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教案教学设计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31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教案教学设计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

3。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课前准备:

出示黄河流域示意图。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预习”部分。

1。黄河是我国第几条大河?

2。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就生活在黄河流域?

3。后来黄河有没有变?变成什么样子?

二。提示课题。

1。板书课题。1。板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解题。

三。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四。学习分段,根据段意。

第一段:讲近2000年,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第二段:讲数千年前,黄河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第三段:讲由于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黄河改道。

第四段:讲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方案,使黄河逐渐变好。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人们把黄河比作什么?

(中华民族的摇篮)

2。可是,近20000年来,黄河的表现为什么叫人大吃一惊?

3。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问题的?

4。小结:这一段先从正面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反面来说明黄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六。课堂作业。

1。抄写新词。2。预习课后作业第1、2题。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二段。

1。这一段讲了什么?

(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

二。讲读第三段。

1。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忧患是什么意思?

2。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

(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成为悬河,容易决口,形成水灾。)

3。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么?

4。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小结:这一段讲黄河变坏的原因:大自然本身变化造成

的;人类破坏造成的。

5。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三。讲读第四段。

1。读最后一段。

2。面对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3。科学家设计了什么样的方案?

(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4。这些方案有什么好处?

(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四。总结全文。

1。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么样的教训?

2。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决口

变化:含沙量大<>大水灾

改道

大自然变化造成

原因<

人为造成

治理牧、林为主

保护资源

规划用地

修筑水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是一条小泥鳅
有时我也想出塞
别了,童年
My Diary
小鹿的自述
话说自立
花开的天空
向未来进发!
我从失败中感受到希望
爱,触动了我的心灵
收藏幸福
多一点点
向大家介绍我
Apple Trees During Eash Season
思爱,想爱
我要传播负能量
梭罗是怎么隐居湖边的
那些名人与物种间的“绯闻”
巴尔扎克的煎蛋
文斯·卡特:半人半神
鸟儿酒后唱歌也“跑调”
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瓦尔哈拉裁决
小时候想做但没能做的事
关于植物的狂想
不一样的文学批评
2015年最可能灭绝的13种动物
红毛猩猩法庭胜诉
超越“孤绝”,走向理想主义
硅谷饭局,不拼段子拼脑子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阅读训练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11年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古今异义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练习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异读字
2011年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通假字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多音字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赠从弟》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己亥杂诗》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登幽州台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训练(所有课文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训练:第六单元
初中全六册文言实词及古今异义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