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9
《我选我》 教学设计一
【设计理念】
注重教师“导”的过程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为学生的理解、感悟、积累搭好“脚手架”,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设计特色】
关注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丰富学生语言实践的形式。
【教学流程】
一、紧扣题目,导入全文。
课文的题目“我选我”是王宁同学美好心灵的展示,也是课文内容的概括,可这样入:
1.先出示课题“我选我”,要求把课题读好。
2.出示阅读要求:
(1)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反馈。
(1)检查生字的读音,指导学生在读“今、林、名、让”等生字时区别出前鼻音和后鼻音。
(2)说说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二、分步导读,加深体验。
王宁为什么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呢?课文又是怎么写的呢?我们还要再认真地读课文:
1.请同学来读课文。(课文有4段,可以请4个同学来读。)
2.集体评价。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把课文读通顺。
3.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课文是怎么写的呢?请同学们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王宁说:“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他爱劳动,爱集体。我要像他一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三、重点引读,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的学习,可分以下3个练习板块进行。
练习之一: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
练习步骤:
1.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这一句话?
(“选谁呢”是每个同学都在思考的问题,大家都在想,此时教室里“静悄悄的”,因此,这一句话既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声音又不能太重;“我选我”反映了王宁为同学服务的愿望,但这种结果出乎大家的意料,读的时候语气要真诚、坦率。)
2.我们再来读读下面的两句话,想想他们的意思:
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选谁呢?
教室里静悄悄的,选谁呢?大家都在想。
(引导学生比较、体会这两个句子,不但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还使学生初步学会捕捉句子中的语气信息,并知道对于同样的意思,可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来表达。)
练习之二:林老师亲切地说:“王宁,说说吧,你为什么要选自己?”王宁说:“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他爱劳动,爱集体。我要像他一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练习步骤:
1.我们怎样来读林老师的话呢?(读对话要注意提示语,留心这些词语,就能帮我们进一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王宁的话该怎么读呢?我们先学着给他说的话加上提示语。
(在学生说出“王宁认真地说”“王宁诚恳地说”“王宁笑着说”“王宁回答说”等以后,可加以评价:提示语可以是表示神态的,也可以是表示动作的,运用恰当,就能把话说得更明白。)
练习三: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练习步骤:
1.引导学生读好这句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同学们对王宁的举动由“愣”到喜的变化,感受同学们对王宁“我选我”大胆举动的鼓励、赞赏和钦佩之情。
2.指导学生用“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大家说”的句式表达各自对“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所含的意思的理解。
【评点]
以3个训练板块,解读一个探究中心:“王宁为什么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引导学生自主地诠释了文本。最后又以选举后的“大家说”让学生作感想式的自由表达。本设计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究、自由感悟的理念,并以朴实的方式表达,显得自然清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大亚湾之旅
- 意外
- 我是一条溪流
- 野花
- 为太空飘扬的五星红旗喝彩
- 院子里的狗宝贝儿
- 风花月
- 百岁山的变化
- 乌龟和牵牛花
- 当月圆的时候
- 《穷人》续写
-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我是小 强
- 捡破烂的富家孩子
- 小狗毛毛
- 依托丰厚传统文化资源 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
- 传统文化缺失现象在国画创作中存在的若干思考
- 以传统文化精华创高职文化育人特色
- 从新的角度论犯罪客体刑法论文(1)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 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构建
-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学设计
- 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 论网络犯罪刑法论文(1)
- “人质型”犯罪的适用问题辨析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构建的方法与途径
- 犯罪构成理论:关系混淆及其克服刑法论文(1)
- 论传统文化与农村老人文化建设
- 对罪刑法定司法化认识的误区刑法论文(1)
- 试论中美传统文化对影视文化的影响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2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之3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2
-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1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1
- 《索溪峪的“野”》教学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2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之2
- 《少年闰土》教案1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之1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2
-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1
- 《少年闰土》教案2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