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6
《看雪》 教学设计三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看过雪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故事名字叫《看雪》,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
2、小朋友们看了课题有没有什么想法呀?愿意跟随老师谈谈吗?
二、自读课文,小组互助学习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三、认记生字
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发现认记生字的方法。如:
1、谜语认记。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2、借助偏旁认记。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义和人的手有关;“银”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四、巩固练习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猜字游戏:一人被蒙住眼睛,让一个人指某个生字,等全班都看清楚了所指的字以后,让被蒙眼的同学一个一个地指着生字向大家发问。如,问:“是不是橱窗的‘橱’?”答:“不是橱窗的‘橱’!”直到猜对了,全班一起回答:“对对对!就是这个字。”
3、“摘苹果”游戏: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贴在“树”上,让学生上台读字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摘对五个以上可奖励一张苹果贴画。
五、扩展活动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包括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关系,台湾的风景名胜,台湾回归问题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北京和台湾的位置。再互相交流台湾的资料,以你问我答的方式,学生把还不懂的问题或自已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由其他同学根据自已自已掌握的内容来回答。今天继续学习看雪那一课。读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学生回忆下雪的情景,并说说自已回忆后的感受。
二、感悟朗读。
1、假设自已就是台湾的小朋友带着对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读课文,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复习“识字3”中的“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把以前对台湾的了解运用到本课的学习中。
3、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4、小组交流解决各自所提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注意结合朗读课文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5、各组挑选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或最有价值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各组从其他组提的问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交流、讨论。
6、选择同学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引导大家读书、思考、表达。教师也可提出重点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如,课文最后一句话,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老师心里在想什么?
7、通过教师范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8、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可配抒情音乐让学生美读。
(三)实践活动
给台湾小朋友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学校来做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玲进步了
- 小兔掉进坑里啦
- 秋天的枣树
- 小黄山
- 独木桥上
- 英语课上的趣事
- 诚实的小丽
- 无题
- 五彩的秋天
- 学骑车
- 丁丁是负责任的值日生
- 这就是我
- 看猴
- 扶小树
- 鱼到哪儿去了
- 法治的本土资源之探寻(1)论文
- 浅谈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1)论文
- 浅谈自首制度的有关问题(1)论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
- 鱼玄机之得失研究
-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
- 政治参与机制建设与和谐社会
- 谈设计示范在艺术设作用
- 分析“中西合璧”要用中国文化底蕴作为自己的根基
-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常见误区及对策研究
- 谈安妮宝贝的小说创作
- 企业网络营销中的SEO
- 浅论“法治”与“德治”的治国方略(1)论文
- 地方装饰艺术的本土化释解
- 探寻威尼斯艺术瑰宝
- 《桃花心木》 随堂练习提高篇
- 《桃花心木》同步作文 在挫折中成长
- 《桃花心木》重难点分析
- 《桃花心木》 教案2
- 《桃花心木》老师语录
- 《桂林山水》同步参考范文-可爱的校园
- 《桃花心木》趣闻故事
- 《桂林山水》同步参考范文-校园中的奇松
- 《桃花心木》 随堂练习巩固篇
- 《桃花心木》之美文欣赏1 百合花开
- 《桃花心木》之美文欣赏 阳光的香味
- 《桃花心木》 教案1
- 《桃花心木》 重点问题探究
- 《桃花心木》小升初考点衔接2
- 《匆匆》同步作文 审题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