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备课参考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备课参考资料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备课参考资料

第二单元 自然事物 生命与情感

一、单元学习目标

1.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去感悟文章的情感,贴近作家的心灵。

2.注意文中的联想和想象,学生调动自己的亲身体验,与文本、作家、老师及同学交流。

3.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

二、教学设想

《雪》是《野草》中的一篇,作者在雪的背景中分离出两幅画面一幅是江南的雪景一幅是北方的雪景。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北国的雪则“如粉”“如沙”,随着旋风蓬勃奋飞。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示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本文文字精粹,蕴含丰富,需要细细品读。

《雷电颂》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屈原召唤着风暴雷电等雄伟的自然力量,事实上,他与风暴雷电已完全融为一体!本文想象瑰丽奇特,在屈原与风暴雷电物我同化的境界中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的激情。阅读本文需要调动学生最激越的情感,大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想象剧中情景,走进屈原丰富的内心世界。

《日》和《月》,要通过诵读体会两篇短文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希望和信念。

《海燕》是高尔基在俄国大革命前夕创作的。在俄文中,“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在高尔基充满激情的描绘中,海燕的勇敢形象更给人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在文中,作者借海燕欢呼革命风暴的来临,赞美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现在我们阅读此文,除了了解创作背景,理解文章的深意,我们更应该赋予它时代的意义。

《组歌》是被誉为哲理诗人的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作品。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文章形象感人,我们可以从中读出很多不同的感受来。

三、教学建议

1.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语言优美且凝练。故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品味散文诗语言的这种特点,强调朗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对文章进行品读、美读,进而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把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2.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研究员,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王荣生博士把“语文教材里的选文,大致可以鉴别出四种功能类型,即‘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而所谓“定篇”,我个人认为就是经典,就是有浓郁的文学、文化素养的文章,它包含两层含义:作者“经典”,文章“经典”。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名家手笔,所以都可以把它们归类到“定篇”,让学生通过此文的学习,完整地了解这位作家。

四、自主学习思路探究和拓展迁移设计

《雪》

1.作者是如何描绘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的?找出相关的语句。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欢喜,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2.作者为什么特爱北方的雪有哪些特点?

提示: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的眼里,这种美未经磨练,并不能保持长久。鲁迅更为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像北方的雪一样,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她的存在,那张扬的个性,像一个奔放的挑战者和战斗者,作者的感情在对北方雪的描写中得到深化。

《雷电颂》

风、雷、电等形象象征了什么?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a.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b.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c.有形的长剑,是屈原被囚禁前的佩剑;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d.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e.“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其中河伯有二义:其一是指河伯神像,其二是指在《九歌》中扮演河伯的一位演员。

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短文两篇》

《日》

如何理解“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这句话的含义?“日”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月》

(1)作者要突出的月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文章最后提嫦娥奔月的故事是为什么?

(2)比较两篇短文的主题。

提示:巴金歌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日”象征光明和希望。

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受是冰冷。因为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可以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在娥的身上,作者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

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的这样写。将这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海燕》

1.散文诗的“主角”是谁?作者赞美它具有什么精神?

2.作者在赞美海燕时为什么还要写海鸥、海鸭、企鹅等其它海鸟?它们各自有什么象征意义?

提示:“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暴风雨”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海鸥”“海鸭”“企鹅”这一组意象群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写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呻吟”“吓坏”,企鹅“胆怯”“躲藏”的惊恐万状的丑态,正是为了与海燕“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海燕英勇坚强、乐观自信的形象。作者对它们进行了无情的鞭挞。“乌云”“闪电”“雷声”“狂风”这一组意象群象征了反革命的黑暗势力,写它们的猖狂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险恶的环境。

《组歌》

文中的浪和雨是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思考?

提示:在这首散文诗里,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在前四节里,铺陈出的是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舍难分。接下来,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一个人间世界的守护者──“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眠”,在星空、美人鱼、礁石和情人组成的画面中,它发出永恒的共鸣,“时而歌唱,时而叹息”,而海浪的歌唱也就是海浪的叹息。

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传情的信使”)。值得注意的是在诗中对拟人手法的灵活的多方面运用:一方面是对雨的拟人化处理,从第三节“我哭”开始,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相关意象──花草,云彩和田野等等──相应加以拟人化,一方面雨的形象也时时在变化,或拟人的角度不同,或者由拟人很微妙地转换为拟物,例如第六节“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行进”,似乎又获得了一只鸟的形象,此外,除了自然界的具体的物象之外,一些抽象的事物也常常被拟人化,如第二节“清晨的女儿”中的清晨,以及第五节“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中的死亡,可以说是运用于无形。

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正如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在这里,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

五、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让学生深入认识大自然的物候特征,了解一点生命在春天里成长变化的过程及特点,培养热爱春天的情感;

2.在观赏春天、赞美春天的活动过程中,加深对春天的体验和感悟,培养初步的自然观赏和艺术欣赏的能力;

3.培养在观察中勤于记录的习惯,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感情,培养能将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设想

1.编一辑“自然日志”

⑴教师提供资料,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明确“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具体涵义,从中选择一两个节气,收集当地的有关谚语,同时细心观察物候变化。

⑵组织指导学生选择一、两种植物或动物“跟踪”观察,逐日记录,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可以从中发现春天的“足迹”,感悟春天的神奇,甚至还可引发关于自然、关于生命的诸多思考。

⑶学生将搜集的谚语和自己对动植物的“观察记录”进行整理编辑。

⑷组织全班学生对“活动成果”进行交流、评比。

2.谱一支“春天的赞歌”

⑴在前一项活动的基础上,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写一首诗、一篇散文、一篇杂感、一篇童话,甚至一首歌词。

⑵以“春天的赞歌”为主题出一期墙报。A、“为诗配画”。B、“为画配诗”。把同学的创作展现出来。

⑶开展以“春天的赞歌”为主题的诗文朗诵会,展示学生的佳作。

3.作文

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以“我心目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附1:参考资料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雨夜赏菊
校园伴着我成长
我终于明白了
难忘的校运会
禁不住的泪
与萍小聚
Nice to meet you.
看大海
老师的评语
家庭模拟考试
养蚕的故事
难忘蝴蝶兰
美丽
万众一心——再造北仑辉煌
2008年更美好
在小城安静地生活
秋·轻芭蕾(组诗)
乾陵边的土庄子
木棉岛的感伤与希望
一个使脑海扬帆的预言
假期(剧本)
持剑者总在高处行走
都市里的乡村(组诗)
乌兰哈达的诗
浪漫被滴水穿石(外一首)
一条领带的梦想
做杂家导演,拍纯粹电影
灯下独酌(外一首)
花间诗(组诗)
邱华栋:没有精神深度的文学没有价值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识记单元复习:第三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同步检测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大自然的语言》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说屏》同步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甜甜的泥土》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复习:第四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第五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观潮》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复习:第二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