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内容预览: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

1、了解《战国策》这部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类型及特点。

4、通过分角色诵读提高对文言文理解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修、窥、美、私、昳、蔽、刺”等词语的意义。

2、整理归纳“朝、孰、诚、方、善、间”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感知理解课文。

2、点拨法:设置关键问题,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课时:

2 课时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要点]

1、复习史书的分类并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

2、指导学生分角色诵读课文第一段,并学习该段文言特殊句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史书的分类(多媒体投影)

编年体(年代)如:《左传》

纪传体(人物)如:《史记》

国别体(国家)如:《战国策》

记事本末体(事件)

通史(多于一个朝代的历史) 如:《史记》、《资治通鉴》

断代史(一个朝代的历史) 如:《汉书》

二、导入:(投影唐太宗名言)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是唐太宗在魏征死时说的一句名言,并且说:魏征的死使他从此少了一面镜子。那么,唐太宗为什么这么看中魏征呢?(因为他善进忠谏)历史上敢于进谏的忠臣还是很多的,但多数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比如商朝的比干,就因为进谏而被剜心。为什么同样是进谏,却有差别这么大结局呢?

明确:1、君主不同;2、进谏方式不同。

那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这位臣子是如何进谏的。

多媒体投影课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解题并演示:

问:这是什么句式?包含几层意思?

明确:兼语句,

包含两层意思:1、邹忌讽齐王;2、齐王纳谏

问:“讽”是什么意思?

明确:“讽”指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四、主要人物及作者简介:(多媒体投影)

1、主要人物简介:

①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②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kūn)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2、《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集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分国别编辑。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叙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五、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理解文意;同时多媒体投影以下生字:

昳 窥 间进 期年 谤讥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2、自读课文第一段,指出下列词语含义:

修、私、窥、美、昳丽

3、分别找出本段的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

总结: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六、分角色朗读第一段

1、请三位男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倾听并提出意见。

2、总结他们的成功和不足。分析朗读技巧,多媒体投影注意事项:

①邹忌在与妻、妾、客对话时的语气;

②妻、妾、客在回答时的不同语气

妻:发自内心的赞美,难免有溢美之辞

妾:发自内心的畏惧,随声附和,答语简单

客:有求与人,阿谀却又流于应付

邹忌暮寝而思时的语气:

(若有所思,自言自语地)

3、指名三位女同学分角色进行朗读

4、齐读课文第一段

七、作业:

预习后面三段

第二课时

[要点]

1、继续通过诵读来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2、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和预习情况。(略)

二、齐读课文第二、三、四段

三、在这三段中找出如下特殊句式:

倒装句、被动句

四、理清文章思路:

从“邹忌讽齐王”和“齐王纳谏”两方面分别入手。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1、请三位女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2、大家进行总结(多媒体投影):

①邹忌进谏时的语气:

(越说越激动)

②齐王听后的反应:

(先若有所思, 而后兴奋)

③齐王下令时的神态和语气:

(威严、自信)

六、思考: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横生,采用了一种奇特的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比如“三问”、“三答”等,你还能找出其它的三叠结构吗?(三思、三比、三赏、三变)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句式整散错落有致,读来琅琅上口。)

七、作业:

古今异义:

今齐地方千里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能谤讥于市场 邹忌讽齐王纳谏

八、板书:

邹忌讽齐王

方式:设喻

臣之妻私臣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臣之妾畏臣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结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齐王纳谏

下令:

面刺 上赏 初 门庭若市

三赏 书谏 中赏 三变 数月 间进

谤讥 下赏 期年 无可进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恋夜
晚霞
泪水洒落的季节
回忆
古桥断情
这时的季节
水的灵动,山的沉稳
蓝色天空
四季爱变
春天的第一朵鲜花
寂寞的樱花
换一个角度看春游
永远的樱花,永远的泪
雨后的校园
论八大山人对中国画的影响及现实意义
浅谈审美感受与审美客体及审美主体的经历相关
东汉画像石中伏羲女娲形象研究
铜管乐器中号嘴的运用探讨
战争背后的爱情憾事
诗意的变换,桃源的变形
城市环境雕塑的寓意之美
白居易闲适诗《问刘十九》的传播及文化效应
浅谈电视编导的能力与素质
牵我心灵入秋水
群众文化活动中舞蹈的编排
浅谈波德莱尔与闻一多诗中死亡意识的相似性
美剧《生活大爆炸》热映的理论思考
舞蹈艺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影视动画中虚拟与现实影像的融合研究
安徽省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08年-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学科说明对照
广州市2010年中考语文命题特点
08年-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学科说明对照
2010年中考语文成语改错200题精选
2010年中考作文备考训练:半命题作文
河北省近五年中考试题综合分析
2010年中考作文备考训练:话题作文
2010年中考作文备考训练:全命题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万能开头30例
2010年中考作文备考训练:材料作文
中考冲刺复习:河北省近五年中考语文试卷回放
2010年中考复习指导:材料作文写作
2010年绍兴中考语文试卷难度点评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综合实践专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