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7
趵突泉 教案教学设计
1、趵突泉
学习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泉、小泉的位置和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自学、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学习生字新词。
2、结合图画明确作者观察的顺序和重点,初步学习课文,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3、学习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学生出示自己搜集的资料,了解祖国的名胜。
学生自由讲述自己游历的或了解的黄山、西湖等山水名胜的情况。
2、观察挂图,了解趵突泉。(相机说一说山东的一些名胜古迹,如泰山、孔庙、趵突泉等)
3、简介趵突泉和课文的作者老舍。
二、看图。
自学,观察插图。
(1)回顾以前所学的观察方法,说说需要注意什么。
(2)按照顺序、抓住重点观察图片。
(3)集体交流,教师小结。
三、自学课文。
1、初读课文,自学课文。
2、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检查: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检查正音。
3、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学课文,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
(3)集体交流反馈。
4、齐读课文,再次理解课文内容。
5、说说趵突泉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说说什么是名胜,教师让学生区分“名胜”和“古迹”,并简介千佛山、大明湖。
4、说说什么是“单讲”。
5、小结作者的写作方法。
五、自读课文以后的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2、3、4自然段,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大泉、小泉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说说济南的三大名胜。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2、教师检查。
(1)什么样的水叫“活水”?
(2)这一部分写了趵突泉的哪些特点?
3、理解最后一句。
(1)指名读。
(2)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它是一个什么句?
(3)谁能换一种句式来表达?
(4)这句话好在哪里?
三、学习3、4自然段,讲读学生的疑难问题。
1、齐读课文。
2、自读,分组讨论,说说大泉、小泉的特点,交流疑难问题。
3、先由学生讲述对趵突泉的了解。
(大泉有3个,一年四季昼夜不停的在翻滚;大泉泉水永不疲乏的在冒,永远活泼、鲜明……)
4、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问题设计:为什么大泉眼一年四季、昼夜不停的在翻滚?为什么看了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正眼去看?为什么说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一种神秘的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
教师予以综合:(1)大泉和小泉各有什么特点?(2)大泉、小泉给人什么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
5、学生解答问题。
(1)大泉的特点:永远不停的冒(翻滚),泉水活泼、鲜明。
(2)小泉的特点:不断冒出各种形状的水泡,优美,有趣。
(3)大泉给人的印象:令人感到自然的伟大。(教师引导学生谈感受,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小泉给人的印象:令人感到优美、有趣。(教师引导学生谈感受,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6、选择优美的段落背诵。
四、总结。
1、集体小结作者的写作特点。
2、教师总结。
板书:
1、趵突泉
纯洁
大泉——伟大
活泼
鲜明
大鱼吐水
美
小泉——有趣
一串明珠
一串珍珠
一朵珠花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别了,童年
- 小鹿的自述
- 花开的天空
- 我是一条小泥鳅
- 向大家介绍我
- 思爱,想爱
- 话说自立
- 向未来进发!
- 多一点点
- 我从失败中感受到希望
- My Diary
- 收藏幸福
- 有时我也想出塞
- 爱,触动了我的心灵
- Apple Trees During Eash Season
- 不一样的文学批评
- 梭罗是怎么隐居湖边的
- 鸟儿酒后唱歌也“跑调”
- 文斯·卡特:半人半神
- 巴尔扎克的煎蛋
- 小时候想做但没能做的事
- 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 关于植物的狂想
- 瓦尔哈拉裁决
- 超越“孤绝”,走向理想主义
- 那些名人与物种间的“绯闻”
- 我要传播负能量
- 硅谷饭局,不拼段子拼脑子
- 红毛猩猩法庭胜诉
- 2015年最可能灭绝的13种动物
-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异读字
- 初中全六册文言实词及古今异义汇总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训练:第六单元
- 2011年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古今异义
-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己亥杂诗》
-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2011年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通假字
-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阅读训练
-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多音字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
-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赠从弟》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练习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训练(所有课文练习)
-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登幽州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