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2010年秋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冲刺复习(8)

2010年秋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冲刺复习(8)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20

2010年秋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冲刺复习(8)

内容预览:

2010年秋九年级上语文期末冲刺复习-8

(考试时间:140分钟 分值:150分 )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触摸汉字(6分)

①生命又像一颗小树,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暄闹,小鸟在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②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农阴,来yìn 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1分) 芳馨(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分) yìn( )庇

(3)找出并改正第①句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 )改为( ) ( )改为( )

(3)下边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一则财富广告,用字巧妙,颇有意味。请你分别说说两个加点“理”字的不同含义。(2分)

你不理 ① 财,财不理 ② 你。答: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有一项是( )2分

A、我市的教师队伍中,骨干教师逐年增多,呈现出人才济济的好景象。

B、突然有人横穿马路,这辆小汽车急忙戛然而止。

C、2009年的春晚,小沈阳惟妙惟肖、技惊四座的表演,获得全国观众高声叫好,从而一炮走红,身价百倍。

D、光武农贸大市场里,各种水果应有尽有,不胜枚举。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世界上的事总是这样。一个人,如果后来成了人物,则他小时候的优点固然是优点,即便是缺

点也无妨看作优点。

B、生物学专家给大家讲了许多有关人类起源、人类进化、地球生物环境的演变以及如何保护和科

学利用地球资源的知识。

C、以基地组织为首的恐怖分子在世界各地制造的一桩桩流血事件,是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

D、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腹有诗书气自华:请根据你的积累完成相关的诗句。(10分)

(1)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2)李白的《行路难》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 。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被誉为“妙手回春”的名句是: , 。

(4)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两句是:, 。

(5)学校文学社举行成语积累竞赛活动,主持人问:“当我们形容一处人迹罕至不受世俗沾染的美好环境时,常引用的成语是什么?”酷爱古诗文的小文同学应声答道:“是陶渊明笔下的。”

(6)陈水扁要搞“台独”,遭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强烈反对,这正如《孟子》中所写的那样,“ , ”。

(7)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中学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 , 。”

(8)天下亭台楼阁,因诗文而闻名的很多,如黄鹤楼、岳阳楼、醉翁亭、滕王阁等。请任选一座,写出与之相关的连续两句。,

(9)品读古代先贤的诗文,我们能从中读出他们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读《陈涉世家》,你能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看出陈胜年青时远大的理想抱负;读《捕蛇者说》,你能从“ ”品出柳宗元对百姓疾苦的人文关怀和对统治政策的不满;读《 》,你能从“ ”读出 。

5、名著导读。(3分)

《骆驼祥子》是_________(作家)自己最钟爱的一部作品。小说写了祥子三起三落的经历,为我们描绘了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请根据下边的提示,补写出祥子失车的主要情节。

第一次,他用辛辛苦苦积攒了三年的钱买了一辆车,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他没有灰心,从头再来,拼命攒钱,可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第三次,他与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了车,可好景不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10分)

近年来,全市掀起“四城同创”(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热潮,目的是想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抓住新的经济发展机遇。阅读下列题目并作答。

(1)某中学为了配合文明城市建设,争做文明小市民,想组织一系列的活动,请你为学校出谋划策。(2分)

活动一:“文明小市民从我做起”主题演讲赛。

活动二:

活动三:

(2)文明行为深入于细节中,但有些同学很不注意一些细节场地的文明行为,请你为下列场地各写一句宣传标语,倡导同学们的文明行为。(6分)

餐厅里 楼道里

垃圾箱旁

(3)作为中学生的你能想象出达标后的盐城是怎样的吗?请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述(必须用修辞并不少于40字)

二、阅读感悟(55分)

(一)诗歌天地(5分)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7、诗歌讲究炼字,字字传神,句句精炼。请从诗歌中找出一例并加以赏析。(2分)

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3分)

(二)文言经典(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醉翁亭记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本文作者是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 ,他是 (朝代)著名文学家。(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翼然临于泉上者( ) (2)佳木秀而繁阴( )

(3)山肴野蔌( ) (4)觥筹交错( )

11.文章第二自然段不仅写出了朝暮之景,还描绘了四时的景物变化。作者抓住了甲时的哪些景物来表现山水之美?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答:

12.作者为我们展示了风光绮丽的自然美景之后,又在第三自然段描绘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幅图画。请体会作者为什么首先描绘“滁人游”这幅画面。(2分)

答:

13.“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到了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答: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予少家汉东①,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②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节选自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

【注】①汉东:汉水以东,指随州(今湖北随州)。欧阳修四岁丧父,往随州依靠叔父生活。②尧辅:是大姓李氏的儿子。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1)贮故书在壁间( ) (2)徒见其浩然无涯( )

15.短文叙述了欧阳修得到《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的经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分)

答:

16.欧阳修儿时,在李家见到“脱落颠倒,无次序”的书籍,竟然“因乞李氏以归”。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2分)

答:

(二)含英咀华: 小说粘住你我他(15分)

①为什么名著能够经受时间和文化的洗礼而流传下来?有人说是因为它们文字优美,有人说是因为它们故事情节动人,还有人说它们深刻地剖析了人性。最近一项对英国维多利亚文学的读者调查发现,最后一种说法可能是小说具有持久魅力的重要原因,因为小说反映了我们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观念,或者说是某种形式的人性。

②美国密苏里大学的专家们专门研究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如何应用到了文学中。他们做了一次调查,让500个读者填写了关于200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小说的调查问卷。被调查者要填写自己认为的主角或配角的性格特点,然后描述他们的个性和动机,比如他们是否有责任心或者支配欲很强等。

③结果发现,小说中的角色可以划分为鲜明的几类。一般来说,那些主角,比如简·奥斯汀的名著《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贝内特,她在责任心、有教养方面获得了读者的高分,而那些配角在获取社会地位、支配欲上的得分很高。而且在小说中,有支配欲的角色受到了作者的强烈谴责,这些坏家伙都是一些想支配他人的“机器”,他们过于我行我素,很少有亲近社会的行为。

④其实,中国小说中的角色也有类似的现象。比如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作者力捧的正面人物,不仅有“携民渡江”的高度责任心,还一心一意要匡扶汉室,拯救天下苍生;而曹操则是小说中的大反派,“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教天下人负我”就是出自他口,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具有极强的权力欲和支配欲。

⑤专家们分析了调查结果后认为,这些对立的小说角色其实反映了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狩猎-采集原始社会后形成的集体观念,在那样的社会中,由于要和自然界进行艰苦的抗争,个人的强势被部落集体的利益所压制了。而小说中恰恰反映了个人支配欲和集体利益之间的根本对立,虽然在今天的世界上很少有人还生活在狩猎-采集社会,但这个永恒的主题依然让小说深入人心,因为它的确反映了远古形成的人性。

⑥另外一些角色的分数介于好人和坏人之间,比如《呼啸山庄》中的西斯科里夫或者《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先生,他们在小说中的出现表明,人们为了维护集体的社会秩序,对个人产生了压力,这种冲突以这些角色的形式被反映了出来。

⑦小说就像是一种粘合社会的胶水,增强了那些能造福整个社会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是人类在与环境的抗争中逐渐进化出来的。另一方面,小说和某些社会警示故事的效果是一样的。在原始社会,打猎为生的原始人谈论一些人的欺骗和欺凌弱小的行为,以达到不让坏人得偿所愿的目的。而小说同样起到了这个效果,人们通过阅读小说,了解了坏人的伎俩,避免自己今后上当受骗。

⑧小说不仅是进化的产物,它实际上也正在影响人类社会未来的进化。

17.阅读第①段,说说“为什么名著能够经受时间和文化的洗礼而流传下来”。(3分)

18.第⑤段中“永恒的主题”指的是什么?(3分)

19.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4分)

20.请结合《简·爱》或《水浒传》的内容,位第③段或第④段增加一个事实论据。(5分)

第( )段:

(三)亲近文学(20分)

母亲的羽衣

(1)讲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细看儿子已经垂睫睡去,女儿却犹自瞪着坏坏的眼睛。忽然,她一把抱紧我的脖子:“妈妈,你说,你是不是仙女变的?”

(2)女儿的问话充满童真和稚气。我真的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但这句问话却像一把无形的钥匙,开启了情感与记忆的箱箧……

(3)许多年前,那时我自己还是小女孩,我总是惊奇地窥伺着母亲。记忆中母亲晒箱子的时候就是我兴奋欲狂的时候。

(4)母亲的樟木箱子又深又沉,像一个浑沌黝黑初生的宇宙。我还记得的是阳光下竹竿上富丽夺人的颜色,怪异却又严肃的樟脑味,以及我在母亲喝禁声中东摸摸西探探的快乐。

(5)我唯一真正记得的一件东西是幅漂亮的湘绣被面,雪白的缎子上,绣着兔子、翠绿的小白莱和红艳欲滴的小萝卜。母亲一边整理,一面会回过头来说:“别碰,别碰,等你结婚送给你。”

(6)那幅湘绣后来好像不知怎么就消失了,我也没有细问。但不能忘记的是母亲打开箱子时那份欣悦自足的表情,会让我我觉得她忽然不属于周遭的世界,那时候她会忘记晚饭,忘记我扎辫子的红绒绳。

(7)除了晒箱子,母亲最爱回顾的是早逝的外公对她的宠爱。外公总喜欢带她上街去吃点心,而当年的肴肉和汤包又是如何好吃,甚至煎得两面黄的炒面和冰糖豆浆都是超乎我想象力之外的美味。

(8)每听她说那些事的时候,我都惊讶万分--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红烧肉和新炒的蔬菜简直就是理所当然地放在父亲面前的,她自已的面前永远是一盘杂拼的剩菜和一碗“擦锅饭”。

(9)母亲每讲起那些事,总有无限的温柔,她既不感伤,也不怨叹,只是那样平静地说着,并不想把那个世界拉回来。下一顿饭她仍然会坐在老地方吃那盘剩菜;而到夜晚,她会照例一个门一个窗地去检点去上闩。她一直都负责把自己牢锁在这个家里……

(10)其实世上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像故事中的小织女,她们都曾住在星河之畔,织虹纺霓,藏云捉月,几曾烦心挂虑?她们是天神最偏怜的小女儿,她们终日临水自照,惊讶于自己美丽的羽衣和美丽的肌肤,她们久久凝注着自己的青春,被那份光华弄的痴然如醉。

(11)而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见了,她把洁白的羽衣拍了又拍,无声无息的关上箱子,藏好钥匙。是她自己锁住那身昔日的羽衣的。她不能飞了,因为她已不忍飞去。--她已经决定做一个母亲。

(12)女儿没有得到答案,哪肯善罢。双臂将我的脖颈搂得更紧:“妈妈?你到底是不是仙女变的?”

(13)我回过神来,却又一时愣住,我究竟是不是仙女变的,我不想也不方便告诉她什么,只胡乱应付着:“不是,妈妈不是仙女,你快睡觉。”

(14)对我的搪塞,女儿将信将疑。她听话地闭上眼睛,旋又不放心地睁开:“如果你是仙女,也要教我仙法哦!”

(15)我笑而不答,替她把被子掖好。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

(选自《张晓风经典散文》,当代世界出版社,有改动)

21.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文中“母亲的羽衣”究竟指的是什么?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22.揣摩并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含义。(4分)

①其实世上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

②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

23.读第(6)至(8)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第6、7两段中加点词语“欣悦自足”和“最爱回顾”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②从第(7)段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母亲”在小时候倍受宠爱、尽享“美味”,而第(8)段中作者却说“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③综观这几段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有着怎样的特点?(2分)

24.你认为本文表达的主题是什么?(3分)

25.正如文中所言,每一位母亲自她“决定做一个母亲”起,都自觉不自觉地脱下那件羽衣,并小心地珍藏起心中的那份美好。其实,让母亲重新穿上那件美丽的羽衣,也是每个做儿女的共同心愿。请以“妈妈,我已经长大了”为开头,写几句话,表达你的心愿。(3分)

三、快意写作(60分)

26.人生漫漫,难免会有失意、伤痛、迷茫等等人生灰暗的时候,每当这种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和包容……将显得尤其珍贵。就象上文中的偷儿,当他误入人生歧途的时候,正是山僧送给他的“一轮明月”,不但照亮了他回家的路,而且涤尽了他内心的邪念。在你的人生阅历中,是否也曾收到或馈赠过这轮“明月”呢? 请以《送你一轮明月》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触摸汉字(1)xīn (2)荫 (3)“颗”改为“棵”,“暄”改为“喧”①管理、打理;②理睬2 B 3 D 4略5.老舍(舒庆春) 车很快被大兵抢走了(或:后被乱兵抓走,失去新车) 虎妞难产而死,只好卖车安葬虎妞(或:虎妞的死,又使他人财两空)(3分。每空1分,后两空意对即可)

6.7、8、9略10.(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或答“像鸟展翅的样子” (2)“开花,这里指滋长”或答“茂盛” (3)“菜蔬”或答“蔬菜”(4)酒杯(共2分,每小题0。5分)

11.春天野花盛开,夏天树木茂盛,秋天风高霜浩,冬天水落石出。或者答“野花、树木、风霜、水石。”(共2分)

12.滁州人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写这些是为了引出下文的“太守醉”、 或者答“引出后面的置幅图画”或答“为下文写‘太守 醉’作铺垫。”(共2分,从任何一个角度答即呵)

13.围绕“热爱山水,寄情山水,随遇而安,与民间乐,排遗抑郁”其中任何一点回答即可”(共3分)示例①:表现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及随遇而安,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示例②: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示例③: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14.(1)“旧,旧的”或答“原来的”或答“过去的” (2)“边”或答“际”或答“边际”(共1分,每小题0.5分)

15.因为他到朋友家玩,见到破筐里的旧书,就向人家讨要回来读。(共2分.意思对即可)

16.围绕“好学、爱书”回答即可。(共2分,从任何、一个角度谈即可)示例①:欧阳修小时候生活条件如此艰苦逐这样刻苦好学,我们今天的学生更应该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示例②:正因为欧阳修小时候如此好学才有后来的成就,所以他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17.(共3分)文字优美,故事情节动人,深刻地剖析了人性。(每个要点1分)

18.(共2分)集体观念。 或者:人性的优秀品质,如有责任心、教养、爱心等。

19.(共4分)因为小说反映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所以小说是进化的产物;(2分)小说能够增强造福整个社会的行为,同时警示人们不要上当受骗,促进人性的良性发展,从而影响人类社会未来的进化。(2分)

20.(共5分)略。(《简·爱》《水浒传》分别对应第③④段,1分;符合名著内容,2分;从正反两方面准确论述,2分。)

21.“母亲”在“决定做一个母亲”前倍受宠爱、无牵无挂、自由快乐幸福的美好生活。好处:形象生动,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富有内涵和韵味,易引发读者深层的思考。

22.①每一位母亲都曾有过美好的青春年华,都有着对美的天性追求,都曾度过一段天真快乐、自由幸福的美好时光。②女人一旦做了母亲,就肩负起了家庭的责任,肩负起了让孩子尽享母爱、幸福快乐成长的责任,也正因此,母爱才一代代得以延续和传承。

23.①真实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眷恋,也反映出母亲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美好。②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更加凸显出母亲的牺牲奉献精神和母爱的无私伟大;更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③贤淑节俭,顾家爱家,内心丰富等。

24.歌颂了母爱的神圣伟大。

25.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四季的雨
我怕老鼠
公鸡打架
大象救小兔
观月景
我怕蛇
游上海外滩
秋天的田野
国庆
游上海外滩
游上海外滩
国庆节
菊花
雪松
一年四季的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推动大学生学科竞赛机制不断完善的有效措施
全民阅读背景下的农民工子女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新媒体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实证分析
浅析“90后”大学生闲暇生活状态
大学生就业力提升举措初探
民生型政府视角下的江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创新与探索
如何在职业学校德育教学中渗透公民教育
以美化课程为基点的微观教学组织运行机制研究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贫困生助学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之学生工作
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存在的困厄与对策
以有效激励提高高校课堂教学效率探析
大学生团队学习的人际关系机制研究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水》教学反思
《珍珠鸟》练习评测
《水》教学反思
《云房子》练习
《谈礼貌》教学反思
《桂花雨》练习评测
《夕阳真美》练习
《天安门广场》练习评测
《小动物过冬》练习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练习评测
《水》教学反思
听后记
《美丽的丹顶鹤》练习
《我给江主席献花》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