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3
匆匆 教案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
一、教育目标
1.学会本课的六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二、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具体描写“日子匆匆过去”的句子。
由于人们语言习惯的变化,把句子读通顺成为这篇课文的难点。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齐读题目
2.读了课题,你是怎么理解的?你有什么问题?
(二)介绍作者
朱自清:我国著名的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他不是第一个用白话文写作的人,但是他的著作是十分有特色的,影响很大。朱自清是在“五四”浪潮的推动下,走上生活道路,开始文学生涯,直至逝世。著名的文章有《荷塘月色》、《背影》等,散文集《踪迹》。《匆匆》选自他的散文集《踪迹》。
(三)自己读课文,思考问题
(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要告诉我们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文章每一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
二、
三、四自然段写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满惆怅和伤感。)
(四)自由读课文
(1)你读懂了哪些内容,要记住,一会准备交流。
(2)你有哪些读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准备讨论。
(五)交流
1.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作者提出了什么问题?
(2)作者是怎么提出这个问题的?
(用一个排比句,以比喻的方式提出问题。十分新颖,引人入胜)
(3)指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2.读第二自然段,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1)“头涔涔,泪潸潸”是什么意思?
①读第二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
(为什么会“头涔涔,泪潸潸”?我算着“八千多个日子”从我的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这个词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2)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3.读第三自然段,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1)这一段讲的是什么意思。(时光在不知不觉中从我的眼前消失了。)
(2)“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这句话跟后面有什么关系?这句话采用的是什么手法?)
日子是怎样来去匆匆的?作者是怎样具体讲的?
(3)出示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吃饭的时候……默默时……遮挽时……天黑时……睁开眼时……掩面叹息时……”
①日子是怎样溜走的?
②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有感情地读这段话,体会作者对时光的留恋和光阴消逝时的伤感。
④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吗?
(在……时候,时光又……溜走了。)
4.读第四段,解决问题。
(1)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一种淡淡的郁闷和伤感)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六)小结
1.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些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想到自己不珍惜时光,想到自己贪玩,浪费时光,想到今后应该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掌握本领。)
2.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写一篇读后感。
(七)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资料提供者:井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农季
- 悲伤的冬天
- 春
- 我永远也忘不了的那一天
- 秋
- 秋
- 记事作文:我清清楚楚地记得
- 冬逝春
- 夜月
- 爸爸我想对你说
- 凝固了的雨
- 秋叶遐想
- 飞雪
- 春雨
-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
- 青荷一叶馨香脆
- 香江一帜壮诗坛
- 蓄养“四气”壮诗魂
- 起句如何生花
- 纪念杜甫诞辰千三百年赋并序
- 胡风古体诗词的情感世界
- 摘一片云赠与君
- 我与田园诗词的渊源
- 生新奇丽话构思
- 遗爱湖公园赋
- 读林峰先生《赋》
- 梅玉荣 李俊杰 安位 刘祖阡 陆建明 张兆仁 黄健 黄美玲
- 东坡焕发才女群
- 中秋赠红其拉甫边防哨所官兵
- 程菊仙《喝火令·山妹》点评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言表述
-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专题探究考查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名著导读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开头,落笔有神引人入胜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音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主题文章的灵魂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过渡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照应,前后呼应波澜生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结尾
- 2010年中考文言文训练:《唐雎不辱使命》
-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题方法归类
-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基本篇目复习重点(1)
- 201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8)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段综合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