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走向虫子》教案
内容预览:
走向虫子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幽默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2、感悟文中作者对人类弱点的思考。
3、激发学生走向自然,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行文思路,读懂文章。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作者对人类弱点的思考,学会反思。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南帆先生的《蚂蚁》和马克·吐温先生的《辛劳的蚂蚁》,知道了他们其实是通过蚂蚁来写我们人类,今天我们要走近更多的小虫子,看看作者是不是也通过小虫子来写我们自己。我们今天一起--《走向虫子》。
二、作者简介:
刘亮程,男,1962年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沙湾县一个小村庄里,在那里度过童年和少年时期。长大后种过地、放过羊,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大多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人畜共居的村庄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和牲畜晒老,所有事物都按自然的意志伸叶展枝。作者在不慌不忙中叙述着一种人类久违的自然生存。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该书在99年引起巨大反响,被誉20世纪最后的文学景观。还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风中的院门》、《库车》等。曾获“冯牧文学奖·文学新人奖”。现为《中国西部文学》编辑。
批评家们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刘亮程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阳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塔希提岛,但是又没有那种原始的浪漫情调,在那里夹杂地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孤独无助,快乐和幸福。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
1、疏通字词。
蜣(qiāng)螂 铲(chǎn) 喘(chuǎn)
土坷(kē)拉:土块。
骨碌碌(gūlūlū):形容很快的转动。
忙碌(lù):忙着做各种事情。
仓皇而逃:匆忙而慌张的逃走。
抡(lūn):用力挥动。
2、疏理文章脉络。
第一到第三自然段:八条腿的虫子“慢慢悠悠的爬”。
第四到第六自然段:蜣螂“滚土块”。
第七到第十三自然段:蚂蚁“搬干虫”。
四、具体研习。
1、分组讨论:这三只小虫子的行为是否如作者一开始说的“可笑”呢?
明确:不是。对于第一只虫子,作者说到“这下该我为自己的眼光羞愧了,我竟没有看见指头底下还有路”。对于蜣螂,作者写到“……还是少管闲事。我已经有过教训”。对于蚂蚁,作者的感慨是“我这颗大脑袋,压根不知道蚂蚁那只小脑袋里的事情”。可见,刚开始是“看得可笑”,但到最后我们可以感受到真正可笑的是我们人类。
2、从文中的三只虫子身上,大家能否找出我们“人”的可笑之处呢?
明确:从第一只虫子身上,可笑“人的自以为是”;从蜣螂身上,可笑人类智慧的有限;从蚂蚁身上,可笑人类能力的有限。
小结:至此我们可以说,课文内容虽写的是“走向虫子”,其实是透过虫子看清自己。作者感悟出:人的局限性如此之明显,在某些方面连一只小虫子都不如,却常常盲目地为优越感所蒙蔽。
3、讨论:前面我们学过的南帆先生的《蚂蚁》,大家比较一下二者的异同?(对“人”的思考)
明确:相同--都是通过小动物来思考人类。不同点--《蚂蚁》反思的是人的命运,人在何种意义上能够驾驭自己的命运,它突出的是人类生存的困惑问题,而本文作者反思的则是人性的弱点。在某些方面,人其实不如虫,但人类对此却不自知,它突出的是对人类缺乏自审意识的剖析。
五、结合习题四,品味作品幽默的语言。
1、幽默是一种智慧,是让读者在微笑中品味深刻的哲理。课文中幽默的语言比比皆是,请同学们找出一两例来谈谈,品味一下。
例:第7自然段中对蜣螂姿势的描写、第8自然段中说“孤寡老小在等着这条虫呢”、第9自然段中“它生气了”、第12自然段“我会搬它回家吗”的心理活动,特别是想象两只蚂蚁见面商量等等,都是大词小用,赋予了蚂蚁人的思想行为,显得特别风趣。
2、朗读第8--12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
《走向虫子》这篇文章让人类看见自己身上的弱点,那么我们就应尽力去克服它,时时注意自我反省。孔子有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我想,我们不仅要向他人学习,还得向大自然中万千生灵学习,毕竟我们人类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员。那么,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走近自然,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做个真正的有心人。
七、作业布置:完成课后习题。
附:板书设计
1--3 八条腿的小虫--人类的自以为是 走向虫子
4--6 蜣螂--人类智慧的有限 反思自己
7--13 蚂蚁--人类能力的有限 缺乏自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这也是一种芬芳
- 这也是一种承诺
- 《站在老家的门口》
- 9年江苏高考零分作文《品味时尚》
- 《站在车站的门口》
- 2009北京高考零分作文《隐形的翅膀》
- 9年江苏高考零分作文《品味时尚》
- 2009高考零分作文—高考零分作文汇总
- 《站在天堂的门口》
- 9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品味时尚》
- 《站在文学的门口》
-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
- 这也是一种力量
- 《站在十八岁的门口》
- 这也是一种永恒
- 涡旋混凝低脉动沉淀给水处理技术
- 河道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和水面线的设计计算
- 水运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 甘溪三级水电站枢纽布置设计
- 吉林省城市供水规划大纲
- 南方CASS测绘成图软件应用常见问题解答
- 澳大利亚调水工程
- 某桥梁钻孔灌注桩监理实施细则
- 泵与泵站
- 浅谈天然河道水面线推算要点及改进方法
-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的监理实践
- 巧用南方CASS5.0制作测绘报告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 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 松花江中下游造床流量分析
- 《雷雨》同步作文:素材积累
- 《雷雨》随堂练习之一
- 《雷雨》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雷雨》知识点精析:思想探索
- 《雷雨》人物分析
- 《雷雨》美文赏析之一
- 《雷雨》美文赏析之二
- 《雷雨》作者轶闻
- 《雷雨》选段
- 《凡卡》
- 《雷雨》教案之二
- 《雷雨》教案之一
- 《雷雨》随堂练习之二
- 《雷雨》同步作文:范文赏析
- 《雷雨》知识点精析:重难点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