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提高测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提高测试卷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提高测试卷

内容预览:

提高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4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笑柄( ) 繁衍( ) 内疚( ) 树杈( ) 犄( )角

内jiū( )分qí( )花bàn( )荡yàng( )宽shù( )

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5分)

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 )

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 )

形容病危,或借喻事情不可挽回。 ( )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 )

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 )

3、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字,在( )写出正确的字。(2分)

(1)他那时大慨十岁内外罢。 ( )

(2)早的山桃也多吐雷。 ( )

(3)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极杂物的小屋去。 ( )

(4)灰黑色的凸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 ( )

4、按要求写成语或俗语。(至少写2个)(2分)

(1)表达愉快心情的:

(2)成语中带“苦”字的,如:苦心孤诣、

5、填入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连贯的一项是( )(2分)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

然不算重; ,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A、儿子毕竟幼小,虽然很胖 B、儿子毕竟很胖,即使幼小

C、儿子尽管很胖,毕竟幼小 D、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

6、改写划线的句子,使全句连贯、简洁。(2分)

脚下是深绿的草地,蔚蓝的天空在高高的头顶,身旁是清澈的小溪,溪边有五彩的花朵,茂密的丛林,翩翩起舞的蝴蝶,这是多么美的意境啊!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8、借鉴仿写一句,不可重复相同的内容。(2分)

例句:父亲一棵树,一棵伟岸的树,为我遮蔽风雨。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9-12题。(10分)

曾子之妻之①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②还,顾反为女杀彘③。”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④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⑤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子,是教之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①之:动词,到,去。 ②、女:女通汝,即你。③、彘(zhì):猪。

④、婴儿:孩子。 ⑤、知:智慧。

9、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2分)

A、女还(回来) B、顾反为女杀彘(返回)

C、特与婴儿戏而(开玩笑) D、遂烹彘也 (烹调)

10、下列加点的“之”,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2分)

曾子之妻之市(她,指曾子的妻子) ②、其子随之而泣(她,指小孩的母亲)

③、曾子欲捕彘而杀之 (它,指猪) ④、妻止之曰 (他,指曾子)

⑤、听父母之教 (的) A.① B、② C、②④⑤ D、③④⑤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今之欺之,是教子欺也。

(2)、母欺之而不信其母。

12、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则故事的寓意。(2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18题。(12分)

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果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妈妈让“我”把一盒糖送给万芳的目的是什么?她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2分)

14、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对妈妈的 描写,表现了她

态度。 (2分)

15、“屋子里静极了”说明了什么?(2分)

16、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有什么不好?(2分)

17、“我”为什么推开妈妈的糖盒?试作简要分析。(2分)

18、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倾向是什么?(2分)

更多精彩资料尽在 初一学习小组 初二学习小组 中考学习小组

Section targeting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26题。(24分)

小学同学

⑴现在我仍记得起那个得肺病的孩子,那个苍白瘦弱身体发软的小学同学。他坐在我的座位的后边,那个位置使他的脚经常穿过课桌的空当踩到我。上课的时候我听得最多的不是教师讲课的声音,而是他咳嗽的声音、吐痰的声音。因为他的肺病,班里的孩子都拒绝跟他玩,拒绝跟他讲话,所以我总记得他一个人坐在那个角落里,目光散漫而空洞。

⑵但是他每天都要找我一起上学,他把我看成是朋友。我们居住的地方实际上相距很远,但他总要绕道去我家喊我上学。走在去学校的路上,他一边尖着嗓子很用劲儿地说话,一边不停地往地上吐着痰。他背着一只蓝花布制的书包,里边装着几本书,分量并不重,但他总是塌着腰,不住地咳嗽,一副力不能支的样子。

⑶人多的时候我就有点不喜欢他了。因为很多人都不喜欢他。我顺势而行,也故意和他拉开了一点儿距离,他却不能觉察,依然热情地靠近我,执着地诉说着什么,但那时我已觉得是聒噪了。

⑷有时我看见他吐出的痰里有血丝,有时吐出的又干脆是血,他总是把那些东西吐到从作业本上撕下来的一页纸上。老师不允许随地扔果皮和纸屑,所以他的课桌里堆满了那种纸。

⑸大家都觉得他脏,嫌恶地看待他,很少有人愿意接近他,他总是处于很孤独的境地。

⑹一个群体对一个个的疏远孤立是可怕的,它让人丧失正常的认知能力和判断力。那时我很清楚地看到一个群体对个体拥有的那种权威优势和主宰力量,看到个体在这种力量的威压之下的胆怯和软弱、自卑和无助。在学校,他像一只幼鼠一样惶惶不可终日。

⑺但他功课却是极好,各科均在前列,几何学这门被我们认为最头疼的课程他学起来如鱼得水。数学老师每次发问,他总是是率先举手,答案总令老师满意。他是试图以此建立自信,以此赢得他人的善意和友爱的。但是这样做的结果使更多的同学敌视他,他发言完要坐下时,凳子就被人从后边抽出去,结果他跌到地上,引来满堂的哄笑,笑声中充满报复的快感和阴谋得逞时的狂欢。

⑻人很容易就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实际上我并不怎么反感他,但在人群中我对他的态度就变得暖昧不清,我虽然知道一个人在艰难时刻对友谊的需要,一份友谊对他是一种怎样的支持和温暖呵,但我就是不能当众给予他这一份友谊,我甚至当众也参与对他的起哄、攻击和迫害,参与拍手和哄笑。我冷漠甚至残忍地看着他受伤害以后那绝望的目光。

⑼他是班里缺课最多的同学,有时上午的课程还没完,他就背书包走了,下午就不来了,有时则是好几天不来,老师也很不满意,他来了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指责他,那些语言的利器不容躲闪地飞向他。这种时候他也不解释,垂着头发稀黄、面色苍白的脑袋,那细弱的脖子如同秋天枯萎的瓜秧。

⑽那时候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帮助他。我们依附和顺从在一个群体的意志中,我们被训练得没有个人意志,没有个人情感,没有个人立场,甚至没有爱,没有真诚。老师指责他最凶的那一天,下午他没再找我上学。我一个人去学校,上课铃响过他也没来,然后一连好几天也没能见到他。大家都习以为常,没有人关心他的缺席,甚至没有人过问。

⑾第二天,他的姐姐送来了请假条,说他住院了。

⑿几天以后就传来了他病逝的消息。他死了,彻底地远离了我们。大家这才懂得流泪,在去他家看望他母亲的时候,面对他的遗像,面对那沉浸在丧子之痛中的母亲,许多孩子都哭了。

⒀再后来,我渐渐明白,我们对人的麻木和冷漠一向是通过死才得以震醒的,仿佛只有死才换得来良心的发现。

1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聒噪( ) 纸屑( ) 允许( ) 沉浸( )

20、为什么那个孩子会给我留下那样深刻的印象?(3分)

21、你从这孩子的哪一举动中能看出他把我看做“朋友”?(2分)

22、第⑶段中“热情”“执着”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23、第⑹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 。“群体”在文中特指 ,“个体”在文中特指 ,“让人丧失正常的认知力和判断力”是指 ,

“个体在群体压力之下的胆怯、软弱、自卑和无助”是指

。(6分)

24、第⑼段中“那些语言利器不容躲闪地飞向他”中“飞”一词强调了什么?(2分)

25、文中“他”有怎样的性质特点?请结合具体事例来说明。(3分)

26、最后一段饱含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3分)

作文(30分)

进入初中已有半个多学期了,你一定对初中生活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其中酸

甜苦辣也一定令你回味无穷。请你以《我的初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600字左右;要求有真情实感。

Section targeting

参考答案

提高卷

1、bǐng yǎn huái chà jī 疚 歧 瓣 漾 嗅 2、⑴仗义执言 ⑵委曲 ⑶病入膏肓 ⑷忘恩负义 ⑸步履蹒跚 3、⑴概 ⑵蕾 ⑶积 ⑷秃 4、⑴欢天喜地 心花怒放 兴高采烈 手舞足蹈 ⑵苦口婆心 苦思冥想 煞费苦心 苦心经营 愁眉苦脸 苦尽甘来 5、D 6、头上是蔚蓝的天空 7、⑴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2)真不是人!跟别人约好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先走了。 8、(略) 9、D 10、A 11、⑴现在你欺骗儿子,这是教儿子欺骗别人。 ⑵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会不相信自己的母亲。 12、说明成人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做父母师长的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 13、逼“我”用糖果换回木雕。木雕这么贵重的东西不能送给别人。 14、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坚决要“我”用糖果换回木雕 15、说明爸爸妈妈和“我”的矛盾冲突发展到了极点,双方处于僵持状态。 16、不顾孩子间情谊的做法会伤害孩子的心灵,会给孩子的成长笼罩上阴影。 17、因为“我”知道和万芳之间的友谊,不是用糖果一类的物质能替代的。 18、作者倾向于“我”,流露出(或认为)作父母的应该理解孩子的感受(或心情)。 19、guō xiè yǔn jìn 20、“他”是个体弱多病、不受同学欢迎的人,而且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也引起“我”的反感。“他”的结局引起“我们”的深思。 21、绕道喊我去上学。当我嫌弃他时他仍对我热情、执著地与我交流。22、不能。表明他的主动急切及对我的情感、内心渴望交流及诉说时的满足、快乐。23、议论 班级 那个得肺病的孩子 像我一样的人,当全班不理解他时,我也顺势而行,丝毫不加个人的判断。 24、是针对“老师”批评“他”的语言而言,表现出语言攻势之猛烈,态度刻薄。 25、喊我上学:友善真诚 学习几何:好强自尊 抽凳子一事:软弱无助 26、最后一段是作者警醒之语,面对那个得肺病的孩子的“遭遇”,我的内心充满了内疚。饱含了作者对自己深深地谴责,并渴望呼唤人们的良知的愿望。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有书相伴的日子
青春岁月
非典
校园拒绝邪教
离开
母爱
老师给我的鉴定
太阳从地平线升起
你的委屈
生活
我需要空间
中秋
一场战争
单纯
盛饭
无处不在的催眠
让梦想拐个弯实现
浅论电视栏目的色彩包装
如何“逍遥法外”?
新闻采访中质疑性提问语用策略分析
浅谈李益诗歌及其意象
们为什么爱迟到
毛阿敏的后现代生活
一切都在印象里成全
解读龚自珍及其诗集《己亥杂诗》
拨开模糊的雾霭
浅析日语中区分汉语与外来语的必要性
从小就开始走你追求的道路
浅析媒介传播的社会性
试析魏晋士人的一网深“情”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世家》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水平测试及答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竹林深处人家》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星星变奏曲》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心声》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词五首》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孤独之旅》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两则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隆中对》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树林和草原》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我的叔叔于勒》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唐雎不辱使命》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外国诗两首》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