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上海五四制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同步练习

上海五四制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同步练习

基础题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烂漫( ) 柑橘( ) 萎谢( )

褪( )色 三棱( )镜 灼( )伤

2.形近字辨析组词。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当细胞液是________性时,花青素是红色,________性愈强、颜色愈红。细胞液是________性时,花青素是蓝色,________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而当细胞液是________性时,则呈紫色。

(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或水滴的折射,会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颜色。

4.《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作者________,是生物学科普作家。文中引用的诗句“蜂争粉蕊蝶分香”是唐朝温庭筠《________》中的句子。

5.“花儿这样红,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人工培育的成果。”

(1)上述文字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

(2)“杰作”一词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肯定了大自然的功劳。

(3)“大自然的杰作”和“人工培育的成果”两者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是……,更是……”造一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题

6.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表达作用。

(1)一般的花,大都初开时浓艳,后来渐渐褪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无数代的选择,在悠长的岁月中,昆虫就给这种植物创造出纯一、显著、鲜艳的红色花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是一首歌曲的名字,作者借来作为标题,而且贯穿全篇,引起每一层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②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③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19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20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

8.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句①是________问句,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10.句②和句③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相比较,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11.为了突出人工选择的显著成就,作者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

12.文中列举牡丹、大丽花和虞美人三个典型事例,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将自然生长的花同人工培育的花进行了比较。

13.“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句中的“仅”字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新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类与技术环境

①近几十年来,人类发明了抗生素、杀虫剂、电视、雷达、发动机、原子反应堆、电子计算机……这一切构成了今天高度发达的技术环境,也称为“第二自然界”,使地球上的物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大约每隔15年其数量增加一倍。在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②跟技术环境的变革速度相比,生物机体的演变速度极其缓慢。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都认为,原始人与现代人在大脑构造上相差无几。几千年来,人对语言的反应速度并无差异,基本上是平均每秒钟接受2.5个单词。然而,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以每秒钟计算5000次发展到当前每秒钟几十亿次的大型电子计算机,还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

③人的大脑能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吗?有的人甚至认为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难道果真如此吗?科学界的有识之士,对于第一点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对于第二点则持否定态度。

④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的大脑里的神经元有140多亿个,构成了地球上最完善和效率最高的自然信息系统,这是自然界的美妙绝伦的创造,是人类发明的任何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或人工智能都无法超越的。

⑤总之,尽管人类创造的技术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向它的主人提出严峻的挑战,但是,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进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14.第从①段中提取相关信息,用简洁的语言揭示“第二自然界”的本质特征,完成下面填空。(不超过18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②段中加粗的“基本上”一词为什么不能删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②段画线句除了说明电子计算机发展速度快这一问题外,还说明了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扼要回答。(不超过2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④段中“取之不尽”的“之”指代________。

1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科学界的有识之士认为,人的大脑能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人工智能不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

B.原始人与现代人在大脑构造上没有差别,这是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共识。

C.人的大脑是非常丰富的、可以永远开发和利用的自然智能。

D.文章要告诉人们的主要意思是: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màn jú wěi tuì léng zhuó

2.略

3.(1)酸酸 碱 碱 中

(2)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4.贾祖璋 惜春词

5.(1)总结全文

(2)比喻

(3)不能调换。大自然的功劳和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比较起来,前者显示作用缓慢,后者成果显著,所以先用“是”,再用“更是”表示递进。

(4)略

能力题

6.(1)“大都”一词说明并不是所有的花初开时都浓艳。

(2)“纯一”从品种上说花种纯粹,“显著”从程度上说花色显眼,“鲜艳”从色泽上说花色光彩美丽。

7.这样写的好处是:(1)用一首人们比较熟悉的歌曲的名字作标题,通俗形象,又吸引人;(2)以“红”借代花的各种各样的颜色,含蓄有味;(3)结构上串联全篇,使结构严谨。

8.(1)说明人工选择在加速花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2)设 引出本段文字说明的中心

(3)突出人工选择的优越性

(4)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

(5)时间长短 形状色泽 品种优劣

(6)“仅”字说明时间之短,突出人工培育的显著成果。

创新题

9.人类创造的高度发达的(一切)技术环境

10.“基本上”是“大体上”的意思,删去后就变成了“平均每秒钟接受2.5个单词”的精确说法,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11.人工智能的发展比自然智能进化快(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比人的大脑进化快)。(或自然智能进化比人工智能发展慢)

12.大脑

13.B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恋夜
泪水洒落的季节
这时的季节
回忆
永远的樱花,永远的泪
水的灵动,山的沉稳
四季爱变
春天的第一朵鲜花
蓝色天空
雨后的校园
换一个角度看春游
晚霞
寂寞的樱花
古桥断情
白居易闲适诗《问刘十九》的传播及文化效应
东汉画像石中伏羲女娲形象研究
铜管乐器中号嘴的运用探讨
城市环境雕塑的寓意之美
论八大山人对中国画的影响及现实意义
浅谈电视编导的能力与素质
美剧《生活大爆炸》热映的理论思考
浅谈波德莱尔与闻一多诗中死亡意识的相似性
群众文化活动中舞蹈的编排
浅谈审美感受与审美客体及审美主体的经历相关
诗意的变换,桃源的变形
战争背后的爱情憾事
舞蹈艺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影视动画中虚拟与现实影像的融合研究
牵我心灵入秋水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综合实践专题演练
2010年绍兴中考语文试卷难度点评
中考冲刺复习:河北省近五年中考语文试卷回放
广州市2010年中考语文命题特点
2010年中考作文备考训练:全命题作文
2010年中考作文备考训练:半命题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万能开头30例
安徽省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河北省近五年中考试题综合分析
2010年中考语文成语改错200题精选
2010年中考复习指导:材料作文写作
2010年中考作文备考训练:材料作文
08年-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学科说明对照
2010年中考作文备考训练:话题作文
08年-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学科说明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