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练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练习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练习

内容预览:

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练习

(一)郑人逃暑①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徙衽(rěn):移动卧席。④濡(rú):沾湿。⑤逾:同“愈”,更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者( ) 以( ) 从( ) 及 ( )患(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复徙衽以从阴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什么地方?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二)眉、眼、口、鼻四者,毕(都)有神①也。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与诸君厮②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选自罗烨《醉翁谈录》)

[注释] ① 神:灵性。 ② 厮:相互。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故吾位居汝上( ) 我若居眼鼻之下( )

6.用“/”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

吾 能 别 香 臭 然 后 子 可 食 故 吾 位 居 汝 上

7.请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尔何能,而位居吾上?

译文:

8.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

(三)孟母三迁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⑴炫卖⑵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⑶,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⑷。

注:(1)贾人,商人。 (2)炫卖,叫卖。(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4)渐化,逐渐濡染。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乃去,舍市傍 ( )( ) (2)及孟子长( )(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复徙舍学宫之旁

11.简答题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内容:

启示:

(四)六一居士传 (节选) 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①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②者乎?而屡易其号。……”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注释】①颍水:地名。②逃名:不求名声,避名而不居。

12、翻译句子

六一,何谓也?

13、“六一居士”中“六一”具体指什么?

14、欧阳修在“既老而衰且病”的境况下将自己的号更为“六一居士”的用意是什么?

(五)秦王坚①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②为御史中丞③。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④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⑤之弟也,酗酒,豪横⑥,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⑦德,奏未及报⑧,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⑨,疾恶纠案⑩,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⑾者二十馀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选自《资治通鉴》第22卷)

[注释:①秦王坚:指前秦世祖符坚。河东:郡名。②邓羌:人名。③御史中丞:官职名。下文的“侍中”“中书令”“ 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均指官职名。④王猛:人名。⑤太后:符坚的伯母。⑥豪横:恃强横暴。⑦收:拘捕。⑧报:答复。⑨同志:志趣相同。⑩纠案:举发其罪,考问其实。⑾刑免:判罪免官。

15.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秦 王 坚 自 河 东 还

16.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自河东还( ) (2)为百姓患( ) (3) 坚驰使赦之( )

17.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18.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王猛严惩强德的原因。

19.王猛严惩违法官员取得了什么成效?请用原文回答。

20.读了选文,你对王猛有何评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六)三人成虎

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注释:①质:做人质。 ②邯郸:赵国国都,在今河北邯郸市。

2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王信之乎?( ) 庞恭从邯郸反( )

22.你从“三人成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七)《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23.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方( ) 雨( ) 故( ) 愿( )

舍( ) 并( ) 为( ) 乃( )

24.翻译句子

渔者得而并禽之

2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八)阮裕焚车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焚之。(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阮(ruǎn)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 ②剡(shàn):地名,在浙江嵊县。 ③何……为:干什么。

2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而( ) 皆( ) 闻之( ) 遂( )

27.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28.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怎样的性格?

(九)窃糟

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

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

注释 方:酒方。 仕:做官。

29.用“/”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

唯 中 山 之 人 善 酿 千 日 之 酒

30.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为( ) 以( ) 之( ) 是( )

31.本文讽刺了怎样一类人?

参考答案:

1、的人 用来 跟随 等到 担心 2、又移动卧席,来跟随树阴

3、死搬教条,不知变通 4、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

5、所以 如果 6、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

7、你有什么能耐,位置却处在我上面?

8、示例:在现实生活中,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能力,只有把自己置于群体之中,在团结和谐的集体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9、就 离开 等到 长大 10、 再一次把家迁到一所学堂旁边。

11、(1)叙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2)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12、六一,为什么这样说?

13、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翁。(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14、聊以志吾之乐尔。(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15、秦 王 坚 / 自 河 东 还

16、(1)做、担任(2)祸害(3)集市

17、我到现在才知道天下有法律了!

18、强德恃强横暴,抢夺别人的财物,掳掠他人的子女,成为百姓的祸害。

19、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

20(评价要扣住人物性格特点等,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示例:嫉恶如仇,执法如山,雷厉风行等)21、距离 同“返”,返回

22 、 “谣言重复多次就会使人信以为真”或”不要轻信谣言”等,意思接近即可.

23、正,刚 下雨 所以 希望 放弃 一齐 成为 于是,就

24、打鱼的人见到了就把它们一起抓住了

25、两者相持不下,就会让第三者得利。必要的时候要懂得退让。

26、却 都 指有人不敢借车 于是 就

27、我有了车子却使人不敢来借,还要它干什么?

28、即使是他没有责任的事,只要这事跟他有关,他也要十分严格地要求自己,他容不得自己有一丝一毫的欠缺。

29、唯 /中 山 之 人/ 善 酿 /千 日 之 酒

30、酿造 用 指所谓“中山之酒” 这

31、讽刺了自以为是的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阿莹的路遇
心灵的轮回
世界充满爱
网虚情深 夜幕 唠叨
碎碎记忆连成泪
雨季
草色青春 多梦时节
童年的小橘灯
转糖年趣
猫和老鼠的故事
心雨沙沙
冬天快乐
再见了!我的网络朋友
上帝的弃儿
雨帘下的思绪
汉哈诗歌韵律形式对比刍论
合作原则在课堂展示中的应用
浅析嫩江流域原始石器的分期和分类
审美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中韩文化产业的协力方案探究
韩国端午祭与中国端午节的文化现象之比较
以长城文化为背景的山海关古城区旅游纪念品开发路径探究
邓世昌纪念馆国防教育基地建设的研究
新形势下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
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感恩意识缺失的反思
王以敏早期诗歌研究
美术教育与创造力的培养
探析大学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师的作用
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浅谈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名著阅读精选(6)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6)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8)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28)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5)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17)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26)
国庆长假初三生语文复习计划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46)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4)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18)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7)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精选(27)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理解47篇汇总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名著阅读精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