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8
积累与运用五(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崔坤祥
一、教学目标:
1、北宋《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这首词。
2、阅读短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巴普罗夫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3、模拟小记者,进行口语交际。
4、写童年趣事,注意写清事情的经过。
二、教学时间:
四课时
三、学程导引:
第一课时
一、完成“读读背背”。
1、导言:《题临安邸》《示儿》这两首诗你们会背吗?金兵南侵,给宋朝的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更激起了爱国诗人的忧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的一首词,体会一下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2、自主朗读,读准字音,把这首词读熟。
3、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在难读出指导。
如:题目,通过范读,引导学生读清楚:“书/江西/造口/壁”。
(2)通过引读,指导学生读出韵味。
4、练习背诵。
(1)同桌合作背诵或自己背诵。
(2)齐背。
二、阅读短文《巴普罗夫很忙》
1、根据短文后面的要求,自读自悟:
(1)巴普罗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忙些什么?
(2)读了这篇短文,你想说什么?
2、小组交流。
3、以小组为单位,参加全班交流。
(1)交流对内容的理解:巴普罗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忙些什么?
随机用一问一答形式朗读。
(2)交流读后体会:读了这一篇短文,你想说什么?
4、把感受最深的段落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主题。
老师请同学们观看了电视中记者采访的一些镜头,你认为怎样才能当一个合格的记者?
二、模拟练习,交际中相机指导。
1、在班内选定自己要采访的对象,相好要采访的问题,实地进行采访。
2、选几组同学,在全班表演,师生评议。应选好话题。采访时要郑重其事,回答时也应讲究礼貌。
3、小组内继续练习,。可多人采访1人,也可1人采访多人,轮流当记者。
4、把采访的一个内容口头向大家汇报,小组内评优秀记者。优秀记者在全班报道。
三、布置生活采访
1、就“你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课”为题采访不同年级的学生,把采访结果写成采访报告。
2、就“你认为最好的老师是什么样的”为题采访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的家长,写成采访报告。
准备参加下一次语文活动:记者报告会。
第三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老师已走过童年,你们正处在童年。童年是多彩的,童年是充满了幻想、童趣和纯真的。在童年里,有多少好玩的故事啊!童年里,有多少美妙的让人永远怀恋的故事啊!让我们共同写一写童年的趣事,好吗?
二、明确要求,开拓思路
1、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
(1)选一两件趣事写;
(2)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3)自己拟个题目;
(4)字数在四百字以上;
2、说说,你想些什么事?
三、自主习作
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并注意了解全班同学的习作情况,选择典型作文,一便于下节课讲评。
第四课时
一、指名读作文,师生评议
1、多请些学生读自己的习作。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以下几种典型习作:
(1)内容比较具体、有趣的;
(2)选材别具一格的;
(3)叙述或语言很有个性的;
(4)进步比较明显的。(教师相机表扬鼓励。)
2、教师讲评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是否有趣;
(2)写得是否具体;
(3)有什么特色或优点;
(4)给人以什么启发或使人明白了什么道理等。
3、对于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修改。
二、修改习作。
1、自己修改。
2、与同桌交换看看,互相检查一下。
三、下水文宣读
教师读自己写的童年趣事,请同学们议一议。提提意见。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相识
- 玫瑰
- 破笼
- 校园
- 一份真心的微笑
- 生活的乐趣无处不在
- 数学
- 危险的旅行
- 被温暖照亮
- 我当班长
- 端午
- 相信
- 中国
- 我的新生活
- 流星
- 成为硬汉的秘密
- 解读清朝12位皇帝年号中的意蕴
- 我的青春谁做主
- 那些伟大女性成长的秘密
- 清朝奇闻趣事
- 不想混,才混得更好
- 古代“二货”趣事多
- 会驱赶蚊子的报纸
- 8分23秒的震撼
- 擦身而过的工作也要当成毕生的事业
- 养一片春光在心中
- 关于大理白族民间文学发展历史及生存现状的调查研究
- 谁的梦想都能实现
- 希特勒青年团:被禁锢的青年一代
- 唱柳琴的要饭姑娘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导学案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过关检测题及答案
- 初中语文十六首课内现代诗歌赏析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劳山道士》教学案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九年级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资料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诗四首》学案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小石潭记》导学案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范进中举》导学案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最苦与最乐》导学案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谈语言》教学案
-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吴汉何尝杀妻》导学案
-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致蒋经国先生信》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