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17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教案教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一、教学要求
1、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理解“摇篮”“生息繁衍”“忧患”“植被”“水土流失”到 等词语的意思。
3、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课文第二段写黄河的变化是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重点: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准备:中国地图;小黑板。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黄河素称中华民族的摇篮。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可以与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那么,有的同学不禁要问:曾经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怎么会变成“中华民族的忧患”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研读《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看课文,听录音。
要求:听后,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听后,思考讨论作答。
二、自主、合作学习课文。
学习提示:
1、学习时,要基本完成下列问题:
①利用资源库或其它方式,理解不懂的词语。
②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③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是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④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是什么?
⑤黄河的变化给我们怎样的教训?
2、如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请把它记录下来。
三、汇报学习效果:
1、通过自主合作学习,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哪些解决不了的困难?
四、归类梳理问题:
1、老师把学生的问题归类梳理,然后链接到网页教案上,再次激发学生合作解决。
2、学生自主发表对问题的见解;老师及时肯定、鼓励、引导、纠正。
五、作业:
思考题:由黄河的变化所想到的。
第二课时
一、展示相关资料:
展示通过因特网、图书、音像等渠道,查阅有关黄河变化的资料。
二、课文延伸:
1、 回顾课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课文浏览一遍。
2、 读写结合:学习课文后,有什么体会,在留言板上发表自己的想法。由“黄河的变化” 所想到的。看谁的创新思维新奇,文笔流畅,打字速度快。
参考题目:
(1)黄河的呐喊
(2)50年后的黄河
(3)我为黄河献良策
3、 作品展现。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一课我们已经学完了。从课文中,我们知道了黄河的变化以及它变化的原因,懂得了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绿色植被的重要意义。从课外,我们也了解到许许多多与黄河相关的知识。
四、作业:
把自己的作品精心雕琢,给它找个归宿。
资料提供者:小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风
- 冬季
- 赏雨
- 大自然
- 游欢乐谷
- 望月
- 丽江游记
- 美丽的菜园
- 竹情杂谈
- 雪
- 那万花丛中的一点绿
- 秋游崇武古城
- 登崆峒山
- 雨
- 烟花
- 在江青身边工作的日子
- 听医生讲故事
- 蔡中锋官场闪小说四题
- 农民作家与军旅诗人
- 民国知识分子买房问题
- 莫言:虚伪的文学
- 小小说的出林猛虎韦延才
- 漫香的山花(外一篇)
- 广西民间诗群诗歌巡展/麻雀诗群
- 商贵族讲奢侈,皮毛身上穿
- 郭沫若抗战中二三事
- 十年写“文革”十年史
- 纸媒没有困境
- 花生地(短篇小说)
- 新田园诗人陈泉辛
- 2010年中考语文:四大名著考点资料汇总
- 兰州市2010年中考一诊试题难度分析
- 2010年中考语文: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常见语病及练习
- 201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1)
- 201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资料(5)
- 201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资料(6)
-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基本篇目复习重点(4)
- 2010年中考语文作文专题训练(3)
- 人教版初中语文六册生字归结大全
-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复习重点(3)
-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复习重点(5)
- 201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资料(5)
-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基本篇目复习重点(2)
- 2010年中考语文病句复习:病句真题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