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吆喝》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吆喝》学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6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吆喝》学案

内容预览:

18、《吆喝》学案

教师寄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识记重点词语,了解文章的内容。

2、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 ”时的内在情感。

3、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力。

重难点:

重点:整体把握文意,揣摩语言,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难点:学习民俗类散文的语言和写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吆喝( ) 招徕( ) 铁铉( ) 行当( ) 囿 于( ) 隔 阂( ) 钹 ( ) 秫 秸( )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隔阂: 随机应变:

吹嘘: 油嘴滑舌:

3、查找资料,了解“有关作者:萧乾。”

4、文章中作者写了哪些吆喝声?这些吆喝声是按什么样的顺序组织起来的?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二、课上学习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三)突破重难点

1. 精读课文,理解探究

(1)写的最具体生动的是哪一种吆喝? 怎样吆喝?

(2)北京街头卖东西的有很多,为什么作者只介绍了其中的几种吆喝,其余的只简单说他们卖什么?

(3)作者如何看待老北京的吆喝声?他对老北京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2.品读课文,合作交流。

(1)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体会其中的意味。

(2)模拟吆喝,体味“吆喝”这一口头文化的独特魅力。

a.自由选择文中提及的吆喝声,进行模仿。请同组同学从语气、语速、语调、音量等方面加以点评。

b.表演课本剧:五人一组,请两组同学分别进行表演,无规律地进行不同品种的吆喝,重现老北京街头的热闹场景。

(3)对于本文,你还有什么疑惑吗?请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请在班上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四)、课堂小结

(五)、达标测试

1、注音:

囿( ) 钹( ) 招徕( ) 铁铉( )

饽饽( ) 秫( ) 秸( )秆 吆喝( ) 隔阂( )卤( )煮 荸荠( ) 荞( )麦

2、解释词语:

招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辙押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隔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破折号的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做解释)

B.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表示语音延长)

C.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就是“冰棍儿--三分嘞”。(表示话题转换)

D.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做解释)

4、将“同时,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一句还原到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正确的一处是 ( )

我们为什么活着?(A)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B)“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C)欢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D)

5、阅读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

大清早过卖早点的:大米粥呀,油炸果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儿的,讲究把挑子上的货品一样不漏地都唱出来,用一副好嗓子招徕顾客。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

“馄饨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就像南方的汤圆。在北京,都说“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其实,馄饨挑子也一样。一头是一串小抽屉,里头放各种半制成的原料:皮儿、馅儿和佐料,另一头是一口汤锅。火门一打,锅里的水就沸腾起来。馄饨不但当面煮,还讲究现吃现包,讲究皮儿要薄,馅儿要大。

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1)第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2)作者介绍的顺序是什么?

(3)作者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更喜欢_________________的吆喝,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介绍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为什么?

(5)出自本文段的一个歇后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再写出两条歇后语。

六、课后小记:

答案解析:3、D 4、B

5、(1)总领下文。

(2)从早到晚。

(3)馄饨挑子 卖硬面饽饽 声音厚实,词儿朴素,一点儿也不吹嘘

(4)因为各种吆喝太多,作者不可能也无必要一一介绍,作者只要交代出叫卖者,读者就能体味到“没个停”的叫卖声。作者对材料的剪裁得当。

(5)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秃子打伞--无法(发)无天。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昨天的太阳会在今天升起
假如爸爸去世啦!
感悟人生
我最喜欢的一部文学名著
秋树
抓螃蟹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我的理想
小河
回归集体
朝阳赞
雨中的伞
我不哭
留在我心灵深处的一场雨
家中的新鲜事——老妈也在赶时代
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化对策研究
《魔戒》两个中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刍议
我在玉门当知青
论油画艺术的设计感
后进生心理特征及其改进措施
商贸活动中商务英语模糊语言翻译策略研究
述评Gile的IDRC模式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对旅游文本英译的指导作用研究之我见
简析商标名称的翻译
元曲《天净沙·秋思》与英译本对比浅析
加强高校团支部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浅谈年轻用语
酒店情景英语教学之初体验
论文学翻译中的风格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傅雷家书两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文言文译注及赏析(初中全六册)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