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9
难忘的一天 教案教学设计
8 难忘的一天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一个十岁的儿童,见到邓爷爷,为邓爷爷表演计算机的操作,还与这位伟人两次握手。这件事使文中的少年非常激动,并且难以忘怀。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的激动、紧张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
3.激发对计算机的兴趣,认识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的激动、紧张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
教学方法:
引导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你还记得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身影,还记得他说过的“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的话吗?
在《难忘的一天》中又可以见到了邓爷爷,他还是那么亲切,还是那样话语简洁而目光深邃。
二、阅读识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读准“算、怦、慈、容”几个字。
2、识记字形。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的方法。
(1)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
十一计 目一冒 官一馆 平一怦
谷一容 田一奋 羊一样 屋一握
(2)组词竞赛识字。如,紧一紧张、紧急、紧要、赶紧……普一普及、普通、普通
活、普遍……可将学生口头组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多次重现生字,便于学生识记。
(3)造句识字。
展览馆:我冒着严寒,快步走到工业展览馆。
我和爸爸去展览馆看蝴蝶展。
三、阅读感悟
阅读思考:
1、“我”为什么一开始比较紧张,后来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
2、文题对照,说说“我”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
围绕第一个问题,着重体会“我”紧张而激动的心情和邓爷爷的和蔼可亲,抓住“怦怦地”、“慈祥的微笑”、“高兴地”、“紧紧地”、“和蔼可亲”等词语进行晶读。
围绕第二个问题,着重体会“我”在这一天的最大收获是得到邓爷爷的鼓励,认识
四、反馈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阅读感悟,深化理解
1、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为什么“我”的心会6JJ阵怦地跳个不停”?
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发表意见,教师相机引导:心怦怦跳一紧张激动一马上要见到邓爷爷一邓爷爷是国家领导人一原以为国家领导人是威严的。
2、 自读领悟联系上下文阅读的方法
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为什么“我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合作探究。(心情平静一和蔼可亲一慈祥微笑、
头、紧紧握手)
3、 自主运用联系上下文阅读的方法
读第
四、
五、六自然段,想“我”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
学生独立思考后,说说自己的看法。注意抓住“沉着地”、“顺利地”、“仔细地”、“赞许地”、“兴奋地”、“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等词句进行品读。
二、指导写字
1、指导书写时与帮助识记字形联系起来,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特点和现律。告诉学生本课要求写的十个字,以左右结构的为主,结合以前学的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要求进行指导,除了“外”宇,其余的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及”、 “身”两个独体字,是学生书写的难点。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独体字要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
(2)“及”字的笔顺是 及。
(3)“身”字的第六笔右边不出头,最后一笔右边要出头。
2、学生独立练写写字。
三、实践活动
通过阅读课外书、向别人请教等办法,搜集邓小平爷爷的事迹、故事或他人说过的一些名言,在班上交流。
四、课堂小结
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什么?
附板书设计:
8 难忘的一天
及 身 仔 细 次 外 计 怦 礼 祥
资料提供者:luyaming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 游乐园
- 脱棉衣
- 日全食
- 读《夏洛的网》有感
- 让生活更美好
- 我爱读书
- 我家是个小型动物园
- 我终于学会了下围棋
- 发新书啦
- 皎洁的月光
- 蚕宝宝生长记
-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 春暖花开
- 我想要个机器人
- 论技术美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 关于城市家具隐性化的设计研究
- 审美与审丑
- 艺术中的仪式化手势与表现
- 以神塑形,意象万千
- 银元鉴定初探
- 浅析我国工业产业发展的设计创新策略
- 浅谈书法中文字的“本体”与“载体”地位
- 漫谈紫砂工艺
- 设计的再创造性
- 西方文论中“艺术”与“文学”关系理论的历史变迁
- 浅谈戏曲表演的艺术技巧
- 浅谈艺术中“意”与“象”的关系
- 浅谈紫砂艺术之仿古如意
- 通用设计视野下的启闭研究
- 《三打白骨精》教学实录
-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实录及评析
- 李清照词 (义乌版)
-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第二教时)
- 《读书要有选择》教学设计
-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之一
- 《半截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一(学生活动单)
-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实录之一
- 《螳螂捕蝉》教学实录之二
- 《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课堂实录
- 陈建先老师《螳螂捕蝉》教学赏析
-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实录之二
- 《夜晚的实验》简要教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