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纸船和风筝》 教学设计二
教材简析: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
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
尊重和相信是实现平等对话的前提。在课堂学习中,要实现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交流,首先要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首先要相信孩子学习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每个人都会有好朋友,你和你的好朋友发生过争吵吗?有过不愉快的事情吗?指名述说。(学生各抒己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两个好朋友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谁愿意读课题。(风筝的筝要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要求: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划出难读的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学生朗读时可能有困难的句子,课件出示,重点指导。
A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B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C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D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2)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
课件出示:扎、坏、抓、莓、幸福、受、吵
具体操作: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三、学习课文,感悟体会
1、学习1——6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1——6自然段,然后按照——当我读到( )时,我觉得很( ),因为( )。
(2)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随机进行第3、第5自然段的朗读指导。
具体操作:借助课件让学生体会小熊和松鼠快乐的心情,再指导朗读,并理解词语“乐坏了”。
(3)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引导学生小结。课件演示过程。
师: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们乐坏了,那我们就在音乐中去体会快乐吧!挺起腰来,看谁读得最幸福、最快乐。
生在音乐伴奏下齐读1——6自然段。
过渡: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时,这快乐却没有了,因为他们吵了一架,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在也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2、学习7——11自然段
(1)这时,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到7——11自然段中找找答案吧。
(2)汇报交流: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怎样?你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相机指导第7自然段的朗读(读出小熊和松鼠的心情)。
(3)松鼠和小熊吵架之后,他们非常难过,在他们自己的努力下,终于和好如初,风筝又起飞了,纸船又起航了。多美呀!(课件出示)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导读11自然段。
(4)(课件出示)此时此刻松鼠每放一只纸船,心里就会默默对小熊说上一句话,他会说些什么呢?
(指名说)
三、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重点指导“幸”。)
2、写好后冲写得满意的字笑一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冬雪
- 家乡的美景
- 可爱的池塘
- 春雪
- 田野的早晨
- 美丽的人工湖
- 家乡的景物
- 家乡的美景
- 秋天是一幅画
- 家乡的风景
- 美丽的陈院
- 金色的“大海”
- 家乡的景物
- 秋天的早晨
- 雨景
- 桑蚕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 肉用山羊的育肥技术要点
- 江苏沿海农区山羊规模化养殖技术
- 夏秋蚕优质高产配套
- 丘陵山区大蚕饲养技术
- 蚕种进出库与催青管理技术探讨
- 无公害肉羊生产使用技术
- 浅谈青海省肉羊舍饲育肥技术
- 生猪标准化饲养技术讲座——猪场建设与引种
- 畜禽养殖粪污的综合利用措施
- 科学养殖桑蚕技术
- 浅谈农村生猪适度规模养殖户母猪的饲养管理
- 江西:生猪价格上涨 饲养利润回升
- 抓农业重点 重龙头企 促林下养殖
- 夏季高温对生猪饲养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杂谈
- 《学会看病》主要内容
- 《学会看病》教学杂谈
- 自主阅读,交流初读感受──《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
- 《学会看病》中心思想
- 伟大的母爱──读《学会看病》有感
- 《学会看病》课文结构
- 《学会看病》导入
-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
-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
- 《学会看病》教学有感
-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
-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