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内容预览: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激发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把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养成阅读议论文的习惯。强调自主学习,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与当今世界环境和国人的处境去思考与领悟,主动地去质疑、探究。让学生多读、多思、多领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深刻地领悟鲁迅先生的语言魅力,感受中国人民所经历的曲折坎坷,激发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分析和研究的热情,联系生活实际,加强修养,陶冶情操,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预习要求:

1.查找搜集有关鲁迅及时代背景和驳论文的有关资料,准备课堂交流。

2.整理有关今天中国巨大发展的各种信息,课堂展示交流并作出评价。

3.阅读鲁迅先生的《这个和那个》中的一段文字,并且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民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年运动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到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简介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

2.学生讲解驳论文的一般知识。

3.学生介绍时代背景--九?一八事件的相关情况。

二、导入新课,激发热情、兴趣

教师承上有感而发:中华民族面临日本军国主义长驱直入,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伟大的爱国者鲁迅先生痛斥、分析和批判悲观失望的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力和战斗力。他认为,代表中华民族的,不是帝王将相、状元宰相,而是被压迫的人民,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值得我们学习。

三、理读课文,整体把握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谈自己初步获取信息的方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相互适当解答。

学生的问题归结:

1.本文揭示对方什么谬误的论点,有那些论据?

明确:错误论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

论据:(1)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2)不久:只希望“国联”。

(3)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明确:直接反驳: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3.作者提出的正面观点是什么?

明确: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4.作者提出的观点有何依据?

明确:从古至今有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5.作者得出结论是什么?

明确: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四、学生质疑探究

1.文中的中国人分别指那些人?

明确:(1)指国民党发动统治者及御用文人。

(2)指所有的中国人。

(3)指中国的“脊梁”。

2.鲁迅所批驳和赞扬的是那一类型的人?

批驳:国民党发动统治者及御用文人悲观失望,妥协投降。

赞扬:中国的“脊梁”,广大人民奋不顾身,坚强不屈。

3.作者是怎样批驳的?

明确:驳论证,以偏概全,论证过程不成立,从而推理出论点是错误的。

4.作者在批驳时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欲扬先抑、欲擒故纵、极强的讽刺,像“匕首”、像“投枪”。

5.中国的“脊梁”指什么?有何涵义?

明确:埋头苦干的人:广大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有益贡献的知识分子。

拼命硬干的人: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人士,民族英雄。

为民请命的人: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6.结合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及自己整理的有关今天中国的巨大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的各种信息,谈谈自己对鲁迅先生的爱国热情和犀利的笔触的看法。

五、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预习中布置的《这个和那个》片断,根据本文所学,区别其异同。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

六、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悟自结,可以从内容、主题、精神等方面进行,培养高度的概括能力。一课一得。

七、作业:

请写一片断作文,介绍今天的“中国脊梁”,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成就?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春天的第一朵鲜花
水的灵动,山的沉稳
这时的季节
回忆
寂寞的樱花
蓝色天空
四季爱变
古桥断情
换一个角度看春游
永远的樱花,永远的泪
雨后的校园
泪水洒落的季节
恋夜
晚霞
白居易闲适诗《问刘十九》的传播及文化效应
浅谈波德莱尔与闻一多诗中死亡意识的相似性
论八大山人对中国画的影响及现实意义
诗意的变换,桃源的变形
牵我心灵入秋水
城市环境雕塑的寓意之美
影视动画中虚拟与现实影像的融合研究
战争背后的爱情憾事
铜管乐器中号嘴的运用探讨
浅谈审美感受与审美客体及审美主体的经历相关
群众文化活动中舞蹈的编排
东汉画像石中伏羲女娲形象研究
舞蹈艺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美剧《生活大爆炸》热映的理论思考
浅谈电视编导的能力与素质
2010年中考作文备考训练:材料作文
河北省近五年中考试题综合分析
中考满分作文:万能开头30例
广州市2010年中考语文命题特点
2010年中考作文备考训练:全命题作文
08年-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学科说明对照
中考冲刺复习:河北省近五年中考语文试卷回放
2010年绍兴中考语文试卷难度点评
安徽省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2010年中考语文成语改错200题精选
2010年中考作文备考训练:话题作文
08年-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学科说明对照
2010年中考作文备考训练:半命题作文
2010年中考复习指导:材料作文写作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综合实践专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