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5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 作者:龚自珍
原文 Original Text
译文 Translated Text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赏析】
《己亥杂诗》是诗人晚年写的一首组诗,这首诗选自其中第五首。
首句:“浩荡离愁”是说诗人的愁绪无边无际,“白日斜”是写景。此句可译为,在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我带着无边无际的愁绪离开京都。
第二句:“吟鞭”即马鞭,“东指”即向东。“天涯”即指自己的家乡,诗人当时住在广东,相对于京城来说,距离遥远,即有天涯之意。此句可译为,我挥舞着马鞭远离京城,向东奔向远在天涯的家乡。
最后两句: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落红”喻指诗人自己,“花”喻指国家、人民。诗人虽辞官回家,但仍心系国家人民,即使是辞官离京,也要像落红一样,化作春泥,护花(报效国家,报效人民)。
龚自珍生活在清政府的衰落时期,辞官时间在道光时期,大约是鸦片战争前两年,诗人一生爱国爱民,心忧国家人民。
“浩荡离愁白日斜”。
“浩荡”,广大无边。“白日斜”,夕阳西斜。龚自珍报国无门,终于辞官回归杭州故里,心情是十分苦闷。诗中用“浩荡”来形容离愁,说明愁绪之深。这个“愁”不是个人私怨,而是对国事的忧虑,爱国之心显而易见。“浩荡离愁”又用夕阳西斜来烘托,更为愁绪抹上一重浓浓的色彩。
“吟鞭东指即天涯。”
这句是说甩响马鞭,奔向遥远的地方。才离京城何来“天涯”呢?这是作者的心态所致。因为这次离京意味着告别朝廷,远离仕途,不再回来了,所以作者产生了有如天涯漂泊的心绪。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落花,“红”, 比喻理想与信念。“落红”,是作者自比脱离官场。这两句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面上写“落花”,花虽落但仍然依恋故枝,心系故枝,并且要化成泥土滋养故枝,实际上是借以表露诗人的情怀。诗人虽然像一朵落花辞别故枝一样地离别了京师,但他并不是无情的,他的心依然留在京城,留在朝廷,依然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龚自珍对当时社会现实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明知前途困难重重,他仍执著地“化作春泥更护花”,这种对理想的坚定追求,高度的爱国热忱,崇高的献身精神令人感佩不已。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现在人们常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赞扬老一辈在事业上鞠躬尽瘁的精神,以及他们对培养和爱护青年人耗尽心血的高尚情怀。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注释】
[1]己亥:指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 年。
[2]浩荡:这里形容愁绪无边无际的样子。……
[3]吟鞭:诗人自己的马鞭,这里吟鞭指向,指诗人所去的方向。
[5]天涯:天边,形容很远的地方。
[6]落红:落花。
[7]化作春泥:变成春天的泥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中国象棋
- 狂想曲
- 六七八月
- 阳光运动
- 沉甸甸的爱
- 我的?生活!
- 阳台上的时间
- 支离破碎
- 诗歌朗诵
- 姐弟情深,永远
- 菜粉蝶的命运
- 永远的微笑 永远的Matt
- 冷涩 灰淡
- 两天的价值
- 一条小狗的成长历程
- 谁才是第三者
- 活着就是幸福
- 第三只眼看文坛
- 传播国粹的小使者
- 陈子赤小小说二题
- 意料之外的循环
- 见微知著与文学意味
- 春天送你一首诗
- 你知道周庄吗
- 对不起,我爱你
- 杜拉斯:我以妓女的躯壳盛满作家的灵魂
- 你要懂得欣赏我
- 早上六点的电话铃声
- 把东坡肉吃上一百遍
- 从二人转到《切?格瓦拉》
- 酸的和甜的 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阿萨萨 教案教学设计
- 22窗前的气球 教案教学设计
- 《春天里的发现》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小露珠(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汉语拼音》教学设计d t n l 教案教学设计
- 比本领 教案教学设计
- 《果园机器人》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口语交际《春天来了》 教案教学设计
- 家 教案教学设计
- 三味书屋 教案教学设计
- 古诗三首:望庐山瀑布 教案教学设计
- 小马过河 教案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