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知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读出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教具准备: 录音机、挂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门设立这个节日----植树节。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诗歌。
二、初读指导
1、听课文录音。
2、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写生字。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锨镐 彩翼 荒山野岭 裸露 咆哮 枝繁叶茂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
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
锨镐:劳动工具。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
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
4、讨论:
全文可分几部分?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第一部分:(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第2-7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上绿装,使动物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美丽。
第三部分:(第8节)“我们”要绿化祖国山山岭岭的决心。
文章首尾呼应。
三、指导写字
鼠:笔划较多,注意顺序、间架。
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分解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部分。
(1)自由读。
(2)讨论: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
(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5)怎样读好这一节?自己试一试。(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2、第二部分
(1)自由读第2~~7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热闹的植树场面,美好的遐想)
(2)指名读第2节,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热火朝天)
指名朗读,表现同学们劳动的干劲。
锨镐/丁丁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清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颗颗树苗
(3)讲解植树造林与水土保持的关系。
(4)默读第3~~7节,思考:
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了什么变化?
交流。
板书:黄山披绿坡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
(5)讨论:
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对偶、拟人等手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无忧无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的欢乐、安宁)
(6)指导朗读第3~~7节
听课文录音。
自由练习
“开火车”朗读
评议
3、第三部分
(1)齐读
(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呼应开头,点名主题深化中心)
(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意义之大?)
三、练习背诵
1、引读助背。
2、跟录音轻声背。
3、配乐齐诵。
四、作业: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话。
枝繁叶茂 青山碧岭 茂密树丛
搭窝筑巢 阵阵林涛 碧波荡漾
要求:
1、自拟题目。
2、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
板书:
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野岭
荒山披绿装
动物有家园(首尾呼应)
环境变美丽
青山碧岭
资料提供者:gudyuan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爱国情思
- 让绿叶不再凋零
- 生命
- 和而不同
- 必须跨过这道坎
- 寂寞
- 竞技从这里开始
- 选择孤独
- 日子,一盏心灯
- 生命中能承受的重
- 友情
- 霸王悲歌
- 在回忆中明白
- 做人
- 人,月,家——团圆
- 人工气道气囊最佳压力水平的临床研究
- 海南产红树植物老鼠{中2―苯并唑啉酮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
- 北京农村地区全科医生工作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 护理流程管理在开放式精神病区中的应用
- 胃铋镁对阿司匹林致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 辅助疗法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中医药进行医药分业的适切性
- 院内使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质控现状分析
- 网络剧为什么这么红
- 金樱子鞣质提取率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取条件优化
- CT仿真内镜对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 以临床路径管理为基础的医疗服务管理绩效评价
- 开胸前后超声引导胸椎旁间隙阻滞的镇痛效果比较
- 我院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监测的方案设计质量调查
- 气相质谱联用法测定东北山樱桃果酒的香气成分
- 尊重与鼓励——作文批改应遵循的一个原则
- 从《答李翊书》中看韩愈的为文之道
- 教师写不好不是最可怕的
- 韩军:关于“新语文教育”的若干重大问题
-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两种模式(上)
- 把文学梦托付给学生
- 从小学公民课本的设计看教育理念
- 让学生拥有真正的阅读选择权
- 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
- 语文阅读教学的主体及主体性(二)
- 语文教材研究的又一种新视角
- 新课程应更重视学法指导
- 反思性教学的定义及其特征
- 古代经典需要再发现和新认识
- 用成败归因理论指导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