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2
节日的大街(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孔春芳
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掌握33
个词语。
2..初步学会查字典据词定义,知道把词语中几个字的意思连起来想想,就能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能查出指定词语中带点的字,并据此确定其恰当的意思,再说出整个词的意思。
3.能用“兴致勃勃”写一句话。
4.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结合对课文词句的理解,想象出节日的大街的繁华景象,体验节日里人们的欢乐心情。
课时:二课时
第1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熟记字形,理解其在词语中的意思,能正确,规范的书写。
2.能通顺,流畅的朗读课文,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了解单元阅读训练重点是“学会查字典据此定义”并在尝试中初步学会这一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引入学习关注。
(1)谈话:新年刚过,大家从充满节日的气氛的社会,家庭回到学校来了,节日的欢乐一定还在同学们心目中荡漾,节日的情景一定还深深的印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今天要学的课文是《节日的大街》,课文写了节日大街的什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
(2)请同学谈谈自己预习了什么。归纳学生的回答,确定预习的基本
操作方法。
(3)自学课文,重温预习内容。
2.学情交流,反馈自学成果。
(1)朗读课文,检验自己的朗读水平,按是否“正确,通顺,流畅”
互为肯定或指正。
(2)根据自己的感觉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讨论“学习提示”也教给大家一个什么读书方法,充分发表自己对“学习提示”内容的理解。教师归纳这种方法叫:查字典据词定义。
(4)交流识字,学词情况,运用“查字典据词定义”法理解词语。
读词语,说意思。处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老花镜,随风飘动”,
训练查字典据词定义,并把几个字的意思连起来说出词语的意思。
练习书写:
课堂作业:完成作业本第1
.2.两题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对课文词句的理解,想象节日大街的繁荣景象,体验节日里人们欢乐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指导课文有3个自然段,能说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和3个自然段的互相关系,从而明白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节日大街的情景的;能回答课后问题,知道课文是怎样写节日大街商品很多的。
3.用“查字典据词定义”的方法理解“兴致勃勃”,并能用来写一句话。
教学过程:
1.回顾谈话,诱发学习动机。
(1)回顾上节课讨论的“课文主要讲什么”的内容。
(2)提示:课文主要讲什么,细读课文后来辨析。
2.积极阅读,找出学习疑难。
独立阅读全文,思考课后和自己的问题。
反馈交流:
(1)课文为什么分成3个自然段,每段各写了什么?3段之间相互有什么关系?品味课文语言文字或写法上的特色。
(2)第1自然段:课文为什么把节日的大街比喻成“河”?第二自
然段:课文是否紧紧抓住一个“街”字写的?根据“街”字找一找这段课文写了那几个方位?并用“/”把这段课文分成3段。
朗读每一部分,体会哪些情景描写使你觉得充满节日的欢乐,学会有感情的
回答课后问题2:从“百货大楼”——“街头小摊”,从“大件商品”——“小商品”。注意:句子有……有……还有……”每挡含两个内容,
与以前学的不同,与“应有尽有”是什么关系?
第3自然段:读本段课文后说说节日大街的夜晚是怎样的,把自己认为写“彩色”和写“欢乐”的句子分别读出来,读得有感情。
联系上段,把写大街“彩色”的句子都归并起来,然后统统丢掉,读剩下的课文,说出自己有什么感受?
朗读
(4)小结:今天是同学们靠自己的能力读懂了全文,老师只帮了一点小忙,这样读书,同学们的本领会一天一天大。
3.作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观喷泉
- 恐龙玩具
- 我的兴趣爱好
- 我的兴趣爱好
- 妈妈批评了我
- 抬水
- 看电影
- 打雪仗
- 看猴子
- 乐极生悲
-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打牌
- 第一次上讲台
- 我的书法老师
- 放风筝
- “插图”:语文教学的“优质资源”
- 《小狗包弟》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呼唤人文精神
- 新课程背景下作文讲评课例谈
- 引领学生学会创建个人素材库
- 三问写作知识教学
- 论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度
- 祖国(三首)
- 利用课文资源 促进作文教学
- 地域方言与语文教学
- 比较阅读教学三部曲
- 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 初探动态生成的作文课堂
-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 《鸿门宴》:救刘邦于剑下者谁
- 《狐狸和乌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之一
- 各抒己见 灵活理解
- 《狐狸和乌鸦》综合资料
- 《狐狸和乌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之六
-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之四
-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之二
-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之三
- 抓住重点强化训练
- 《狐狸和乌鸦》教学实录之一
- 读中感悟 自主发展一
-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之七
- 《狐狸和乌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蜘蛛织网》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