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同步练习及答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同步练习及答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同步练习及答案

内容预览:

《济南的冬天》

第一部分:

1、老舍原名 ,字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等。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着落( ) 狭窄( ) 贮蓄( ) ch?ng清( ) 济南( ) xi?ng边( )

3、解释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①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温晴:

②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秀气:

③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不忍得:

④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

4、在下列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那水呢, 不结冰, 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5、下面句子中甲乙两句哪一句表达效果好些,为什么?

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6、把下面这段话里的句子重新排列,使之成为一段意思连贯、句序合理的短文:

⑴绿是生命的颜色。⑵春雨过后,草尖上、树梢上冒出了一簇簇嫩绿的叶芽,更会使你觉得新的生命在跳动。⑶你看那春天的原野,绿油油的,生气勃勃,欣欣向荣,令人感到鼓舞和振奋。⑷道旁的树木,青翠欲滴;田间的秧苗,郁郁葱葱。⑸到了夏天,大地上一片葱茏。⑹面对着这充满蓬勃生机的大地,便会感到自己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

正确的语序应该是:。

第二部分:

(一)

设若单单只有阳光,那么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7、括号处应填的一个标点是:。

8、文段第一句是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9、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着落:慈善:

10、文段中加点的两个“它们”的意思是否一样,请简要说明。

11、指出作者描绘景物的观察角度。

12、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

13、文中“晒”“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

14、“小摇篮”比喻 ,作用是,“小”照应了前面 一词。

15、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说明了济南的什么样的地形特点?

16、若用平实的语言概括加横线这句话,应是:

(二)

【甲】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明,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乙】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是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17、两文都是写济南的水,从时令上看,甲文写的是的水,乙文写的是的水。

18、甲文中水的特点是,乙文中水的特点是。

19、同出一位作家之手,自然写作风格也一样,写水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如甲文中的“”,乙文中的“”。

20、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②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

21、将乙文中“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改为“哪儿的水都比不上济南。”有什么不好?

(三)

趵突泉的欣赏

⑴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⑵在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溪活水,由南向北的流着,这就是趵突泉流出来的。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失去了一半的美。但是泉的所在地,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一个美景……

⑶泉太好了。泉池是差不多见方的,三个泉口偏南,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再不也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不由你不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⑷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味水,极轻快的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的,有姿态的,摇动上来,醉了;看,又来一个!有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有的……这比那大泉更有趣。

⑸新近为增加河水的水量,又下了六根铁管,做成六个泉眼,水也流得很旺,但是我还是爱原来的那三个。

⑹看完了泉,再往北走,经过一些货摊,便出了北门。

22、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3、第二段中“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失去一半的美”的含义是什么?

24、第三段写“三大泉”,抓住了它们怎样的特点?(用文中的话回答)

25、第四段主要运用哪两种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方法:

作用:

26、在第四段中细致写泉水往上冒的形态,请在文中找出两个句子。

27、文中有记叙,有描写,有议论,有抒情,请各找出一个句子来。

记叙:

描写:

议论:

抒情

28、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9、你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加入初一学习小组 更多精品资料 免费奉送!

《济南的冬天》答案

1、舒庆春;舍予;《骆驼祥子》

2、略

3、阳光和熙,不冷不热,气候温暖宜人;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意思是小巧而清秀;将水人格化,写出水的多情,到了冬天还充满春意;照应前文“暖和安适地睡着”,写出山村和雪的神态。

4、不但、倒反、况且

5、甲句好。情景结合,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意近即可)

6、⑴⑶⑵⑸⑷⑹

7、冒号

8、承接上文

9、可靠的结果和保证;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

10、前一个指济南的山山水水,后一个指这一圈小山。

11、先俯视,后仰视

12、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13、运用拟人的方法,创设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14、比喻围着济南的一圈小山;这一比喻把一圈小山写得如慈母般的温存、体贴、慈祥。“小”照应了“小山”的“小”。

15、济南被一圈小山围住。

16、有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的冬天特别暖和。(意思相近也可)

17、冬天;秋天

18、温柔多情;甜美

19、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它们知道它们那是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其它拟人手法的句子也可)

20、总结性地写了冬天济南的景色,体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大自然对济南的钟爱,体现秋天济南的美好。

21、原句子是反问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一些。

22、突出趵突泉的美丽和它在济南所处的地位,使读者对趵突泉产生农厚的兴趣。

23、趵突泉在济南风景中的地位。

24、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

25、排比、比喻,描写了泉水往上冒的形态,写得极细腻传神。

26、有的……有的……有的……;有好向串的碎珠一齐挤上来……

27、依次有:千佛山……名胜;冬天……飘荡着;假期……一半的美;泉太好了

28、对济南趵泉的喜爱之情。

29、努力向上,积极进取。(其他言之成理成文的启示也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走近清玄
天堂
心中的那一丝牵挂
种在心田上的蒲公英
狂侃世界杯
宿命的伤感
灯下
梦的边境线
当消息传来时
天冷了……
它让我明白了“家”
我的生活我做主
感受亲情
锄草事件
天依然是天,地依然是地
自媒体视阈下网络谣言传播特征及消解路径探析
科幻文学依然色彩斑斓
群众合唱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网络文学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
浅析建国初期具有中国特色的爱国卫生运动
农家 农事 农趣(组诗)
论泰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与互补
汉代石刻造型艺术特征浅析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统一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一点感想
浅谈古代少数民族改汉姓
恩施土家族傩面具的传播
美国高校科研机制探究及启示
浅析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论
办学理念在校园文化中的具体体现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
2010年中考语文文段阅读复习:怎样阅读童话
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150个成语
2010年中考议论复习:中考作文思路指导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
2010年中考古诗词默写训练
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试题分类详解汇总
中考一轮复习2010年作文热点素材集锦(10)
201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对联
2010年中考一轮复习:中考语文记叙文结尾法
2010年中考语文文段阅读复习:哲理散文篇
201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默写
中考一轮复习2010年作文热点素材集锦(12)
初中课件,教案和试题汇总(更新中)
201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