气的特点,赋予了空气以新的象征意义,写了一首富有哲理的现代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致空气》。
2.作者简介。邵燕祥,1933年出生,195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城》。1955年出版《到远方去》,在当时的青年和诗歌爱好者中有广泛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出版诗集多种;1990年起主要从事随笔杂文写作,有组诗《五十弦》、《金谷园》发表。近年来时有新诗见诸报刊,总题《母语写作》。 文革期间遭到迫害后被平反,这首诗就是作者在平反之后,有感而发,抒写成的。
(二)读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自读,教师作朗读指导。
3.学生在小组内朗读,同学互相评价。
4.教师指名配乐朗读。学生评价。
(三)悟
(A)整体感知
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这首写得比较抽象难懂。)
(B)阅读分析
1.教师针对学生的水平,作一些现代诗歌阅读方面的指导。
2.速读课文思考:(点击课件中的“思考”)
(1)从诗中找出暗示人物经历的句子,暗示了一种怎样的经历?
(2)在诗人经历这一切时,诗中说道:“你不肯把我抛弃;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你把丁香的芬芳吹送给我;你从不离开我,我也离不开你……”文中的“你”指什么?仅仅指空气吗?
学生讨论回答:空气可能代表友情,亲情、希望、信仰等。诗人借空气这一具体事物来歌颂友情、亲情、人的信念和理想等。
(教师提出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感知课文,感悟课文思想内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
(C)问题研究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如有难度、深度组内不能自行解决的,可提交全班共同探讨。
(1)生提:“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许我以湿咸的海风,森林草野的清气。”这句话仅仅是在写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海风味和草的味道吗?还暗示了其他的什么?
生答:除了写海风吹送来的清新气息,还可以理解为朋友或亲人给予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鼓励和安慰。
(2)生提:“我还疑是布景和道具。”如何理解?
生答:主人公获得自由之后,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怀疑自己在看戏。
(3)生提:“这才是真的,真的春天的气息。”有什么深刻含义?
生答:这里的春天不仅是指自然界的春天,也指人生的春天,在人生的春天里,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2.教师:“一首诗就是一幅画。”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一首诗就是一部影片。请同学们从2-5小节中任选一节,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当时主人公所经历的情景。可适当地加入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
学生活动
(D)小结
(1)这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以人们司空见惯的空气为歌颂对象,寄寓了诗人对于友谊对于真情等的歌颂。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对信念、对希望的歌颂)
(2)人们渴望真情,呼唤真情,在我们这个社会当中,真情是无处不在的。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请你谈一谈。
(四)赏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朗读,谈谈喜欢的原因或感受。(学生只要谈得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练
教师提供一些词语,如:仙人掌、白杨、蜡烛、楼梯、太阳、月亮、向日葵等,让学生任选一个,赋予新的象征意义,来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
(六)布置作业
《致空气》运用象征的手法赞美友谊和真情。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首诗或一段话,来歌颂友谊和真情。
板书设计:
致 空 气
邵燕祥
象征
空气--真情 友谊 希望 信念
......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这时的季节
- 雨后的校园
- 寂寞的樱花
- 水的灵动,山的沉稳
- 换一个角度看春游
- 回忆
- 永远的樱花,永远的泪
- 泪水洒落的季节
- 古桥断情
- 蓝色天空
- 春天的第一朵鲜花
- 水
- 恋夜
- 四季爱变
- 晚霞
- 美剧《生活大爆炸》热映的理论思考
- 牵我心灵入秋水
- 铜管乐器中号嘴的运用探讨
- 诗意的变换,桃源的变形
- 城市环境雕塑的寓意之美
- 舞蹈艺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浅谈审美感受与审美客体及审美主体的经历相关
- 浅谈波德莱尔与闻一多诗中死亡意识的相似性
- 浅谈电视编导的能力与素质
- 白居易闲适诗《问刘十九》的传播及文化效应
- 东汉画像石中伏羲女娲形象研究
- 论八大山人对中国画的影响及现实意义
- 影视动画中虚拟与现实影像的融合研究
- 群众文化活动中舞蹈的编排
- 战争背后的爱情憾事
- 安徽省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 中考冲刺复习:河北省近五年中考语文试卷回放
- 2010年绍兴中考语文试卷难度点评
- 08年-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学科说明对照
- 河北省近五年中考试题综合分析
- 08年-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学科说明对照
- 2010年中考语文成语改错200题精选
- 2010年中考复习指导:材料作文写作
-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综合实践专题演练
- 2010年中考作文备考训练:话题作文
- 中考满分作文:万能开头30例
- 2010年中考作文备考训练:全命题作文
- 2010年中考作文备考训练:材料作文
- 2010年中考作文备考训练:半命题作文
- 广州市2010年中考语文命题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