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16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春酒》学案
内容预览:
19、《春酒》学案
教师寄语:我们是母亲放出的风筝,飞得再高,永远脱离不出母亲的视线;飞得再远,永远有那份牵挂在母亲心田。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2、体会文章围绕“家乡的味道”精心组织素材,“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3、了解作者故乡杭州一带的新年习俗,领会文章中流淌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重难点:
重点:学习文章围绕“家乡的味道”精心组织素材的写法。
难点:品味诗一般的优美的语言,领悟细节描写的精彩之处。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招徕( ) 铁铉( ) 囿于( ) 隔阂( )
饽饽( ) 秫( )秸 商贩( ) 吹嘘( )
吆喝( ) 小钹( )
2、解释下列词语
随机应变:
合辙押韵:
油嘴滑舌:
3、查找资料,了解“有关作者:琦君。”
4、文章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5、作者回忆儿时过年、喝春酒、喝会酒这几件事,有什么意义?
二、课上学习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三)突破重难点
1、 精读课文,理解探究
(1)“我”在故乡喝的八宝酒和在美国喝的八宝酒是一个味道吗?它到底缺少什么味呢?
(2)这“神秘的家乡味”到底是什么味呢?
2、品读课文,合作交流。
(1)默读1--4自然段,看有哪些富有情趣的细节最能体现儿时的“我”的童真童趣?找出来把它推荐给大家,并说明理由。
(2) 让我们睁大我们的双眼,仔细找一找、说一说作者笔下的这群人吧。你可以采用跳读的方式,用以下三个话题说:
这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 的我,你看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位 __________________的母亲,你看 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群 ___________________的乡亲,你看______________ 。
这春酒里就不仅仅是春酒味了,你认为它还应含有什么味道?可以用下句式春酒有_________ 味道,它是_______________ 。表述出来”。
(3)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4)对于本文,你还有什么疑惑吗?请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请在班上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四)课堂小结
(五)达标测试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元xiāo( )节 ②lì( )枝 ③枸qǐ( )④门kǎn( )
⑤脸jiá( ) ⑥páo( )制 ⑦挑tì( ) ⑧家pēi( )
2.解释下列词语。
①一马当先:____________
②顾名思义:____________
③家醅:____________
④酬谢:____________
3、文学常识积累。
(1)《春酒》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作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________》《________》等。本文选自《________》。
(2)琦君的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大半是以她的家乡--________________为背景,作品中的那些风土人物勾画出一幅________ 的朴实的生活图景。2001年,琦君把她过去写的26篇儿童故事整理起来,付梓出版。书名就叫做《________》。
4、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望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
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它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
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喝下去又长大一岁了。他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侯家乡酿的酒呀。”
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里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1)分别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字在文中的含义。
①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
②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
(2)文中说,每年正月里,我都“眼巴巴地盼望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其原因是什么?
(3)从上文可以看出,母亲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分点简要回答。
(4)文章的结尾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六)、布置作业
参考答案:4、(1)①写出花匠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性格。
②突出“我”的活泼、可爱、天真。
(2)到那一天有八宝酒喝,而且家里热闹、温馨,在我都很快乐。
(3)善良,勤俭,能干。
(4)对生养自己的故乡的思念。
......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可爱顽皮小楚蛋
- 我的好妈妈
- 《亮剑》观后感
- 享受读书的快乐
- 哦!雪儿
- 笨女孩就是我
- 精彩的篮球赛
- 百分百的自信
- 我长大了
- 幸福是什么
- 剥豆的感悟
- 我的爸爸
- 我的咏叹调
- 夜、梦
- 黑洞奇遇
- 绿火车(组诗)
- 你说话要算话
- 第三章京师保卫战
- 夕光已落在水面(四首)
- 旅行的记忆(六首)
- 第九章逃亡皇帝
- 第六章悲惨的贵族生活
- 胡新开诗二首
- 大雪大连(外二首)
- 听静(五首)
- 第十三章岳飞与秦桧
- 护花(四首)
- 时光之伤(组诗)
- 詹广健诗二首
- 古代穷人为何“借衣不借鞋”?
- 父亲和鸟 教案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 教案教学设计
-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案教学设计
- 开国大典 教案教学设计
- 西门豹 教案教学设计
- 猴王出世 教案教学设计
- 《爱迪生救妈妈》 教案教学设计
- 《匆匆》说课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教案教学设计
- 冀中的地道战 教案教学设计
- 匆匆 教案教学设计
- 《刻舟求剑》 教案教学设计
- 说说我自己 教案教学设计
- 秋天 教案教学设计
- 匆匆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