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寓言二则 教案教学设计

寓言二则 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1-17

寓言二则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2、引导学生针对这两则寓言发表看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学习课文生字词。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2、引导学生针对这两则寓言发表看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掩耳盗铃

教学目标:

1、理解寓言的含义,教育学生做事不能自欺欺人。

2、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理

解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寓意。

2、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指名讲学过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亡羊补牢》

二、教师边作图边讲故事,学生猜故事结尾。

三、这个人傻不傻,傻在哪里?

(他傻在不该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

四、给故事取个题目。

板书课题:掩耳盗铃

五、释题

掩耳:捂住耳朵。

盗:偷。

掩耳盗铃:捂住自己的耳朵偷别人的铃铛。

六、翻开课本读寓言故事。

七、理解故事内容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结合插图板书“想偷铃铛”。

2、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议仪。

1)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只要用手一碰,那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那他是想出一个什么办法去偷铃铛的?(结合插图板书“掩住耳朵”)

2)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3)那个人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结果怎样了?(结合插图板书“被人发觉”)

3、小结:结果当然会被别人发现了: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铃铛还是照样会响的,不过只是自己听不见,

别人还是照样听得见的。哪个偷铃铛的人只是自己欺骗自己。

4、用一个成语说说偷铃人的行为。(自欺欺人)

八、小结: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想欺骗别人,结果只是欺骗了自己的人,所以说是自欺欺人。

九、学生复述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掩耳盗铃

想偷铃铛—————掩住耳朵—————被人发觉

(自欺欺人)

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1、学习《守株待兔》,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蕴涵的道理。

2、明辩守株待兔人的做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学许课文生字词。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词句,理解寓意。

三、教学过程

(一)读题,解题意。

学生读题后,教师让学生根据字义,解释题意。“株”,树桩子,“待”,等待。“守株待兔”意思是种田人守在树桩子旁边等待跑来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

(二)介绍作者。

《守株待兔》选自《韩非子•五蠹》。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是战国末期韩国的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况的学生。他总结了法家在长期变法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继承了荀况的唯物主义哲学,为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提供了较系统的理论,著作有《韩非子》。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检查预习《守株待兔》这个故事中讲的是怎样一个人?

3.他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教师借助这三个问题,检查学生初读课文,预习的情况,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做到:

知人物:一个种田人。

知情节:种田人守在树桩旁等着再拾一只跑来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

知结果:他的田里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四)精读课文,理解句意。

1.指名读1、2自然段。思考:种田人是怎样得到一只野兔的?得到后他是怎么想的?

2.指名回答,出示重点句:

(1)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野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

(2)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3.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后读句子。

4.讨论:“忽然”和“不知怎么的”说明什么?

“忽然”是突然的意思,从“忽然”和“不知怎么的”可以看出种田人事先根据不知道会有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事情发生纯属偶然。

5.让学生按课文内容填空:

(1)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力气,白拾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2)填空后读句子,说说“急忙”一词说明什么?

从“急忙”一词可以看出种田人见到野兔撞死后想赶快拾到手的急切心情。

(3)“没花一点力气”,“白捡”又告诉我们什么?

“没花一点力气”、“白捡”说明他不劳而获,很容易就得到了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

(4)按内容填空:

他________走回家去,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后讨论:

种田人乐的是什么?他心里想的能实现吗?为什么?

教师用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联系上文读懂内容。种田人乐的是“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他心里想“要是每天都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这个愿望是不能实现的。因为野兔撞死在树桩上,这事是偶然发生的,事先难以预料的,是不可能天天都有的。所以种田人的这种想法是不能实现的。

(6)种田人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指名读第3自然段。

(7)指名回答问题。

“从此”是指从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以后,种田人便“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边等着”,说明他从早到晚不干庄稼活,只一心等着拾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结果是“庄稼全完了。”

(五)细读课文,悟寓意。

1.讨论:种田人错在哪里?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懂得种田人错在他把一件极偶然的事情,看成是不断发生的事情,存在着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2.总结寓意。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能存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让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练习用规范语言说话。

3.联系实际讨论,你或你身边的人有不劳而获的想法吗?在什么情况下?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让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寓意,受到教育。

(六)根据板书,练习背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阅读中的快乐
留在我记忆深处
姐弟之间的“战斗”
我的外婆
感悟之曲
我因妈妈而自豪
坚持——成功
花季的雨悄悄地来了
春颂
课外阅读的乐趣
我们曾经,很快乐
五彩缤纷的世界
游鹰峰岭
那一次,很满足
当前大学生的“毕业扔”
我们的“中国梦”
“不务正业”的邮差
你努力,我加油
开国领袖和他们的“小伙伴”
那些年,我们迎来送往的国礼
两千年的政治“隐语”:讽谏、避讳与文字狱
8000网民助潘壳蚨映晒δ嫦
心中有梦,脚下有路
被刺7刀的身体,成了学校最后一道门
我的转身:从奥运冠军到淘宝店主
一句话成就六小龄童
窦唯给女儿的两份嫁妆
用父爱挖就的鱼塘
“卡通”粉笔写出“粉笔大王”
张治中与张自忠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囚绿记》课文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课内阅读期末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捕蛇者说》课文复习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一厘米》课文复习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世上没有傻问题》课文复习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大小猫洞》课文复习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课文复习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复习大纲:第一单元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课文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课内文言文阅读及课外文言文期末复习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课文复习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文《孔乙己》课文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古文)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草莓》课文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