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识字3(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3(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识字3(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引导者。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语文教学应把识字和朗读作为重点。在识字教学中目标要明确,方法要灵活,朗读要有目的、有步骤地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在学习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及想象、观察能力。通过熟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培养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的兴趣。

二、学习目标

1、认识“神、州、涌”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三、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份。

2、中国地图一张。

3、学生每人准备筷子一双。

四、教学流程

(一)看表演激趣。

1、看节目表演“新编三字经”。(这是“六一”节时本班排练的一个按照筷子打出的不同节奏来念三字经的节目。)

2、谈话:你见过这个节目吗?你想和他们一样表演吗?今天我们学的也是三字经,你看——

出示短文,让我们学好后也来表演一番,好吗?

(设计思路:由看人家表演到自己会表演,让强烈的表演欲望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认读生字。

1、自读短文,找出生字,标上拼音。标好后多读几遍,想想用什么方法记这些字记得最牢。

2、出现一组词语(带有生字),准备一分钟后指名读,并请他说说是怎么记生字的。(多叫几个,搜集不同的记字方法。)

3、各种形式读生字卡片。

开火车读——去拼音读——齐读——齐读词语

4、比一比,组词。

神()

州()

涌()

族()

伸()

川()

桶()

旗()

指四人先指名说说每组字的区别,再指名组词。(可一字多词)

5、读韵文,巩固识字。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

黄河长江,奔涌不息。

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先指几人读,再齐读。

(设计思路:由词到字,再到词再到短句,从字的音、形、义上逐步掌握生字。)

(三)读文感悟。

1、学生选择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按学生读句的顺序逐句理解句子。其中:

第一句,让学生在看录象短片“祖国的大好河山”中体会“山川美”。

第二句,指名在地图上找找“长江、黄河、珠穆朗玛峰”。

第三句,指名在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并理解“隔海相望”。

第四句,谈话:你知道中国有几个民族吗?我们是什么民族?

图片出示四个民族:藏族、蒙古族、高山族、维吾尔族。教师略作介绍后,带学生读读这四个民族的名字。

2、齐读全文。

(设计思路:把抽象或离学生实际生活遥远的词句形象地展现在他们面前,就能使其变得通俗易懂。)

(四)兴趣朗读。

1、用筷子跟老师打节奏。(1)╳

(2)╳

╳·

(3)╳

·╳

2、教师将三种节奏的课文各念一句给学生听。

3、学生自由选择一种喜欢的节奏类型练读课文。(四人小组练读,边读边用筷子打节奏。)

4、指不同节奏的四人小组表演。

5、全体同学一起用不同的三种节奏各齐念一遍课文。(用筷子给自己伴奏。)

(设计思路:改变单一的朗读,用变换节奏,用筷子伴奏的形式,学生能始终保持朗读的激情。)

(五)、欣赏歌曲《爱我中华》。

(设计思路: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大道理在欣赏歌曲中简单而巧妙地加以灌输。)

五、作业

拓展练习:根据学习或生活实际也来编编三字经,并试着把自己编的三字经用筷子伴奏念一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偶像
窗外
说给苹果听
迷茫
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右手为诗
感谢你赐给我孤独
幸福
记忆
鞋子里的记忆
掬水留香
似水流年
秋心
行走在消失中的足迹
树的梦
自动控制技术在工业用水节水节能中的应用
双液相系统中分枝杆菌降解植物甾醇为雄烯二酮的工艺优化
浅议坡口机器人自寻迹位姿调整的轨迹规划
那吉水电站水轮机转轮室汽蚀处理
浅析改性铵油炸药水分测定方法的改进
流量对加油机误差的影响研究
永磁调速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节能应用研究
浅析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的应用与发展
浅析铝合金电缆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快速查找继电保护故障点的有效方法分析
液压破碎锤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措施
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GPS在变形监测中的技术及相关应用
回归测试中机器挑选用例方法研究
PLC系统在焦炉地下室有害气体检测及防治中的应用
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方法之我见
皮亚杰、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
教师是园丁吗?
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
语文教学研究如何深入
教师的才华是怎样被埋葬的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校本课程
李镇西:真正的教育是什么?
理想的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1
练习设计也要以儿童为本
成为知识分子
理想的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2
新课标下语文考试命题的思考
作文教学研究面面观
从“阅读本位”到“表现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