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矛与盾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这一文体了。 2.学习第一则寓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过去学过寓言故事,哪位同学还记得什么是“寓言”呢?(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寓言两则”又是什么意思?(课文一共有两个小故事,所以就是寓言两则。)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则寓言,看看它们又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通过预习,谁能说一说“矛”和“盾”各指什么?(矛,古代一种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枪头。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箭用。) 2.自由读短文,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然后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大概说出即可。
)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l.先自己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同座讨论:每句话意思是什么? 2.交流。(学生说,师生评议) 教师应讲解以下有关知识,帮助理解: (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者”用在句尾,意思是“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②“誉之曰”中“之”指盾。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中的“之”字均可理解为“的”。③‘物莫能陷也”“莫”是“没有什么……”意思。意思是:“没有哪一种东西能够穿透它。
”“也”语气词,表示句子说完。④“其人弗能应也”。“其人”,那个人。
“也”,语气词,表示句子终结。) 3.把每句话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译成现代白话文,要把上下文说通顺。
(学生练说) 4.交流。(能说出大体意思即可。) (楚国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耀他的盾说:“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哪一种东西可以穿透它。
”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锐利,没有什么东西不能穿透的。”有人说:“用您的矛穿您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回答不上来了。”)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自己的言行前后要一致,以免闹出笑话。
) 6.指导朗读。(读出买盾人的自夸炫耀语气,人们的质问语气。)
四、总结 那个楚国人说话前后不一致,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巴,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你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熟读课文,背诵全文。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二则寓言。 2.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矛与盾》全文。 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则寓言《郑人置履》。(板书课题)谁能解释一下题目的意思?有一个郑国人买鞋。
那他又是怎样买鞋的呢?让我们来看看课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想一想,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哪些词句不理解?提出来讨论。 2.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读短文。
(要读通句子) ②本文讲什么事?(有个郑国人去买鞋,到集市上不相信自己的脚而相信尺码,最终没有买到鞋的事。)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词句和短文内容。 2.交流:教师应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理解:“郑人有且置履者”,意思是:“有一个郑国人打算买一双鞋”或“有一个打算买鞋的郑国人”均可。“已得履”,“已经拿到了鞋”。
“乃曰”是“于是说”的意思。“及反”是“等到返回来”,“人曰”即“有人说”。“何”是“为什么”。
译成白话文。(有一个郑国人打算买鞋,先自己量了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上才发现忘了拿尺码。他拿到了鞋说:“我忘了拿尺码了”,于是,返回家里取尺码。
等到返回时,集市已经散了,因此他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那个人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那个买鞋的人可笑在什么地方?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具体情况下应采取具体的办法。
) 4.指导朗读。背诵短文。(读出买鞋人的可笑。
)
四、总结 郑国那个买鞋人和楚国卖矛和盾的人同样可笑。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举例说一说。
五、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提示“寓”、“誉”、“遂”字字形,“寓”字第10笔是“竖”。“誉”上半部不能少一点,“遂”里面“点、撇”不要丢掉。 附:板书设计 资料提供者:hewanli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勇气战胜自我 细节决定成败
- 是善哉?恶呼?
- 不能和陌生人聊天
- 12岁的我
- 爱国热情
- 我从电视里学到语文
- 成长的烦恼
- 青春
- 老师谢谢您
- 草
- 拼搏人生
- 女生之法宝,男生之防招
- 雨季
- 绿 色
- 我眼中,别样的春天
- 泥泞挣扎等二则
- 当铺之王 连奥运金牌都收
- 深入沙漠 当个安逸原始人
- 俄罗斯人信赖普京迎战经济危机
- 缅甸旅游业一路飘红
- 70年历史铭记 奥斯维辛呼唤世界和平
- 2015年一定要去的10个国家
- 当中国情遇到美国法
- 食品库:荷兰的“爱心超市”
- 带来惊喜的奢华表
- 美国值得推荐的16间酒店
- 北极光冰洞等三则
- 恐怖全球化与全球恐怖化
- 台湾最火爆十大商品
- 沙特阿卜杜拉国王:1924―2015
-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订鬼》课文复习
-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根据拼音写词(生词易错词)练习
- 漳州三中分校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知识点梳理
-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冲刺复习:第四单元
-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冲刺复习:第一单元阅读与写作
-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8课《马说》课文复习
-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9课《诗词五首》课文复习
-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冲刺复习:第三单元阅读与写作
- 2011学年度七年级-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范围
- 更新思想的同时要探究教法 教案教学设计
-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冲刺复习:第二单元阅读与写作
- 《题西林壁》 教案教学设计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