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7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教案
内容预览: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分析雨林毁灭造成的巨大灾难
2、掌握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培养学生正确的环保观,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目标2
难点:目标3
三﹑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圈点批划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出示课件:展示热带雨林的风光
2、 导语: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雨林不仅美丽神秘,而且繁衍着大量的动植物。这些植物为地球生命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氧气,而动物则是非常珍贵稀有的。那如果它消失了,毁灭了,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课文的内容
1、自学指导: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理解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雨林的毁灭会造成的怎样的巨大灾难?
在书上可采用圈点勾画的形式找出答案。8分钟后,老师提问。
2、学生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划下来。
3、老师提问,形成板书
师小结:雨林的消失会让人类丧失大批动植物物种,而生命多样性的消失会给大气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引起全球气温升高,冰川溶解、洪水泛滥等一系列灾难,甚至会使地球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所以作者说,雨林的毁灭是世界性的灾难。
(四)细读课文,掌握说明方法
1、自学指导:本文作者为了使说明的事理更加明白透彻、清楚,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列图表、作引用等。说明方法的作用的归纳方法为:说明了 (说明对象)的 (特点) (时间:7分钟)
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用直线划下来,并在书上标上作用。(回答的格式:我认为第 段中的 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 时间:7分钟
2 、学生默读课文,划说明方法,并标上作用,先写完的同学可以先给老师看,或者同桌互相检查。
例如:“刘易斯?斯科特的《雨林》一书列出数字表明,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相当于38个足球场)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运用了引资料,列数字,做比较的说明方法。运用列数字“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突出了雨林毁灭速度之快,令人震惊,而相当于40多个足球场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给人更直观形象的感觉,让人触目惊心,体现了语言的准确、形象、直观的特点。
3、 师小结:本文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引资料等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事理更加清楚,透彻,明白。而本文的语言也体现了准确﹑形象的特点。
(五)品读课文,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自学指导:说明文的语言具有准确的特点,体会语言要明确这些词语表示猜测、估计、还是表示范围、程度等,这些词语删去后句子的表达有什么不同,要把这些词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分析。(时间:6分钟)
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1) 然而昆虫共有1000万种乃至一亿种,而且大部分在热带雨林生活。
(2) 最严重的那次大约发生在2. 45亿年前的二叠纪。
2 、学生进行品析
3、 教师提问
(六)总结提高
教师提问:学习完本课后,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思考后,同桌互相讨论。
教师总结 :地球是我家,人人要爱她,作为地球的主人,我们一定要树立环保意识,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五、布置作业
小调查:在你的身边,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并为改正这些行为出谋划策,用调查报告的形式写下来。
......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永远也忘不了的那一天
- 记事作文:我清清楚楚地记得
- 秋
- 秋
-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
- 夜月
- 农季
- 春
- 凝固了的雨
- 飞雪
- 爸爸我想对你说
- 春雨
- 秋叶遐想
- 冬逝春
- 悲伤的冬天
- 梅玉荣 李俊杰 安位 刘祖阡 陆建明 张兆仁 黄健 黄美玲
- 蓄养“四气”壮诗魂
- 中秋赠红其拉甫边防哨所官兵
- 我与田园诗词的渊源
- 摘一片云赠与君
- 香江一帜壮诗坛
- 起句如何生花
- 纪念杜甫诞辰千三百年赋并序
- 读林峰先生《赋》
- 程菊仙《喝火令·山妹》点评
- 东坡焕发才女群
- 胡风古体诗词的情感世界
- 青荷一叶馨香脆
- 遗爱湖公园赋
- 生新奇丽话构思
-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基本篇目复习重点(1)
- 2010年中考文言文训练:《唐雎不辱使命》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专题探究考查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开头,落笔有神引人入胜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段综合考察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名著导读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过渡
- 201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8)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言表述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结尾
-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题方法归类
- 201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语音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主题文章的灵魂
- 2010年中考作文高分指导:照应,前后呼应波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