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难忘的启蒙 教案教学设计
难忘的启蒙 第 1课时 总第 1 个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启蒙老师的美好品质。
(二)能力训练点
继续指导学生从文章的内容联想开去,即联想自己的小学生活实际。
(三)德育渗透点
1.激发热爱祖国,尊敬师长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要勤勉,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
(四)美育渗透点
从作者以美好的心态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谈话法,联想法。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美好的小学生活的回忆。
(二)难点
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
(三)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在检查预习的基础上,了解、归纳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并注意及时总结好的学习方法。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学课文,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划词划句,动脑、动口、动手,弄懂课文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五、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课题中的“启蒙”是什么意思?
在你六年的小学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老师是谁?
(二)检查预习
1.自由读全文,思考文章写了启蒙老师的哪几件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1)启蒙老师是些怎样的人,为什么让“我”时常心怀感激?
(2)为什么老师的许多表扬“我”都淡忘了,而教师的批评和惩戒“我”至今未曾忘记?
(3)“从这些宽严之间,同学们也领悟了一些道理。”我们领悟了什么道理?
(4)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
(三)小组讨论大家提出来的问题
可以全都讨论,也可以只讨论你们感兴趣的某些问题。
(四)全班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相机点拨
1.你觉得“我”的启蒙老师具有怎样的品质,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
(1)热爱祖国
①演讲
教师引导:“我们”的演讲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的?说明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②宽严之间
教师引导:对什么宽?对什么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2)治学严谨,教育严格
①“嗅觉特长”的故事
教师引导:你对这件事怎么看?你由此想到了什么?
②“写大字”的故事
教师引导:老师说“我”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联想一下,老师批评你时你是怎么想的?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2.理解最后一段话
教师引导:老师播下的种子是什么?这些种子开花结果了,是什么意思?最后一个反问句是什么意思?由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话。
(五)全文质疑,释疑
(六)情感迁移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想到了哪位老师,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具体的事例说说这个老师的美好品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写下来。
资料提供者:李才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叶遐想
- 飞雪
- 秋
- 悲伤的冬天
- 冬逝春
- 爸爸我想对你说
- 记事作文:我清清楚楚地记得
- 夜月
- 秋
-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
- 凝固了的雨
- 我永远也忘不了的那一天
- 春
- 春雨
- 农季
- 东坡焕发才女群
- 读林峰先生《赋》
- 起句如何生花
- 青荷一叶馨香脆
- 纪念杜甫诞辰千三百年赋并序
- 胡风古体诗词的情感世界
- 香江一帜壮诗坛
- 程菊仙《喝火令·山妹》点评
- 摘一片云赠与君
- 蓄养“四气”壮诗魂
- 遗爱湖公园赋
- 我与田园诗词的渊源
- 梅玉荣 李俊杰 安位 刘祖阡 陆建明 张兆仁 黄健 黄美玲
- 中秋赠红其拉甫边防哨所官兵
- 生新奇丽话构思
-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基本篇目复习重点(1)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过渡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开头,落笔有神引人入胜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专题探究考查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照应,前后呼应波澜生
- 201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8)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名著导读
-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题方法归类
-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结尾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主题文章的灵魂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音
- 2010年中考文言文训练:《唐雎不辱使命》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段综合考察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言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