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四川省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

四川省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四川省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

内容预览:

文言文阅读篇

1.(2010四川巴中)阅读下面这篇文段,完成22-27题。(20分)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渔人甚异之()`(2)悉如外人()

(3)阡陌交通()(4)便要还家()

2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B.之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选文)点击下载查看完整资料》》》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选文)

不足为外人道也(选文)

D.虽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虽杀臣,不能绝也(《公输》)

24.翻译句子。(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所选文段出自《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东晋人。

B.文章是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来结构全文的。

C.桃源中人与渔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生活是不一样的。

D.太守遣人随渔人去寻找桃花源,说明太守也想到桃源中去过桃花源中人的生活。

26.本文演绎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4分)

27.请就文中所描绘的桃源生活,谈谈你的看法。(3分)

【巴中答案】

22.(共4分,每空1分)

(1)对……感到诧异(2)都,全(3)交错相通(4)通“邀”,邀请

23.D(2分)

24.(1)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和晋两个朝代了。(2分)(重点词“乃”、“无论”,如翻译错误,酌情扣分)

(2)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一类的东西。(2分,重点词“俨然”、“属”, 如翻译错误,酌情扣分)

25.D(3分)

26.成语是:世外桃源; 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人生活得幸福、愉快的社会理想。(4分,每一文2分)

27.这个理想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剥削的要求,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它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3分,能言之有理即可)

2.(2010四川成都)(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邀请

C.不足为外人道也 足:值得

D.处处志之 志:记住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忘路之远近B.见渔人,乃大惊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其如土石何

6.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7.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2分)

译文: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4分)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①,愿寄食门下。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②于薛乎?”冯谖署曰:“能!”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收毕,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官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

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释】

①孟尝君:姓田名文,齐国贵族,齐湣王时任齐国的国相。他以好养士而著名。与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一起并称为“战国四公子”。②责:通“债”,债券。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使人属孟尝君 属:通“嘱”,告诉

B.以何市而反 市:买

C.孟尝君怪其疾也 怪:责怪

D.狗马实外厩 实:充满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3分)

译文:

(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3分)

译文:

5.冯谖为何要替孟尝君“烧券市义”?结合全文概括作答。(4分)

答:

【成都答案】

(一)(共13分,4~6题每小题3分,7题4分)

4、D(志:做标记)

5、B(都解释为“于是”“就”;A项前句“之”不译,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前句“为”解释为“向”,后句“为”解释为“为了”;D项前句“其”解释为“他”,后句“其”不译,加强反问语气)

6、B(他们感叹的主要是外界朝代的更替及带给人们的战争灾难)

7、(4分)(1)(2分)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又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异”“穷”的意思各计0.5分)点击下载查看完整资料》》》

(2)(2分)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妻子”“绝境”的意思各计0.5分)

(二)(12分)

3、(2分)C(怪:对……感到奇怪)

4、(6分)(1)(3分)孟尝君派人供给冯谖母亲吃用(的东西),不使她感到缺失。(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给”“乏”的意思各计1分)

5、(4分)(1)感谢孟尝君的知遇之恩;(2)替孟尝君树立形象,获得民心。(每一点计2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3.(2010四川达州)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18-22题。(14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请广于君(广:扩充)

B.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道谢)

C.大王加惠(加惠:给予恩惠)

D.秦王怫然怒(怫然:盛怒的样子)

19.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

A.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2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原文】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译文】

(2)【原文】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

21.阅读文章第一段,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实际是包藏祸心,以强凌弱?请

简要分析。(3分)

答:

22.唐雎与《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 (填人名)一样以出色的外交才干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唐雎在这次外交事件中的说话技巧给了你哪些启示?(3分)

答:

【达州答案】(14分)

18.(2分)B(B项 谢:道歉)

19.(2分)C (例句“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和B句中的“之”均为代词;D句中的“之”,结构助词,的)

20.(4分)

(1)(2分)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只要译准两个“使”,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

(2)(2分)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只要译准“以……为长者”、“错意”,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

21.(3分)秦王易地并非真心,意在吞并:A.秦王“使人谓”,并以“寡人”自称(只有对下,诸侯才可自称寡人),可见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C.秦王不悦,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表述可以不同,只要言之成理,语言简明通顺,即可视情况给分)

22.(3分)

第一问(1分):诸葛亮

第二问(2分):(此题是开放题。可自选角度,如可从言之有节,言之有据,言之有力等方面去谈。只要言之成理,语言简明通顺,即可视情况给分)

4.(2010四川乐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记与欧公语

欧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医取多年舵牙为舵公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文忠因言:“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予因谓公曰:“以笔墨烧灰饮学者,当治昏惰耶?推此而广之,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食比干之餕馀,可以已佞;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公遂大笑。元祐六年闰八月十七日,舟行入颍州界,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偶记一时谈笑之语,聊复识之。

( 选自《东坡志林》)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初似儿戏,然或有验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B. 殆未易致诘也 思而不学则殆

C. 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 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 医以意用药多此比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 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D. 医问其得疾之由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8.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欧阳文忠公指欧阳修,欧阳修谥号文忠;东坡,即苏轼。他们都是北宋文学家。

B. 医生为了治好患者的病,用到了舵公的牙、手和所出的汗。

C. 作者说用相关著名人物使用过的物品可以分别“治昏惰、疗贪、已佞、治怯、疗恶疾”等,是仿照欧阳文忠公讲的故事类比推理得出的。

D. 作者乘船进入颍州地界,便想起20年前与欧阳文忠公的一番笑谈,且把它记了下来,说明当时这番谈话妙趣横生,所以作者才印象深刻,经久不忘,言犹在耳。

9. 文言翻译。(3分)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译文:

【乐山答案】文言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6.A 7.B 8.B

9. 翻译(3分)

译文:位高禄厚的人(1分)目光短浅(1分),不能作长远打算。(1分)

(意思相近即给分)

5.(2010四川泸州)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6-9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B.当余之从师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D.足肤皲裂而不知佣者笑而应曰(《陈涉世家》)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3分)

翻译:

(2)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3分)

翻译:

9.下列各项内容全都体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组是(3分)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②足肤皲裂而不知 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④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⑤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⑥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A.①②③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④⑥D.①③④⑥

答:( )

【泸州答案】文言文阅读(16分)

6.走-跑 卒-最终、终于 俟-等待 援-提出(1词1分,共4分)

7.B(B项均为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分别译为“向”、“在”;C项分别译为“因”、“用来”;D项分别为转折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3分)

8.(共6分)

(1)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3分。“德隆望尊”1分,“辞色”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2)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3分。“被”1分,“腰”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9.C(3分)

6.(2010四川眉山)(一)阅读下列课内文言文,回答7~9题(每小题2分,共6分)

【甲】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子墨子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墨子·公输》,有删改)

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故称布衣。

B.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九:九种(攻城的方法)。

C.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入侵。

8.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挺剑而起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B.虽杀臣,不能绝也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子墨子九距之

D.仓鹰击于殿上 子墨之闻,起于鲁

9.下列各项是对两则文言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表现的都是面对强敌,要避免战争除了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不畏强暴外,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实践精神,只有把道义与实力结合,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B.【甲】文“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根本原因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C.【乙】文楚王“吾请无攻宋矣”是因为“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D.【甲】【乙】两文从写作方法看都用了对比手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0.把下面课内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 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二)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回答23、24题(5分)

晋献公以垂棘①之璧,假道于虞②而伐虢③,大夫宫之奇④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⑤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

晋已取⑥虢,还反灭虞。 (节选自《韩非子》)点击下载查看完整资料》》》

【注释】①垂棘,一座山的名称,盛产玉石。②虞(yú),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③虢(guó),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南。④宫之奇,虞国的谏议大夫。⑤德,恩德。⑥取,攻占。

23.把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假道于虞而伐虢 ②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2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分)

【眉山答案】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7-9小题,每小题2分)

7.B 8.A 9.B

10.①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②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4分,采分点为“甚”、“以”,译为“过分”、“因为”,各1分;其它文从字顺2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5分)

23.①晋献公从虞国借道来攻打虢国。 ②晋国攻下虢国之后,军队在返回途中灭掉了虞国。 (采分点为“假”“伐”“反”,译为“借”“攻打”“返回”,各1分;其它文从字顺得1分)

24.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与下列示例意思接近亦可。(1分)

示例一 唇亡齿寒。即任何事物都是密切相关、利害相关的。

示例二 贪图小利,牺牲对方,其结果必然是因小失大,自取灭亡。

示例三 假途灭虢。指以借道为名行灭国之实的计谋。

7.(2010四川内江)(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7-9题(8分)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语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7、解释下面加点词的词义。(4分)

⑴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机变:

⑵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

⑶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

⑷虽杀臣,不能绝也 虽:

8、翻译下面句子。(2分)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9、公输盘说“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时的真实想法是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7-9题。(10分)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交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整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更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和,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和曰:“古人贵朝闻夕阳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注:二陆:陆机(别号“平原”)、陆云(别号“清和”)两兄弟,他们都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义兴人谓为三横 ( ) (2)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

(3)而处尤剧 ( ) (4)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

8、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蛟或浮或没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为乡里所患 不足为外人道也

C、且人患志之不立 甚矣,汝之不惠

D、而年已蹉跎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且人患志之不立

10、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内江答案】

(一)7.⑴巧妙的方式 ⑵通“御”,抵挡 ⑶入侵 ⑷即使 ( 4分,每小题1分)

8.我知道您用来抵挡我的方法,我现在不说(2分,“所以”1分,全句通顺1分)

9.⑴不想放弃攻打宋国 ⑵心虚,想恐吓墨子(2分,每点1分)

(二)7、(1)祸害 (2)希望 (3)更加厉害(4) 传扬(4分,每小题1分)

8.C( 2分)

9.再说人最可怕的是不树立志向(2分)

10.周处年少时是当地的祸害,后来改过自新,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也可用原文回答:周处少时为乡里所患,后自修改,终为忠臣孝子(2分)

8.(2010四川南充)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24-28题(10分)

甲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文: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选自《史记》)

24、用“/”给下面句子划出朗读节奏。(1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

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①曾益其所不能( )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 )

③吴既赦越 ( ) ④与百姓同其劳( )

26、翻译下列句子。(2分)

女忘会稽之耻邪?

翻译:

27、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的道理,文中的中心论点是 。乙文故事可以用成语 来概括其主要内容。(3分)

28、品读甲乙两文,谈谈忧患意识有怎样的现实意义?(2分)

【南充答案】(10分)

24、舜/发于/畎亩之中(1分)

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① 通“增”,增加 ② 犯错误 ③ 赦免 ④ 劳动

26、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遭受的耻辱了吗? (2分)

27、在艰苦磨练中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 (意近即可) (1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分) 卧薪尝胆(1分)

28.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2分)

9.(2010四川攀枝花)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5--6题。(6分)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5、下列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3分)

A、邴原少孤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B、欲书可耳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童子苟有志 苟富贵,无相忘

D、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6、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与“一冬之间”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无丝竹之乱耳

D、无怀氏之民欤

7、将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句3分)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

(2)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

【攀枝花答案】(每题3分。)5、B 6、D

7、翻译。(共9分,每题3分。)

(1)(他)曾经送给我一枚核舟,(刻的)应当是苏轼泛舟游赤壁。

(2)从这以后,冀州的南面到汉水的南面,(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3)(小石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潭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10.(2010四川宜宾)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完成20-23题(12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0.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又何间焉()(2)小惠未徧()

(3)必以信 ()(4)公问其故()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2.“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交待了哪些内容?(2分)

23.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2分)

【宜宾答案】答案暂缺

11.(2010四川资阳)(3+11分)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安敢毒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句中加点的两个字都是名词作动词用。

B.“何陋之有”“其如土石何”两个句子都是宾语前置句。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句中“牺牲”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D.“今齐/地方/千里”朗读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⑤欲致士⑥,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⑦,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注解:①安事:要……何用 ②捐:弃 ③ 之:指死马 ④期年:满一年 ⑤诚:真心 ⑥致士:纳贤士 ⑦见事:被侍奉)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策之不以其道( )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3)买其首五百金( )点击下载查看完整资料》》》

(4)鸣之不能通其意( )

2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2分)

2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 ,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3分)

2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⑴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⑵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资阳答案】3.C

阅读(11分)21.⑴用鞭子打 ⑵买 ⑶它(的) ⑷助词,没有实在意义。(2分,每小题0.5分)22.表面看是指马,其实是喻指人才。(2分)2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应该重视人才,用诚心吸纳人才,才能得到人才。(3分,正确一处1分,言之有理即可。)24.⑴唉!是真的没有好马吗?这是不识好马呀。⑵我要买的是活马,为了一匹死马而丢掉五百金有什么用?(4分,除去“呜呼”,其余4个分句每句1分,对“其、也、所、者、安、事、 捐”等词语理解或句式不落实的酌情扣分。)

12.(2010四川自贡)(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秋水》这篇文章,完成14-17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4.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川灌河 河:这里指黄河。

B. 河伯欣然自喜 欣然:高兴的样子。

C. 不见水端 端:端来。

D. 闻道百 闻:听说,知道。

15.对下面加点的“之”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之:的。

B. 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之:的。

C. 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之:他,指浑沌。

D.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之:她,指淑女。

16.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辩牛马 译文:分辨不清牛和马。

B. 我之谓也 译文:说的就是我啊。

C. 少仲尼之闻 译文:认为孔子学识少。

D. 大方之家 译文:言谈大方的人家。

17.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文章先写黄河的壮丽和河伯的骄傲自满。

B.文章接着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C.文中的河伯十分谦虚,具有勇于进取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D.在写法上,文章用河伯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在设喻。

【自贡答案】(12分,每小题3分)

14.C15.B16.D17.C

13.(2010四川·广安)9.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0.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临溪而渔 执策而临之

B.葛天氏之民欤 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其船背稍夷 其真马无邪

(2010四川·广安)文言文比较阅读

阅读《三峡》和《与朱元思书》,完成28-32题。(16分)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

2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沿溯阻绝( ) (2)猛浪若奔( )

(3)故渔者歌曰( ) (4)经纶世务者( )

2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找出甲、乙两文中所使用的通假字各1个,并写出其意思。(2分)

(1)甲文中_______通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_______通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文言文语句中常常省略了一些部分。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入被省略的部分。(2分)

(1)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2)急湍甚( )箭

32.甲、乙两文都写了水流的湍急,但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写水流之_____________,乙文侧重于写水流之____________;甲、乙两文都描写了难见天日之景,但着眼点却不同,甲文以“不见曦月”来突出_____________,乙文以“有时见日”来突出____________。(4分)

【广安答案】

9.C(2分) 10.A(2分)

文言文阅读(16分)

28.(1)逆流而上 (2)飞奔的马 (3)所以 (4)筹划(4分,各1分)

29.(1)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2分)

(2)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2分)

30.(1)“阙”通“缺”,中断 (2)“反”通“返”,归,回去。(另有:“转”通“啭”等,只要找到两个即可。)(2分,每小题1分)

31.(1)负势竞上,(山峦)互相轩邈 (2)急湍胜(于)箭(2分,各1分)

32.疾或快 急或猛 山之高 树之密(4分,各1分)

作文篇

1.(2010四川巴中)作文(50分)

鸟儿的愿望是飞上蓝天,鱼儿的愿望是畅游大海,花儿的愿望是吐露芬芳,而你的愿望是什么呢?可能是为玉树灾区祈福,可能是为西南旱灾祈雨,可能是为爸爸妈妈祈祷,也可能是为自己许下梦想……敞开心扉,尽情地写出内心的愿望吧!

28.请以“愿望”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3)字数不少于55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2010·四川成都)作文(60分)

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60分)

(1)请以“听听 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按要求作文。

2010年1月27日,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去世,他因为《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而成为人们记忆中永恒的“守望者”。在他的生命里,他守望爱情,守望责任,守望淡泊……

守望可以是一种生命的状态,守望可以是一种生命的态度,守望也可以是一种生命的境界……

请以“守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3.(2010·四川达州)表达·交流(40分)

23. 请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黄英,一个大巴山里走出来的女孩儿,她曾经考上了四川音乐学院,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就读。从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的声乐训练的她,仅凭着自己对唱歌的爱好,对音乐的兴趣与执着追求,每天坚持早起在旷野里自己琢磨练习“海豚音”,天天坚持在家里听唱片,跟着清唱,慢慢练就出自成一派的“黄英唱腔”。就这样,她从学校唱到了县里的彩虹艺术团;从2007年的《唱响达州》走到了2009《快乐女声》的前三甲。

一个人,只要心中有梦想,并坚持不懈地奋斗,终会实现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美丽蜕变。

要求:请以“追”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不少于2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我们常常忽视了身边的亲情、友情、幸福……请你停下脚步,细细去品味,慢慢去感受一番吧!

请以“感受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根据所写内容,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②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4.(2010四川乐山)写作(60分)

24. 材料作文。(60分)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自拟题目作文。不少于600字。

山里有个男孩长大了,他要到外面的世界去,山里到山外没有路,他也没有钱,有的只是茫茫的大山,茂密的森林。男孩找来一把斧子,放在石上磨了又磨。母亲问他磨斧子干什么,他说:“砍树,开路。我要到外面去!”母亲有些伤心又有些骄傲。

男孩在林子里砍出了一条路来,又把砍下的树卖了作路费。临别时,母亲问他:“你还回来吗?你会记得回家的路吗?”男孩说:“我一定会回来的,我就顺着这条我砍出的路回来。”

男孩就这样走了。

男孩走了以后,山里人照着男孩的样子,从不同的方向砍出不同的路,到外面闯世界去。他们都不走前人的路,而是另辟蹊径;他们都把砍下的树卖了作路费。于是树都被砍光了。

许多年后,男孩回来了。当他走到山边时,已经找不到自己当年砍出的路了。所有的山都是光秃秃的。

他不能辨别回家的方向了。

他失去了家园!

5.(2010·四川泸州)作文(60分)

15. 请以“呼唤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

(3)记叙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议论有理有据;不得抄袭;

(4)不少于600自,不用续卷纸,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作文评分表(供评卷人填写)

等 级得 分总 分评卷人

基础等级 50分一等50-45二等44-38三等37-25四等24-0

发展等级 10分一等10-9二等8-7三等6-5四等4-0

错别字、缺题目减分:

6.(2010四川眉山)作文(45分)

19.请在以下两个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过去的日子已经过去,现在的日子正在承受,未来的日子即将来到,面对日子,我们有无尽的情愫,请提起你的笔,抒发在日子里的深切感受。

请以《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一则幽默诙谐的故事--《接电话线》,按要求完成作文。

一位年轻律师在城东的一条繁华街道新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他花了很大的一笔资金装修了他的事务所。他又买了一架豪华的电话机,作最终的装饰。现在这架电话机正漂亮地在写字桌上亮相。

秘书报告,一个顾客来访。对于首位顾客,年轻律师按规矩让他在候客室等了一刻钟。而后让顾客来时,律师拿起了电话听筒,为了给客人更深刻的印象,他假装回答一通极为重要的电话:“尊敬的总经理,我已对他说了,我们只是彼此浪费时间罢了……当然,我知道,好的……如果您一定要坚持的话……可是您要明白,低于2000万我不能接受……好,我同意……以后再联系,再见。”

他终于挂上了电话,对面那位在门口站着不动的顾客,好像非常尴尬。“请问你有什么事?”律师微笑着问这位局促不安的客人。客人犹豫了半晌,低声说:“我是技术工人,公司派我来给你接电话线。”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自定中心,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讲述故事),抒发感受,发表见解……但一定不要对原材料进行扩写、续写或改写。

【提示与要求】 ①为突出你的个性,请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尽量写出你的真情实感(或表达你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千万不要抄袭或套用! ②为了更好地表达你的意思,使你的文章内容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③为了便于老师评阅你的文章,请注意:格式正确,书写工整,标点恰当,卷面整洁,尽量少写错别字,少出现病句。 ④你的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信息。

作文评分表(供阅卷教师填写)

项 目书写分基础分加 分扣 分总 分评卷人复查人

得 分

7.(2010·四川自贡)作文(50分)

请以“远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2、卷面整洁,书写规范。

3、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地名。

8.(2010·四川南充)作文(40分)

29.下面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成长是一首诗,咏叹着时光的幸福回忆;成长是一支歌,跌宕着岁月的欢乐感伤;成长是一幅画,渲染出生命的七彩真谛。成长是年龄上的长大,成长是思想上的成熟,成长是心智上的完善……请以“成长”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内容紧扣话题。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2)请以“等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正确,思想健康。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9.(2010·四川攀枝花)(50分)

22、写作。

以“带着 ,一路前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根据自己所写内容(如理想、自信、尊严、感动、感恩、挫折、伤痛、遗憾、微笑、眼泪、鲜花等),补足题目,然后将完整的题目抄写在正文前;(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卷面整洁,字数600字左右;(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10.(2010·四川宜宾)表达·交流(50分)

9.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600字只有的作文。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不得抄袭。

(1)题目:流淌在逝去岁月里的温馨

要求:文体不限,可叙写自己的经历,可抒发内心的情感,也可发表自己的感想。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0年4月7日,长春市政府为冬奥会冠军18岁的周洋举行庆功会。当市长问周洋“还有什么困难”时,周洋回答:“我父母还没有工作!”市长当即表态:“相关部门的领导都在这里,可以解决一下。”

周洋这次的“真情流露”竟惹出了风波,质疑批评声纷纷。如有人说,这让支持她的网民心凉,还有网民直接批评周洋是“邀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更有人指出,荣誉并不能成为找关系走后门的工具。但也有人支持周洋,认为面对“还有什么困难”之类的问题,诚实回答并没有错。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不加掩饰的天真而诚实的回答,而揣测领导的意用,或是礼节性地打着“官腔”说“没有困难,感谢领导”之类的话,则是虚假。

注:周洋父母均为下岗职工。

请结合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11.(2010·四川资阳)作文(50分)

题目:眼界

要求:①文体不限,字数600以上。②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地名。

12.(2010·四川自贡)(63分)

26.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1)题目:洒进 的雨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干旱土地”“窗口”“心中”等,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不得抄袭。⑤作文题目居中,上下各空一行。⑥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2)《松子茶》文中说“在人心所动的一刻,看见的万物都是动的。人若呆滞,风动幡动都会视而不能见。怪不得有人在荒原里行走时会想起生活的悲境,大叹:‘只道那情爱之深无边无际,未料这离别之苦苦比天高。’而心中有山河大地的人却能说出‘长亭凉夜月,多为客铺舒’,感怀出‘睡时用明霞作被,醒来以月儿点灯’等引人遐思的境界。”这说明需要联想,更要有好的心境,环境的美好与恶劣是有心境快乐与否决定的,机我常说的境由心造。请以“心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不得抄袭。⑤作文题目居中,上下各空一行。⑥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13.(2010·四川广安)作文(50分)

35.生活的大海变幻莫测,多姿多彩。我们学会了生活常识,为以后的人生增添奋飞的动力;我们学会了把心儿打开,让温柔的清风抚平挫折的创伤;我们学会了感悟,让心灵绽放出异样的光芒;我们学会了爱,温暖着黑暗中冰凉的心房

根据提示,请你围绕“学会了”这个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感情真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600字以上,书写工整。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可用“××”或“A、B、C……”代替。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一天
游十里银滩
游河岸公园
菜地游记
游金银谷
临海游记
游翡翠园——欢乐一刻
观花
游九顶塔民族风情园
话说人生
人间仙境――桂林穿山岩
今天逛超市
友情不灭
游临安大明山
天使在澳洲
浅谈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浅谈体育课中的德育教育
对夫妻个人财产范围的探析
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
新疆兵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分析与对策研究(1)论文
浅论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也论性骚扰到底侵犯了什么权利
浅谈语文学习群体效应
宁德市旅游扶贫研究(1)论文
议占有改定的善意取得制度适用
民事强制执行定位研究
浅谈大学语文环境教育初探
河南桐柏地区成矿特征探讨(1)论文
关于设立我国临时仲裁制度的几点构想
构建西部矿产资源集群化特区可行性研究(1)论文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黑人谈河流》教学设计
《孔乙己》三美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感受河流 壮我中华──我这样教《黑人谈河流》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外国诗两首》教学杂谈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塑造和艺术特色浅析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孔乙己》有关资料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孔乙己》的剪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