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六则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六则学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2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六则学案

内容预览:

《论语》六则 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读字词;

2.理解各则语录;

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导学过程

第一个教学板块:认读课文。(15分钟左右)

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

2.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

3.听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

4.分“则”朗读课文,每读一则,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

5.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

6.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第二个教学板块:析读课文。(12分钟左右)

1.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

2.同学们试作批注,概括每一则的内容大意。

3.教师指导同学们运用“ 与学习有关”这个句式说话。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有关,与学习习惯有关”,又如“‘不耻下问’与学习态度有关”等。

4.教师指导同学们就课文中喜欢的成语或短语说话,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第三个教学板块:理读课文。(20分钟左右)

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上安排好了的类别整理课堂笔记(或者老师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在“成语”类记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3.在“名言警句”类记下:

①用于学习态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②用于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默而识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③用于思想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三人行必有我师

④用于思想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用于人生感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⑥用于日常生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难句翻译”类练习: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⑤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下课之前,同座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分类式学习笔记”。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2.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后半部分)。

3.朗读与背诵.

导学难点:辨别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句子。

导学过程:

1.检查复习。

2.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理解、翻译几段文言句子。这一节课,请同学们自己来试翻译余下的课文。

3.翻译课文6-10则

(l)教师讲解下列难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学生尝试自己翻译,遇到有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讲座,由明白的学生或老师答.

(3)抽查二个学生翻译,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纠正补充。

4.独立思考:本课所选各则都是谈学习的,有的谈学习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请各举例说明。

抽查发言,学生互相补充:

(1)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默而识之。

(2)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片断写作:

当堂完成学习本文的体会,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应该怎样去做。100字左右

写完后班内交流。(有关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问题)

6.小结

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我们在学习中应进行借鉴、参考。

7.背诵指导:抓关键词的背诵法。

自主学习

延伸训练: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可谓好学也已 同 意思是:

2.诲女知之乎 同 意思是:

3.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同 意思是:

二、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吾尝终日不食

2.诲女知之乎?

3.敏于事而慎于言

4.就有道而正焉

5.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不愤不启

三、翻译句子:

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四、用上文原句填空。

1.孔子探讨学习与思考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 。

2.孔子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 。

3.在中外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启发式教学的是孔子。他给后人留下了启发式、举一反三的教育教学经验的句子是 。

五、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中君子的含义是什么?请在上文中找一个与之含义相同的字。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理解现实生活中君子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案:

一、1.已 矣 了 2.女 汝 你 3.知 智 智慧

二、1.曾经 2.教导 3.谨慎 4.趋向、接近 5.检查 6.心里想弄明白而又没有弄明白。

三、1.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和智慧。

四、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五、原句中的君子的含义是道德高尚的人。文中与之含义相同的字是贤。生活中的君子,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形象,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答案不求统一。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难忘的一课》有感
读《难忘的一课》有感(二)
读《学弈》有感
读《简爱》有感(二)
坚强——通向成功的路——读《一个独生女的故事》有感
读《简·爱》有感(四)
读《难忘的一课》有感(三)
续写《凡卡》
读《灰姑娘逃婚》有感
读《中学生感恩故事全集》有感
读《伊索寓言》有感
读《难忘的一课》有感
读《简爱》有感
读《木偶奇遇记》有感
读《简爱》有感(三)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如何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城镇居民现金消费支出对农村居民现金消费支出的影响
民办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心理问题摭谈
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看文成公主对吐蕃的影响
论竞业禁止协议效力的认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对策探讨
PPP模式风险分担分析
武夷岩茶营销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
郑州银行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论古玩交易中刑法的介入尺度
独立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现状调查研究
微信上的除夕
浅谈哲学之谓美
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研究
对福建地区品牌经济的分类与讨论
重庆市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锦屏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港南中学2011-2012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2
项铺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芜湖市三中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济阳县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苏州高新区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普利桥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七起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语文版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济阳县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长汀县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3
安庆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莆田28中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