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27
镜泊湖奇观 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堂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品味语言,感受形象。本设计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提倡自主学习,以学生的朗读为基础,以读代讲,以读促讲,在读中想象,读中体会,再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领,略镜泊湖的美丽神奇,获得美的享受。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观察、写景的方法,领略镜泊湖的奇妙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4、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式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
教学重点:
1、了解镜泊湖及周围景观的特点。
2、体会镜泊湖景色“奇”在哪里。
教学难点:
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收集有关镜泊湖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
2、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等阅读障碍。
1、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巩固生字词。
2、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介绍了镜泊湖有哪些奇观?
2、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四、自主品读,领悟“奇观”
假想旅游,学生自主选择游赏景点,师生进行相应段落的学习。
(一)读画结合,领悟镜泊湖的美。
1、认真读第三自然想一想镜泊湖景色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边读边浮现美丽的画面,你能不能画出你最喜欢的一处风景。
3、播放课件,欣赏镜泊湖美景。
4、指导朗读,读出美,读出你的喜爱。
(二)读赏结合,领悟“吊水楼瀑布“的奇。
1、默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朗读品味,体会瀑布的壮观气势及成因,探究“倒影奇幻”。
3、播放课件,观赏瀑布美景。
4、对比朗读,体会镜泊湖的静和瀑布的壮观。
5、学做导游,学生对照课件画面做解说。
(三)合作探究,领悟“地下森林“的奇。
1、自由读文,找出火山口“形奇”的词句。
2、合作学习,讨论“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3、观赏课件,假想旅游,体会“地下森林”的神奇壮丽。
五、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假如你刚从镜泊湖游赏归来,你会写一怎样的留言?
课件出示句式:镜泊湖,你
,我
!
2、为镜泊湖设计一则广告词。
六、布置作业
1、摘抄优美词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
镜泊湖
24、镜泊湖奇观
吊水楼瀑布
神奇、美丽
地下森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爸爸
- 我的奶奶
- 我的爸爸
- 我的母亲
- 我的母亲
- 我尊敬的一个人
- 我的母亲
- 一件令我后悔的事
- 同学之间
- 我的外婆
- 我的爸爸
- 考试之后的我
- 我们班的书法大王
- 我的好外公
- 我的同学
- 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探析
- 漫谈肖像漫画
- 基于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试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新”发展
- 论审美期待视野下的微电影艺术
-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 真在本我 趣在天然
-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影响力
- 论数学在折纸中的表现
- 相约博物馆
- 关于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之我见
- 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业余联赛每年超500场
- 浅析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
- 我们应该了解的秦汉文学
-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
- 钱谷融:谈周朴园
- 屈原的一生
- 古诗鉴赏中形象鉴赏法初探
- 是谁害死了晴雯
- 《雨巷》教学设计
-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 《死水》个性创新教案
-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
-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
- 如何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 窦桂梅:《村居》课堂实录
- 《春》的教学设计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