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05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

内容预览:

第十五课《古代诗歌五首》

(建议安排3课时)

[学法导引]

本课共选了三首诗、一首词、一首曲,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观沧海》是四言乐府诗,诗中通过描绘大海的辽阔壮丽,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抒发了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和散曲《天净沙·秋思》抒写了羁旅乡愁。七言律诗《钱塘湖春行》则描绘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而《西江月》是词中的小令,描写的是丰收在望的农村夏夜的优美景色。

学习本课,要先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再结合注释疏通诗句,初步把握句面意思,尔后,应抑扬顿挫的进行朗读,在朗读中要想像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品味诗词的意境。

[典题例析]

例题:请细读诗句,比较五首诗词思想感情的不同点。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于5首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把握,考查学生是否真的读懂、读透了5首诗歌。解答时特别注意,所比较的不是5首诗歌的中心思想,而只是思想感情的比较。

参考答案:《观沧海》表达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次北固山下》表达思乡之情;

《钱塘湖春行》表达对春天西湖的喜爱之情;

《西江月》表达热爱农村、关心农事的质朴情怀;

《天净沙·秋思》表达游子悲秋思乡之情。

[课时训练]

训练一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sǒng zhì( )( ) jié( )石 澹澹( )( )

萧瑟( )( ) 没马蹄( ) 白沙堤( )

二、下面各句中都有错别字,请在错别字下面划横线,并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1、幸甚至栽,歌以泳志。 ( )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县。 ( )

3、乡书何处达,归燕洛阳边。 ( )

三、填空、简答。

1、《观沧海》一诗选自《 》,作者 ,字 , (朝代)

家、 家、诗人,他的诗以 见长。他与其子 、

合称“三曹”。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 ,该诗作者为 代诗人 。

3、《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 , 。

, 。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按文后要求答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在横线上补全省略的句子。

2、这首诗选自《 》,作者是 代大诗人 ,字 ,晚号

3、这首咏西湖的诗,形象地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作者绕湖而行,从 到

最后到 ,对沿途景物展开描写,描写中还选择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 、 、 ,从而突出了环境和季节的特征。

4、如果在标题的“春”字前补上一个字,以准确显示诗人出行的时间,可为: 春。

5、请试说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渐”和“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

6、“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两句体现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

*7、歌咏西湖的古诗词也不少,你能否试着写出两句呢?

(作者: )

训练二

一、找出诗句中的错别字并订正在括号内。

1、明月别枝惊雀,清风半夜呜蝉。( )

2、枯腾老树昏雅 ( )

3、路转溪头忽现 ( )

二、填空。

1、《西江月》一词选自《 》,作者 ,字 ,号 ,

(朝代)著名的词人,与 并称“苏辛”,是“豪放派”的代表。

2、“西江月”是 名,这首诗里写

等景物,描绘了一幅 图。词中作者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农村丰收景象和人们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

3、《天净沙·秋思》体裁为 ,“天净沙”是 名,作者 , 代著名 家。

4、接续所给的句子,完成填空。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面对夕阳,我却

三、辨别下面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

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

四、阅读《天净沙·秋思》,按文后要求作答。

小桥流水人家,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在横线上补出省略的部分。

2、本曲可分两层。在文中用“‖”标出,并写出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3、全曲感情的基调是( )

A、依恋 B、悲伤 C、惆怅 D、痛苦

4、曲中能够概括全篇主旨的词语是:

5、本曲运用了 的写法表现羁旅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

6、本曲中在满目萧瑟的秋景中为何插入写“小桥流水人家”?

答:

加入中考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精华资料等着你!

Section targeting

训练三

一、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常常衍生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请写出不同朝代的此种文学体裁。

汉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清:

二、将下列诗题、作者、朝代、体裁用横线连接起来。

《观沧海》 马致远 五言律诗

《次北固山下》 曹 操 散 曲 唐朝

《钱塘湖春行》 辛弃疾 四言乐府 汉朝

《西江月》 王 湾 七言律诗 元代

《天净沙·秋思》 白居易 词的小令 宋代

三、下列诗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是( )

A、七八个星/天外 B、江春/入/旧年

C、几处/早莺/争暖/树 D、断肠人/在天涯

四、请找出本课五首诗词中与“水”有关的诗句。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西江月》:

《天净沙·秋思》: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

, 。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给诗中加点字注音。

禅院( ) 万籁( ) 钟磬( )

2、诗中有四句诗被抽取了出来,请结合诗句的内容,并运用诗歌对仗及押韵的知识,将它们排列为正确的顺序。

①山光悦鸟性 ②禅房花木深 ③曲径通幽处 ④潭影空人心

正确的顺序为:

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末句中“但余钟磬音”的“但”字意思为“只”。

B、这首诗以写景为主,描绘的是清晨山林禅寺的景色。

C、所写的景物如古寺、山林、曲径、深潭、钟磬等共同构成一幅幽静的图画。

D、“潭影空人心”一句的意思是说,潭水深深,让人心中的杂念都消除了,心中澄静无比。

*4、有人认为,最后一句话所写的钟磬之音未免破坏了这幽静、宁谧的氛围。你的看法和他相同吗?为什么?你能否从古诗词中找出与末句写法相似的诗句?请写出来。

答:

【探索时空】

[热点话题]

本单元中,我们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与那些描写自然的美丽文字一次又一次的亲密接触,由此,我们越发感受到了自然的妙处,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佳境。但是,当人类无法善待自然,肆意践踏自然时,自然又会怎样呢?

据报载,在人类面临的一系列新的烈性传染病中,不仅刚在中华大地肆虐一场的SARS(即非典型肺炎)有可能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就连仍在猖獗的艾滋病、埃博拉等也与人类的饮食行为和方式不无关系--无所不吃。那么,身为人类一员的你,又是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的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研究与思考]

在《五灯会元》第十七卷中,有唐朝禅师青原惟信说的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他的话阐释了修禅的三个不同的阶段,这是一种从不了解自然,到对自然的困惑再到完全了解自然的过程。本单元中,我们也随着篇篇精美诗文的作者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一次又一次地感受自然之灵的召唤与净化,你能否结合这单元的学习内容,以及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唐朝禅师青原惟信说的这段话的理解? 加入初一学习小组 精品资料 免费奉送!

答:

【相关链接】

[拓展阅读]配合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建议学生阅读:

1、《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老舍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3、《预言》(浙江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何其芳)

4、《唐诗三百首》

5、《宋词三百首》

Section targeting

参考答案

十五.《古代诗歌五首》训练一

一.竦峙 碣 dàn dàn xiāo sè mò dī

二.1.哉 咏 2.悬 3.雁

三.1.《乐府诗集》 曹操 孟德 东汉末年 政治家 军事家 慷慨悲壮 曹丕 曹植

2.停泊 唐 王湾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四.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白氏长庆集》 唐 白居易 乐天 香山居士

3.孤山寺 贾公亭 白沙堤 早莺 新燕 乱花 浅草

4.早(或:初) 5.这里用“渐”和“才”准确地描绘了早春时节花木的生长态势。

6.体现出游春时欢快、喜悦的心情。

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

《古代诗歌五首》训练二

一.1.鹊 鸣

2.藤 鸦

3.见

二.1.《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 幼安 稼轩 南宋 苏轼

2.词牌 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花香、蛙声、星光、小雨、茅店、社林 农村夏夜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散)曲 曲牌 马致远 元 戏曲作家

4.(略)

三.1.互文、对偶 2.对偶 3.拟人

4.对偶 四.1.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2.……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第一层:描绘晚秋残景,渲染悲凉气氛。

第二层: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的悲凉心情。

3.C 4.断肠

5.寓情于景(物)

6.萧瑟的秋景是从正面衬托游子的悲秋思乡之情,“小桥流水人家”则是从反面烘托游子乡愁的浓重。

《古代诗歌五首》训练三

一.赋 诗 词 曲 小说

二.(略)

三.C 四.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小桥流水人家

五.1.chán lài qìng

2.③②④①

3.C

4.不同。因为这是采用了以声写静的手法,将静谧更充分地表现出来。如:王维《鸟鸣涧》: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寂寞的樱花
雨后的校园
泪水洒落的季节
春天的第一朵鲜花
晚霞
四季爱变
水的灵动,山的沉稳
永远的樱花,永远的泪
蓝色天空
恋夜
古桥断情
这时的季节
换一个角度看春游
回忆
白居易闲适诗《问刘十九》的传播及文化效应
浅谈波德莱尔与闻一多诗中死亡意识的相似性
浅谈电视编导的能力与素质
论八大山人对中国画的影响及现实意义
东汉画像石中伏羲女娲形象研究
诗意的变换,桃源的变形
城市环境雕塑的寓意之美
群众文化活动中舞蹈的编排
浅谈审美感受与审美客体及审美主体的经历相关
美剧《生活大爆炸》热映的理论思考
影视动画中虚拟与现实影像的融合研究
铜管乐器中号嘴的运用探讨
舞蹈艺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牵我心灵入秋水
战争背后的爱情憾事
2010年中考复习指导:材料作文写作
2010年绍兴中考语文试卷难度点评
中考满分作文:万能开头30例
2010年中考作文备考训练:半命题作文
安徽省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点评
河北省近五年中考试题综合分析
中考冲刺复习:河北省近五年中考语文试卷回放
08年-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学科说明对照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综合实践专题演练
08年-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学科说明对照
2010年中考作文备考训练:材料作文
2010年中考语文成语改错200题精选
2010年中考作文备考训练:全命题作文
广州市2010年中考语文命题特点
2010年中考作文备考训练: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