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3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初现“呼声”
1、播放战争录像,学生交流感受。
2、揭示课题,学生质疑,引导梳理。
二、激情:凸显“呼声”
1、初读课文,交流体会。
2、板书呼声:要和平不要战争。
设疑:一个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雷利,为什么会发出如此强烈的呼声呢?
三、探究:感悟“呼声”
(一)默读课文,找原因。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动笔,找一找“雷利为什么会发出如此强烈的呼声?”原因的句子,体会体会。
(二)小组合作、议原因。
(三)集体交流,悟原因。(课件随机出示句子,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问题:雷利发出这样的呼声,原因是什么?
1、体会“失父之痛”
导:沐浴着和煦的春光,一家三口在涓涓溪流边散步,在美丽鲜花中嬉戏,这是多么幸福、多么惬意的事啊!可这一切对于文中的雷利同学来说,却永远永远失去了。
(1)找出描写“痛失父亲”的句子,通过朗读、评议,体会情感。
(2)比赛读,激发学生对内容的深刻感悟、理解。
(3)引读、范读,激起全体学生与小作者达到心灵的共鸣。
特别注意以下句子的引导: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凝固的血。”爸爸带着蓝盔“如约”而归,“我”是怎样的心情呢?(体验失父之痛)我会怎么说,怎样做呢?反复朗读。
▲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引导学生从朗读中加深体会。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爸爸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对爸爸的回忆更加深了对爸爸的怀念。爸爸是怎样一个人?
(1)维和部队的战士;
(2)爱妻子、爱儿子;
(3)热平和平;
(4)知识广博。
小结:这么好的爸爸就这样走了,不仅雷利母子十分痛心,我们在座的每一个热爱和平的人都会为之痛惜的,难怪雷利发出这样的呼声(齐读呼声)。
2、体会“世界并不太平”
导:可恶的战争夺去了最最亲爱的爸爸的生命,当我们还沉浸在悲苦之中时,回望如今的世界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再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
(1)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太平”、“娇嫩的和平之花”体会句子意思。
(2)引导学生举出具体事例,让学生具体感受“世界并不太平”。(具体事例可以是图片的展示、文字的说明等。)(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包括无烟的战斗事例)
(3)播放录像,体会“世界并不太平”。
四、延伸:内化“呼声”
1、联系实际,导向实践。
同学们,作为小学生,为了制止战争,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让学生充分表达)
2、内化情感,道出心声。
(1)指名展示。
(2)集体点评。
结语:世界需要和平,让和平永驻人间,让世界充满爱,让我们一起聆听这充满温情的歌声,观看这带着美好祝愿的画面。(播放《让世界充满爱》)
资料提供者:朱柏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雨
- 夜月
- 悲伤的冬天
- 春
- 凝固了的雨
-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
- 我永远也忘不了的那一天
- 秋叶遐想
- 冬逝春
- 秋
- 爸爸我想对你说
- 秋
- 飞雪
- 农季
- 记事作文:我清清楚楚地记得
- 东坡焕发才女群
- 生新奇丽话构思
- 起句如何生花
- 青荷一叶馨香脆
- 摘一片云赠与君
- 程菊仙《喝火令·山妹》点评
- 纪念杜甫诞辰千三百年赋并序
- 我与田园诗词的渊源
- 遗爱湖公园赋
- 读林峰先生《赋》
- 香江一帜壮诗坛
- 梅玉荣 李俊杰 安位 刘祖阡 陆建明 张兆仁 黄健 黄美玲
- 蓄养“四气”壮诗魂
- 中秋赠红其拉甫边防哨所官兵
- 胡风古体诗词的情感世界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开头,落笔有神引人入胜
- 201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8)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段综合考察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结尾
-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题方法归类
- 2010年中考文言文训练:《唐雎不辱使命》
-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过渡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照应,前后呼应波澜生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名著导读
-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基本篇目复习重点(1)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言表述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音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主题文章的灵魂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专题探究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