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2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及有关的词语。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趣激情
1、师:黄老师知道小朋友们很喜欢听故事,所以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故事。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录音播放《狼来了》的故事。)
师:你喜欢故事中的孩子吗?为什么?(指名回答或齐答)
2、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一起认识第十三单元《诚实》里的一个新朋友,板书课题:《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是愿意自己试着读读这个故事,还是想听录音来范读一遍呢?
生:愿意自己试着读。(多数学生)
或[生:还是听听录音范读吧,这样我们可以认一认生字。师:那老师就听取大多数同学的意见,我们一起来听录音吧,大家把书翻到80页,认真地听(播放课文录音)注意听清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师巡视,生在给不认识的字做标记。师: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那你们想不想自己试着把课文读下来,能把课文读下来一定很了不起,来,试试吧!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如果在读的过程中你们遇到困难,就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并选择自己的方式独立解决。开始读吧!(生自由试读课文,师巡视。)]
师:那老师就听取大多数同学的意见,由你们自己试着来读课文,老师相信你们能行。如果在读的过程中你们遇到困难,就用喜欢的办法解决。开始读吧!(生自由试读,老师巡视。)
师:刚才都有谁遇到困难了?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生:(汇报识字方法):看拼音、看字形、查字典,听读、联系上下文猜字、读半边、问同学或老师等。
师:同学们都跟丁丁冬冬学到了很多识字的方法,会自己读书了,真不错!我真为你们骄傲。不过,有的同学在读书时还有困难。这没关系,同学之间合作来读就会把书读得更好了。
(2)检查自学情况。
①同桌互读。现在同桌之间彼此听读,一人指读,一人认真听,这一回老师要看看,同桌有困难时你是怎么帮助他人的?(教师巡视)
②学生读书后互评,并反馈读书的互助情况。
③师:请受到帮助的同学说一句感谢的话语。
④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师:下面把你们自制的生字卡片拿起来,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生字,并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老师这里有一个要求:请各小组长在自学的过程中要负责维持好组内的纪律。(有的小组开火车读生字或组词、有的指名读、有的小组长带读)
⑤全班交流。(指名当小老师带读生字。)
师:最近同学们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后,我们很多同学都成了识字小能手,就说今天的这些生字,谁有识记好办法,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指名回答。)
师:你能给这些生字找个朋友或者用它说一句话吗?
生做扩词、说话练习。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⑥“开火车”检查生字。
师:“轰隆隆,轰隆隆,小小火车谁来开?
生:小小火车我来开。
⑦猜字游戏。
指名到黑板前比动作(如“捧”的动作),让全班同学猜猜这是哪个字?
2、自主读文。
(1)师:同学们真聪明,认识了那么多生字朋友,现在他们回到了课文中,你还能认出他们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吧。这一次要读得流利,有感情,选择你喜欢的读书方式来读,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可以自己有感情地朗读,可以读给同桌、好朋友听,也可以分小组读等等。读后讨论汇报。)
(2)学生汇报。
(3)齐读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日记6则
- 潮
- 新春感想
- 松树颂
-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 为地球妈妈画张像
- 一滴小雨珠
- 人生的支点
- 大自然的恩赐不是这样用的
- 我愿化作一场雨
- 我与普通话
- 迎春花
- 谁不夸咱家乡好
- 含羞草
- 春景
- 关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探究
- 关于大学生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与补位
- 浅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与培养
- 试论我国高校教学出勤率低的成因及对策探讨
- 试论高校教学管理中关于学生评教的现状分析
- 试论高校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思考与实践
- 试析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系
- 简论高等教育创业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 试论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 试析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试论新时期下的高校教学秘书工作
- 浅论多媒体课件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合理使用
- 试析外语教育理念与和谐文化建设
- 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浅析
- 浅谈实验教学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故乡》课堂教学实录
- 《故乡》教学设计
- 《故乡》(第二教时)课堂教学实录
- 《故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故乡》教学的多种思路
- 猜读,让学生的思绪与作者共舞──兼谈《故乡》一课教学思路
- 《故乡》教学杂谈
- 再教《故乡》
- 《故乡》教学设计
- 融“接受学习”于语文教学之中──关于《故乡》一课的设计摭谈
- 《故乡》教学点滴
- 是什么原因“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的?──《故乡》教学小议
- 发现──《故乡》教例评析
- 《故乡》教学设计
- 巧借省略号,理解《故乡》主题──对鲁迅《故乡》的一点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