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被压扁的沙子》同步达标练习及答案(ABC卷)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被压扁的沙子》同步达标练习及答案(ABC卷)

内容预览:

《阿莫西夫短文两篇》之《被压扁的沙子》达标测评A卷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劫难( ) 陨石( ) 追溯( ) 驮( )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劫难:

追溯:

三、阅读

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原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1.对第一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斯石英是原苏联科学家斯季绍夫在1961年发现的。

B.斯石英和沙子是二氧化硅。

C.斯石英和沙是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的。

D.斯石英要比沙子重得多。

2.第二段中说“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的依据是( )

A.斯石英是沙子组成的。

B.斯石英的原子之间靠得太近。

C.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

D.斯石英原子的相互排斥进行得非常缓慢。

3.第三段中“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中的“此”指的是什么?

4.第四段第一句中“如果”能不能换成“只要”?为什么?

5.第四段括号中的话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阿莫西夫短文两篇》之《被压扁的沙子》达标测评(B卷)

一、根据拼音给多音字组词。

二、阅读、

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潮汐( ) 大劫难( )

2.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3.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 ② ③ ④ ⑤

4.②③④段文字说明了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有两条:

其依据分别是什么?

5.第④段文字中引号的作用是 ,第⑤段文字中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6.第②段文字中加点的“可能”“也许”能否删去?为什么?

7.第③段文字运用了 说明方法,主要是说明

《阿莫西夫短文两篇》之《被压扁的沙子》达标测评(C卷)

一、下列带点词语的拼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褶(zhě)皱 劫(jié)难B.遗骸(hái) 蟾蜍(yú)

C.两栖(qī) 深渊(yuān)D.追溯(suó) 衍(yǎn)射

二、被压扁的沙子

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前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 ℃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1.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粹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

(2)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

2.选段中所说的“普通沙子”和“斯石英”都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

3.“斯石英”与“金刚石”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4.“斯石英”变为“普通沙子”的速度可以加快,但必须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A卷

一、(略)二、(略)

三、1.B2.B3.斯石英的原子之间靠得太近。

4.能换。因为“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加速分离”,这是事实5.补充说明增温可以加速斯石英返回原始状态。

B卷

一(略)二、1.xī jié

2.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逻辑顺序

3.①‖②③④‖⑤ 层意略

4.①由于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 ②地球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大火山同时喷发造成恐龙灭绝 撞击说 火山说

5.特定称谓 解释说明

6.不能删去。这两个词表示推测,在没有确凿的事实进行科学的说明之前,只能用“可能”、“也许”。

7.举例子 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以为恐龙的灭绝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

C卷

一、(略)二、1.作诠释 列数字

2.二氧化硅

3.形成原因相同,即由于在超高压状态下,原子相距很近而变得极为致密。

4.因为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原始状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心雨沙沙
碎碎记忆连成泪
草色青春 多梦时节
世界充满爱
冬天快乐
阿莹的路遇
雨帘下的思绪
再见了!我的网络朋友
网虚情深 夜幕 唠叨
心灵的轮回
童年的小橘灯
猫和老鼠的故事
转糖年趣
雨季
上帝的弃儿
王以敏早期诗歌研究
汉哈诗歌韵律形式对比刍论
中韩文化产业的协力方案探究
韩国端午祭与中国端午节的文化现象之比较
合作原则在课堂展示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
邓世昌纪念馆国防教育基地建设的研究
以长城文化为背景的山海关古城区旅游纪念品开发路径探究
美术教育与创造力的培养
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审美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探析大学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师的作用
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感恩意识缺失的反思
浅析嫩江流域原始石器的分期和分类
浅谈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5)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名著阅读精选(6)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27)
国庆长假初三生语文复习计划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理解47篇汇总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8)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7)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6)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26)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28)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名著阅读精选(5)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46)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4)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17)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