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一分钟》 教学设计二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2、认识本课“钟零”等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材分析
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想到“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三、学生分析
只知一分钟很短,却不知有时一分钟也会感觉很长。从他们的切身感受入手,懂得“分秘必争”的道理。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表演能力,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在朗读中表演,在表演中感悟,应该是一件很轻松,也很感兴趣的事。
四、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导入新课
1、做游戏:全体同这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坚持一分钟。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很长)
2、小结: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但有时也觉得很长,就象刚才,我们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今天我们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让学生切身体验一分钟的时间是不算短的。既可以增强课堂情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时间概念,便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主识字。向大家介绍好的识字方法,共同讨论。
3、认读生字:同桌互读,开火车读。(识字中,我让学生课前制作好生字卡片,促进了预习。并将好的记忆方法介绍给大家。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的好习惯,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对生字记忆也会更深刻。)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提出问题。(自由发言)
2、分组讨论:元元只是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二十分钟呢?
学生活动:
①可以在书上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
②几名学生模仿着演一演。
3、集中汇报,边演边读。让几名学生到前面表演。(很形象)其他学生欣赏。师提问:在你看的过程当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生回答:是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师追问:他当时会想些什么呢?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一读呢?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并配合着表演有感情地读一读。
4、元元最后“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他想些什么呢?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吗?(自由发言,领悟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我让学生在朗读感悟课文内容的时候,穿插着表演来进行。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另外,他们边读边演,又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自然地促进了朗读水平的提高。)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课外延伸回家后每人用一分钟做一件事情,明天全班交流,评出“与时间赛跑的人”。(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赞美老师的歌
- 冬天的早晨
- 方方圆圆智斗怪兽
- 在节日里—游森林公园
- 世上只有爸爸妈妈好
-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 春之声
- 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 “小汪”的小事
- 小乌龟的圣诞夜
- 塔山的早晨
- 我的宠物——小白兔
- 一棵柏树的遭遇
- 跳蚤书市
- 学习雷锋精神
- 谈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 读议讲练四段一体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前预习
- 78转时代声乐与现代声乐的对比
- 让快乐超越课堂———浅议课堂教学中的和谐生成
- 声音传播“怪”现象
- 怎么学好语文?
- 培养语感,从朗读训练入手
- 超声二次谐波心肌声学造影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
- 聆听窗外声音 发展学生素养
- 巧用“金钥匙” 智开科学门——历史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 声乐教育专业与声乐表演专业培养模式之比较
- 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九大法则
- “我想听花开的声音”
- 《赤壁赋》课文导入
- 《赤壁赋》教学设计
- 《赤壁赋》教学反思
- 《赤壁赋》教学设计
- 《赤壁赋》教学设计
- 《赤壁赋》课堂实录
- 《赤壁赋》教学设计
- 《赤壁赋》教学设计
- 《赤壁赋》课堂实录及反思
- 《赤壁赋》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 《赤壁赋》课堂实录
- 《赤壁赋》教学杂谈
- 《赤壁赋》教学设计和简要实录
- 《赤壁赋》课堂实录
- 《赤壁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